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莫高窟看佛教文化,菩薩是如何中國化的?

知行路上話歷史 發佈 2019-12-30T05:25:56+00:00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河西走廊的敦煌市,它是我國四大名窟之一,是融合了建築、彩塑、壁畫寶者於一體的立體藝術,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素有「東方藝術朗珠」之稱,其中的佛教菩薩石像更是被世人稱為「東方維納斯」。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河西走廊的敦煌市,它是我國四大名窟之一,是融合了建築、彩塑、壁畫寶者於一體的立體藝術,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素有「東方藝術朗珠」之稱,其中的佛教菩薩石像更是被世人稱為「東方維納斯」。

據統計我國現在大約有32%的人信佛,也就是大約有3億左右的人信佛,可以說佛教在我國非常受歡迎。對於現代人來說,都知道佛教是國外的舶來品,但是卻不知道佛教在最初傳入我國是有多麼坎坷。今天,我們就以莫高窟為例,看看佛文化傳入我國的艱辛歷程。

莫高窟的來龍去脈

1. 莫高窟如何被建造的

莫高窟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據唐代《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中記載:「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石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後世因「漠」於「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到了北魏、西魏和北周時期,由於統治者十分崇尚佛教,所以石窟的建造得到了王公貴族們的青睞,於是發展的更為迅速。

2. 發展形成

到了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興起繁榮和唐代文化的大融合,莫高窟的建造更是興盛。就盛唐時期以及中唐時期為例。盛唐時期正是我國民族和文化融合的鼎盛時期,在這時期莫高窟開鑿了近百個窟洞,在壁畫和雕塑藝術上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這一時期的石像、壁畫等均帶有大唐風韻。

以第45窟中的菩薩石像為例。這一菩薩石像把唐代美女神情的嫵媚以及體態的豐滿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中唐時期的敦煌是被吐蕃控制的。所以在這一時期莫高窟中無論是石像還是壁畫都摻雜西域風情,並不是完全是大唐氣象。其中第194窟的幾尊石像特色十分鮮明,特別是石像中的服飾、髮髻等裝束均帶有吐蕃風情。

3. 莫高窟的沒落與重見天日

北宋時期,莫高窟日漸衰落。在這一時期僅僅是以重修或者維護前朝的的窟洞為主,新建的窟洞極少。到了元代之後,敦煌停止了建造石窟,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莫高窟才逐漸被荒廢掉。

直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了「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由此,莫高窟才正式的重見天日,也是在這一時起,它才被人們所關注。

通過上述對於莫高窟的描述,我們知道了莫高窟的由來以及後續的發展,並且對於莫高窟我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我們可以由點照面的去深究佛教是如何傳入我國的。

二、佛教的發展和影響

1.佛教的由來

大多數國人都知道佛教是舶來品,並不是我國正統宗教。佛教最初是起源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了,是由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建的,而這位王子也就是我們所稱的「佛祖——釋迦穆尼」。

在古印度時期,社會動盪不安,青少年的釋迦穆尼感到人世變化無常,深思解脫之道,因深深困擾於生死問題而出家,佛教由此產生於世,而釋迦穆尼則被尊稱為「佛陀」也就是我們所稱的「佛祖」。

2.佛教的發展

在佛陀涅槃之後的數百年間,佛教傳遍了整個印度,稱為原始佛教,而這段時間被稱為原始佛教時期。由於原始佛教內部對於教義的理解有所不同,曾發生多次分裂,由此進入了部派佛教時期。

這一時期,原始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眾部,即一個是南傳佛教,另一個則是北傳佛教(又稱為漢傳佛教)。其中上座部,也就是南傳佛教,主要盛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後傳入我國雲南廣西等地,被稱為南傳佛教。而大眾部也就是大乘佛教,分為陸路和水路兩條線傳入我國。

在佛陀涅槃後的數百年,佛教才開始散花結果。在佛教傳入我國境內後,經歷了數百年間的發展,我國更是把佛教的影響範圍擴大了許多。但是,在它傳入我國的時候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對於傳入我國的異教,我國是如何接受它並發揚的呢?

三.菩薩為何會被中國化?

