凌煙閣里的唐太宗想到了什麼

蔡駟讀歷史 發佈 2019-12-30T06:03:54+00:00

「凌煙閣」源於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庾信《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天子畫凌煙之閣,言念舊臣; 出平樂之宮,實思賢傅。」為功臣畫像,歷史上最有名的當屬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在凌煙閣前後都有過,如西漢的麒麟閣十一功臣、東漢的雲台二十八將及北宋的義社十兄弟等。

「凌煙閣」源於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庾信《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天子畫凌煙之閣,言念舊臣; 出平樂之宮,實思賢傅。」為功臣畫像,歷史上最有名的當屬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在凌煙閣前後都有過,如西漢的麒麟閣十一功臣、東漢的雲台二十八將及北宋的義社十兄弟等。凌煙閣建於唐朝皇宮內三清殿旁,可惜毀於戰亂。凌煙閣名氣大,源於大唐及李世民的胸襟,再加上文藝作品的渲​染。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趙國公長孫無忌、河間王李孝恭、萊國公杜如晦、鄭國公魏徵、梁國公房玄齡、申國公高士廉、鄂國公尉遲敬德、衛國公李靖、宋國公蕭瑀、褒國公段志玄、夔國公劉弘基、蔣國公屈突通、勛國公殷開山、譙國公柴紹、邳國公長孫順德、鄖國公張亮、陳國公侯君集、郯國公張公瑾、魯國公程咬金、永興公虞世南、邢國公劉政會、莒國公唐儉、英國公李勣、胡國公秦叔寶。

這些功臣的排序及官爵,一至七名為從一品以上。八至十一名為正二品以上。十二至十六名為從二品。十七至二十四為正三品。凌煙閣後來遠遠不止二十四功臣,太宗以後的皇帝,都根據自己的標準,又先後陸陸續續將功臣繪畫加入凌煙閣,以致最後共有一百多人入閣。最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像程元振、魚朝恩這樣的宦官也入閣了。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入選原則,既涵蓋大多數的功臣,又突出對唐太宗個人的忠心和貢獻,還兼顧那些為國出力但不是唐太宗心腹的人。因此功臣們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參與玄武門之變的心腹。他們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張公謹、侯君集、尉遲敬德、段志玄、程知節、屈突通等10人。二是保持中立的唐太宗手下大臣。他們是李靖、李勣​、秦瓊,這三人是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的。三是其他各方勢力。他們是魏徵、劉弘基、殷開山、虞世南、劉政會、唐儉、張亮。

當然,這些排名也有爭議,如秦瓊是否參與玄武門之變還有爭議,舊唐書說他參與了,但是其他史料均沒有記載。李靖則是一個非常謹慎而低調的人,不參與朝堂政治,而且李靖的軍功很大,可以跟李世民相比,他只忠於皇帝,誰是皇帝他忠於誰。李勣則是因為自己的經歷非常複雜,所以參與這些政治活動很敏感。

這凌煙閣24位開國功臣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的胸襟。其中有12位曾是「敵人」,如魏徵就是李建成的謀臣,其他的人或者跟李世民關係很好,或者很早就跟著李淵起兵,雖然並非李世民心腹,但是對大唐建立都有很大的功勞。唐太宗圈定的二十四位功臣,足以說明他的「欲成大業得有寬闊胸襟」。

另外,有必要一說的是24功臣圖並非是戰績排名,而是突出了對李世民最忠心、對李世民登基的功勞大小排列的,而不是完全依據對唐朝開國貢獻為序的。如在最關鍵的玄武門之變時,作為大唐軍方第一人的李靖選擇了中立,自然在李世民心中的評價就不會太高。

當然,君臣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和選擇,李靖選擇低調處事原則,這也是他得以善終的原因,知足而退不跋扈貪權。這對皇權就不造成影響。所以即使李世民和他關係不遠不近,保持一定的距離,安全穩妥,畫像照樣高高掛起作為大唐的榜樣。

凌煙閣已經成為歷史,各色人等在歷史長河中都有各自的姿態。唐太宗在凌煙閣里想到了什麼!那是唐太宗個人的事情。這些歷史上傑出的人物,我們在閒暇之時梳理了解一下,應該從中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人活著思想不能太雜,也不能沒有自己的想法,否則就行屍走肉了。(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