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佳能的1DX3,聊一聊佳能與索尼在CMOS的差距

從耗子胖成豬 發佈 2020-03-17T02:07:16+00:00

索尼可以在傳感器裡面加緩存,佳能則有在像素電路加寄存器的「全局快門傳感器」,「全局快門的CMOS傳感器」才是「果凍效應」最低的CMOS傳感器,可以勝過a9系列,但由於價格高昂,目前只在C700GS上使用。

本來這個帖子是耗子哥打算髮論壇的,所以沒寫成長篇大論,在這裡言簡意賅的闡述一下觀點:

一、N年前一直困惑大家的問題——「為什麼索尼大法的CMOS動態範圍比佳能高」?

以前關於這個問題的解釋可謂是「眾說紛紜」,有說製造工藝造成的,有說片上ADC造成的,也有說降噪電路造成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降噪電路」的說法應該是最靠譜的,因為佳能的1DX3技術白皮書裡面標註了一個細節,那就是佳能1DX3的新型傳感器引入了「像素級降噪電路」。而目前1DX3在動態範圍的表現就完全超過了前一代產品,達到與索尼平起平坐的水準。

二、最近很多人拿1DX3與a9II比劃電子快門的事情怎麼看?

1、a9、a9II 的「果凍效應」非常出色,是因為它在cmos裡面內置緩存,而不是它的傳感器速率高。

說直白一點,就是a9傳感器的像素數據寫入緩存很高,但從緩存輸出到圖像處理器的環節反而不如佳能。例如a9II如果選擇14bit的RAW格式連拍,最高速度只有12fps,而佳能的1DX3可是支持14bit的RAW格式以20fps的速度連拍。)

2、某些人拿「果凍效應」高低作為比較兩家技術水平的標準,更是搞笑。

索尼可以在傳感器裡面加緩存,佳能則有在像素電路加寄存器的「全局快門傳感器」,「全局快門的CMOS傳感器」才是「果凍效應」最低的CMOS傳感器,可以勝過a9系列,但由於價格高昂,目前只在C700 GS上使用。

3、索尼的全系列微單相機裡面,目前只有a9系列配置了內置緩存的堆棧式傳感器,而其他產品都沒有內置緩存加持。所以比「果凍效應」,索尼除了a9系列,其他的機型「果凍效應」都會比1DX3更嚴重,如果有人認為1DX3的電子快門是垃圾,那麼索尼a7系列、尼康、松下全系列都全部中槍……

三、佳能與索尼在相機產品的傳感器差距如何?

1、佳能依然沒有推出「背照式傳感器」,高像素密度的CMOS傳感器在量子效率方面必然不如索尼。(不知道R5與Rs會不會有突破?)

2、佳能製造工藝依然落後於索尼,索尼的傳感器很早之前就具有硬體雙放大電路,而佳能1DX3還是沒有。(所以1DX3的高感畫質就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是不如競品的)

3、從佳能的M6 II、1DX3的參數上講,佳能CMOS的讀取速度已經超越索尼同級產品。(a6600、a9II)而且令人驚奇的是佳能的傳感器具有如此高的速度,功耗卻沒有飆升,這也是黑科技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