佛教傳入我國可以分為這三個階段。我把它分為傳入階段、鼎盛階段以及大融合階段這三個階段。也是通過這三個階段,佛教才徹底在我國生根發芽,成為現代我國三大宗教之一。

1.傳入階段

上述我們說了佛教是在佛陀涅槃後的數百年之後傳入我國的,按照我國的時間來算也就是在西漢時期。根據《三國志·東夷傳》注引魚豢《魏略·本戎傳》的記載:「天竺有神人,名沙拉。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經》曰復立者其人也。」。這標誌著佛教傳入中國。

不過由於當時我國儒家是正統思想學說,所以佛教並不是很受人們的歡迎,加上官府禁止漢人出家,所以它僅僅是流傳在貴族階層。在傳入我國後,佛教並沒有像想像中的那樣飛速的發展,並發展出成群的教徒,這時的佛教活動僅僅是以譯經為主。

東晉時期,由於當時社會動盪不安,佛教在這一時期大肆擴張,在民間信仰日益廣泛和深入。加之北方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統治,便有意扶持佛教(特別是佛教宣傳的因果報應論)作為自身統治的依據,以便抗衡當時的儒家學說。

這一時期使得儒家、道家等中國原住思想與外來的異教說發生了思想大碰撞,從最初的思想方面,發展到後來的經濟、政治等方面,甚至出現了北方滅佛事件。而這一時期,雖然百家爭鳴,但是也間接的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而這一時期在我國歷史上,則被稱為「第二次百家爭鳴」。

2.鼎盛階段

佛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歷了數百年的思想碰撞,到了隋唐時期,佛教才發展到了鼎盛階段。隋唐時期,南北政權統一,政治環境穩定,經濟發達,社會安定,加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使得這一時期,文化思想發生了大融合。而佛教為了自身的立足與長遠的發展,也隨波逐流,與本土思想進行融會貫通。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菩薩具有了中國式風情。

莫高窟中有許多種唐代的石像,如觀音、文殊等,均為婦女形象,它們大都是以貴族婦女為原型。例如第45窟的菩薩石像「人物袒上身,佩瓔珞,斜披絡腋,下著彩裙。頭微側,重心落於腿,構成S型曲線,體態婀娜,身姿優美動人。神情絕少有世俗情調,聖潔清純,莊嚴中更多了幾分舒緩自在」。無不體現出了當時唐人的審美觀以及漢人女性特徵。這是體現佛學在唐代發展到鼎盛時期的證據之一。

另一個體現佛學在唐代發展到鼎盛時期的證據就是在公元645年,玄奘西天取經歸來,更是受到王朝的隆重歡迎。唐太宗更是應玄奘之邀,親自編撰《太宗三藏聖教序》,讚頌佛教功德。

4. 大融合階段

到了宋代,佛教的主體為禪宗。這一時期的佛教,已經融匯了儒、道兩家的思想。不過由於宋代的程朱理學的興起,佛教開始出現思想儒化的情況,有世俗化的趨勢。

這一點可以從宋代的這一政策以及影響可以看出。總所周知,北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於是變改變向來執行嚴格的度牘政策,大量出售度牘,增加財政收入,緩和財政困難,而寺院則從中乘機斂財並擴大影響。

而思想儒化是從契嵩開始出現的。契嵩是一位真正的佛學大師。他為了調和我國佛儒爭端以及弘揚佛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在論著《寂子解》中說:「今儒之仁義禮智信者,豈非吾佛所施之萬行乎?」。這裡提到的仁義禮智信正是儒學提倡的五常,而契嵩把五常比作佛教中的「萬行」,其反映出以五常等同五戒「格義」式比附的傾向和吸收儒家倫理的趨勢。

也是從這時起,佛學才正式被中國化,成為現代我們所見到了佛學。

總結:

通過上述論述,我們了解到了佛教中國化歷程,從傳入我國到在我國紮根發芽經歷了許多磨難。從最初的「異教學說」,到後來的「中國式佛學」,無不體現了我國的思想大包容的特性。如果,沒有這種特性,佛學可能在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就被扼殺在搖籃里,不可能讓他成長為參天大樹,根植於現代佛學思想當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