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揮桿很複雜?3招教你簡化揮桿,打出穩定擊球

高爾夫小課堂 發佈 2019-12-19T04:45:33+00:00

太過複雜的揮桿是打不好高爾夫的,因為它不容易被重複,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 只有讓揮桿動作簡單化,才可以使其被重複的機率變高,從而打出穩定的擊球。很多職業球員的揮桿給人的感覺就非常簡單,這也是他們之所以能打好高爾夫的原因之一。

太過複雜的揮桿是打不好高爾夫的,因為它不容易被重複,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


只有讓揮桿動作簡單化,才可以使其被重複的機率變高,從而打出穩定的擊球。很多職業球員的揮桿給人的感覺就非常簡單,這也是他們之所以能打好高爾夫的原因之一。

想得到一個相對簡單的揮桿,我認為可以從下面3個方面著手。

1. 擊球準備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擊球準備可以讓揮桿變簡單?


這很好理解,因為擊球準備決定著揮桿的形狀。假如我們每次都做出相同的擊球準備動作,那麼是不是就代表著有更多的可能做出相同的上杆、下杆。

反之,如果每次擊球準備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那最終所表現出現的揮桿也會各不相同,這種情況下為了追求穩定的擊球,你就不得不去增加補償動作,於是揮桿也就變得複雜了起來。

所以,揮桿開始之前也很重要,每個人都理應養成檢查擊球準備的習慣。


不要隨便往球前一站就著急去揮桿,時間久了,揮桿會逐漸變形,因為人潛意識裡會根據站姿調整後續的動作。

2. 保持三角形

三角形保持的足夠好的話,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簡化揮桿的目的,因為三角形的保持可以使手臂和身體更加同步,兩者也能更好地成為一個整體。


當兩者成為一個整體的時候,一定會比手臂和身體各自為戰更有利於揮桿的穩定,揮桿也更簡單。

而三角形是貫穿於整個揮桿之中的,無論是上杆、下杆,還是觸球,它都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

從引杆階段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去維持這個由雙臂和肩膀組成的三角形,做出一體化的引杆,這樣一來,上杆就有很大的可能使三角形繼續存在。


三角形不會因為手臂的彎曲而消失,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只要雙手相對身體的位置不變,就達到了保持三角形的目的。

擊球準備時雙手位於胸部的正前方,那麼在上杆至半揮桿位置、觸球瞬間和隨勢揮桿的部分,都應體現出雙手與胸前的相對位置不變。

如果能夠在揮桿時做好這一點,那揮桿自然就會簡單許多。

3. 控制幅度和力度

很多時候,大幅度和大力度的揮桿不一定能幫助我們把球打得更遠,相反,反而會加大揮桿的複雜程度,導致擊球失誤和距離縮水。


上杆越大,就意味著對揮桿的控制降低,需要完成的動作也會越多。為什麼在進行短切球時比打一號木更穩定,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後者幅度小,簡單易重複。

揮桿力度也是一樣,越使勁越容易出現補償動作,揮桿也就越不穩定。

不論是幅度還是力度,都應該在可控範圍內,對打高爾夫來說,有時候最厲害的不是你能打多遠,而是你能控制自己打多遠。


適當減少上杆的幅度和揮桿力度,對於簡化揮桿是非常有幫助的。

你之所以打不好高爾夫,排除練習不刻苦的可能,也許是揮桿動作過於複雜了,不如先去簡化它。

下面是我寫的兩個關於高爾夫球技的專欄,有興趣的球友可以點擊了解一下,對提升你的球技會很有幫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