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宴會上,蜀國權臣被當場刺死,讓蜀漢走向滅亡之路

江湖小百科 發佈 2020-01-23T12:07:29+00:00

煮酒論三國上回說到,公元252年十二月的東興之戰,時間很快就到了公元253年,曹魏與東吳之間的大戰、並沒有對蜀漢產生多大的影響,相反在蜀漢舉行歲首大會,一場一意外發生!

煮酒論三國上回說到,公元252年十二月的東興之戰,時間很快就到了公元253年,曹魏與東吳之間的大戰、並沒有對蜀漢產生多大的影響,相反在蜀漢舉行歲首大會,一場一意外發生!瞬間把喜氣洋洋的新年,變成人人痛哭的喪禮,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在延熙十六年(253年)正月初一,蜀漢舉行歲首大會,大將軍費褘與諸將,歡飲沉醉,不及戒備,結果為人手持刃所害身死。


費禕少時喪父,跟隨族父費伯仁生活,伯仁之姑,正是益州牧劉璋之母。劉璋遣使迎接費伯仁,費伯仁便帶著費禕遊學入蜀,劉備立太子時,費禕與董允俱為太子舍人,劉禪即位後,費禕備受重用,特別是受到了諸葛亮的器重,成了諸葛亮的首席外交官,屢次出使東吳,費禕不辱使命,不僅圓滿完成任務,還在其間輕鬆通過了吳主孫權和諸葛亮之侄諸葛恪的刁難,得到他二人的欣賞。孫權倒還好,能叫心比天高,一向看不起他人的諸葛恪夸上一句,說明費禕確實是有才能的。


諸葛亮北伐,費禕都跟隨在北伐軍中,費禕可以說親眼目睹並經歷了諸葛亮北伐的全過程,這就為費禕今後與蔣琬、姜維在北伐上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埋下了伏筆。諸葛亮死時,將國事付給蔣琬與費禕,因此諸葛亮死後,費禕以蔣琬分別擔任尚書令、大將軍的職務,分掌軍政大權,兩人盡心竭力,保障蜀漢政權的安寧」。


延熙七年(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急於建軍功樹威於天下、與征西將軍夏侯玄統兵10餘萬攻打蜀漢,鎮北大將軍王平拒守興勢之圍,費禕督諸軍往興勢赴救,率軍繞道占據三嶺,斷其歸路。曹爽遭截擊,督軍爭險苦戰,死傷慘重,逃回關中,費禕也成功為蜀漢再次續命。


費禕和蔣琬兩個人雖然都是諸葛亮認可的接班人,但兩個人在北伐上秉持著不同態度,其表現就在蔣琬延續了諸葛亮的既定國策,支持北伐或東征,而費禕反對一切大規模用兵。他的理由是,諸葛亮在世時尚且北伐成功無望,何況他們幾個。很明顯這是他當年跟隨諸葛亮北伐留下的烙印,他見證了諸葛亮的所有努力,以諸葛亮的天縱之才,北伐卻仍以五丈原的無果告終,這對他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因此蔣琬死後,主持蜀漢大局的費禕,嚴格控制姜維的北伐慾望,每當姜維希望大舉北伐時候,費禕常裁製與其兵不過萬人,即使曹魏內部發生,高平陵之變這種諸葛亮求之不得的「天下有變」,他也不為所動。

看起來他徹底放棄了曹魏國的作戰,「興復漢室」的政治目標在他任期內漸漸消退。其實並不是這樣,費禕認為自己與姜維等人才能比不過諸葛亮,不如休養生息,積累蜀漢力量,等待有能力者繼續去完成北伐的大事情,因此對待蜀漢內政上,費禕展現了自己的才華。

費禕處理政事過目不忘,並且可以一心多用,處理政事期間,他可以接納賓客、飲食嬉戲,與人下棋博弈,但還都能做到盡賓客之歡,而不廢自身大事,與他關係很好的董允,也想效仿他那樣瀟洒地處理政事,結果十天不到,政事與生活都有所愆滯,董允自己不得不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費禕主政時執行休養生息的主旋律,除了北伐,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說幾乎快趕上了諸葛亮,他對同事和下屬「寬濟而博愛」,他主政時期與吳國的關係達到了最好,他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南中地區叛亂大大減少,但最終定格在了253年。

253年本來應該是他最開心的一年,因為在252年劉禪命費禕開府,意味著他終於向諸葛亮和蔣琬二人看齊,達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但很多時候悲劇就是與開心一起發生,延熙十六年(253年)正月初一,蜀漢蜀漢舉行歲首大會,費禕在漢壽城排擺酒宴,大會諸將,大家都很高興,喝多很多。就在這時,一位將領突然起身沖向費禕,將一把明晃晃的利刃插入了費禕的胸膛,費禕被當場殺害。

刺殺費禕這個人名叫郭循(一說郭脩),對於誰派遣他刺殺費禕。一部分認為,是姜維派遣的,因為費禕限制姜維北伐,如果沒有費禕,姜維就可以繼續北伐大業,但小百科不太認可這個說法,因為郭循投降之後的表現,完全不像姜維可以安排出來的。


郭循之前是曹魏將領,在一次戰鬥當中,被蜀漢姜維所俘,郭遁一個俘虜,跟著費禕,幾年時間就做到了左將軍。當然,他的左將軍應該和夏侯霸的車騎將軍性質差不多,更多的是一種榮譽的象徵,沒有實權,但也看出來費禕很看重他的,費禕也算是對他有提攜之恩,因此他不太可能,去聽姜維的話,對費禕恩將仇報,難道就因為他和姜維一樣都是曹魏投降過來的將領?所有對姜維言聽計從。



郭循投降之後的對於蜀漢的封賞好像不在意,更想找機會刺殺漢後主劉禪,平日利用向劉禪道賀的時機,一邊拜賀一邊趨前,希望接近劉禪,卻總是被其側近阻隔,難以得手,於是郭脩決定另覓刺殺對象,這才將目光轉向了蜀漢的第二號人物:費禕。

作為蜀漢權臣,費禕的地位自不多說。如果殺掉費禕以後,對蜀漢將是莫大損失,對於曹魏來說會得到很大的好處,因此郭循刺殺費禕成功之後,魏帝曹芳下詔追封郭脩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賜諡號為「威」,其子承襲父爵,加拜奉車都尉,獲賞銀千鉼,絹千匹,郭循是曹魏過來的人,曹芳雖然坐上皇帝位置,但那個時候已經是司馬家族掌權了,所以如果郭循是在為曹魏做事的話,那他的他聽命的應該是司馬家族。刺殺費禕的命令,極有可能是司馬家所下。



我們可以注意一個細節,那就是司馬懿父子當年奪權的時候,曾經養著三千死士,這些人在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中立下大功。可是在奪權以後,這些人再次消失在了塵囂之中,這就非常值得探討一下。

那這些死士不會無緣無故消失,而最適合他們的去處則是軍隊,可以更好地協助司馬家掌控曹魏軍權,所以他們極有可能是隱匿在當時曹魏的軍營之中中。那郭循會不會成為這其中的一個呢?很有可能!史書之上對郭循記載不多,記載他是涼州人,曹魏官員,在延熙十三年(250年),也就算司馬懿發動政變的第二年,他被姜維俘虜,也想他這一次的投降,也是計劃中的一部分!當眾擊殺蜀漢權臣,深有死士之風範!



但不管是誰派遣的,費禕個人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他的死,意味著他以一人之力強行中止的北伐國策,在下一個接班人手裡,重新並加速啟動了起來。這個接班人便是姜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