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年輕氣盛不服老的馮小剛,也不得不面對60歲以後的歲月

四味毒叔 發佈 2019-12-30T06:31:35+00:00

這讓我再次想到2003年他在嘉興學院的那場「對話」:「我個人是以天賦與勤奮取得成功的,張藝謀也是如此。但一些著名導演出身於電影世家,依靠門路就可以進入電影學院,打個招呼便能順利地拍片。我最煩那些出道時介紹自己是某某人兒子的人。」


馮小剛老了。


2019年的平安夜剛過,他發了一條微博,撫今追昔,感慨「英雄老矣」,且連用了「老馮」和「老夫」兩個詞來做註解。


即便他在《老炮兒》中罵罵咧咧地說「我最討厭現在的新聞動不動就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但他還是得面對60歲以後的歲月。

一、「名譽教授」馮小剛


我們也「時光倒流回到2004年」,那一年,中國市場票房前十名分別是:


《功夫》《十面埋伏》《天下無賊》《魔戒三部曲:國王歸來》《後天》《特洛伊》《蜘蛛俠2》《新警察故事》《張思德》《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這10部電影票房總計8.6億,只有前3部國產片票房過億。而那一年全年總票房15億,遠超2003年的10億大關。


在此之前,1997年馮小剛執導的《甲方乙方》是當年的票房TOP10,1999年的《不見散散》超過《星戰前傳1》登頂冠軍,《沒完沒了》跨年成為2000年票房第二,連同當年的《一聲嘆息》累積票房6300萬,而那一年全年票房不過8.6億。


2001年的《大腕》4300萬,2003年的《手機》超過《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和《黑客帝國》2&3,以5300萬票房再次登頂。



馮小剛成了「國產賀歲」的代表,也成就了「草根逆襲」的佳話。


2003年,他被聘為嘉興學院的名譽教授,在傳授經驗時說,「我個人是以天賦與勤奮取得成功的,張藝謀也是如此」,「我有預測觀眾心理的天賦。我的片子『抓人』,是因為我了解觀眾的心理,這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分。以前影評界說我的片子庸俗,而票房證明我是成功的。目前很多著名導演宣稱自己擅長拍攝藝術片,我認為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藝術片。」


二、「小鋼炮」往事


那些年,馮小剛風光一時無兩,也開始有意無意地「口無遮攔」,懟記者、撕媒體成了他的日常,隨即被冠以「小鋼炮」的名頭。



他自稱不會被公眾人物的身份綁架,所以在「開炮」時國罵、髒話不絕於口。



2004年,因「明星地圖」事件,他指著《明星Big star》記者的臉罵道「你這麼做根本就沒有道德,我TMD想抽你。」



2006年,他和陳凱歌、張紀中一起參加活動,被北京台《每日文化播報》記者問「為什麼先看《千里走單騎》,後看《無極》?」


他舉起話筒就罵:「你這問題不是挑撥離間嗎?你挺操蛋的!你今兒讓我不高興,所以我就得讓你不高興,我就不能讓你痛快!」女記者當場委屈得流下眼淚。


那個女記者本想著馮小剛總是公開說自己對電影學院派的鄙視,可能會有更多料可以抖出來,沒想到馮小剛並沒有接招。


2012年,他在某論壇談到盜版:「但中國的盜版很厲害。我都被盜版商們輪姦過無數次,直到現在他們還在操我。沒關係,反正我們TMD的都是『雞』!但我們還是要殺出一條血路!」



他還炮轟「屌絲群體」,「屌絲就是JB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稱自己是屌絲那是自賤」,自稱屌絲的人「是腦殘群體」。


除去詞源的探討,「屌絲」無非就是網際網路時代「草根」的另一種表達。馮小剛可以在自傳中說「仰望王朔為北斗星」,哪怕被別人編排為「馮褲子」,說成是「小跟班」,也不肯承認當年是「屌絲」。


2013年,他為《私人訂製》開撕影評人:「我不怕得罪你們丫的,也永遠跟你們丫的勢不兩立。《私人訂製》第二個故事就是損你們丫的這幫大尾巴狼,把電影說得神乎其神跟這兒矇事騙人,好像你們丫的多懂似的……」


馮小剛認為講故事是對一個導演最基本的要求,而一些學院派導演「很不屑」,而此時「還有一大堆電影理論家要配合他們」,「只有當一個電影所有的觀眾都一頭霧水時,這時電影評論家的作用發揮出來了。」


綜合起來看,他對電影的「樸素」認知,導致他對藝術片、學院派和影評人有著如此大的誤解。


三、「老炮兒」馮小剛


2015年,管虎導演的《老炮兒》上映,馮小剛因此拿了金馬影帝。但他並沒有停止罵人和炮轟,因為這部電影的緣故,以及時年57歲的事實,再獲實至名歸的稱號——「老炮兒」。


他炮轟綜藝電影「影響極其惡劣」,冷嘲熱諷萬達不給《我不是潘金蓮》排片。


2017年上海電影節論壇上,先是罵小鮮肉、接著罵大明星、然後罵IP熱,最後罵到了觀眾頭上,直接說現在的垃圾電影都是垃圾觀眾造成的。



是的,他「預測觀眾心理的天賦」失靈了,這個曾經標榜最懂觀眾的草根導演開始指責觀眾為「垃圾觀眾」了。


2012年的《一九四二》3.72億票房跌出TOP10,2016年的《我不是潘金蓮》4.79億票房排到當年第30位,而這兩個年份的票房冠軍分別是徐崢導演的《人在囧途之泰囧》、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


而他的這兩部電影都獲得了一些重要獎項,於是,馮小剛自我安慰起來:「大家都特藝術的時候,我就拍商業片,賀歲片兒一大溜。大家都開始商業片了,我就開始拍文藝片。」


他可能故意忘記了2003年說的那句話,我再複製黏貼一次:


「目前很多著名導演宣稱自己擅長拍攝藝術片,我認為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藝術片。」


而且,就在2010年因為《唐山大地震》徐帆落選的事件,他不滿金馬主席黃建業說「徐帆演得過於猛烈」,發微博說「您可以不喜歡但是別假裝內行。」「電影的好壞是沒有標準的,足以各執一詞。惟一可以被量化的標準就是戲院售票處。戲院售票處好=看客許可」,並稱有一點人否認市場對產品的表決效用。


當他的電影賣座時,他認為「票房證明我是成功的」;當他認為「垃圾觀眾」造成「垃圾電影」時,便開始追逐「藝術和情懷」了。



2019年,他決心拍《只有芸知道》時,他也有一套說辭:「我選擇了拍這麼一個慢的電影,大家都快我就慢唄……你不能追觀眾和形勢,你都有可能被閃著,還不如堅持自己的節奏,拍喜歡的。」


講真,我對這部慢、平、淡的電影表示喜愛,一個餐館、一對戀人、兩條狗、三五好友一輩子,如此人生何其淡然、舒暢。


套用《末代皇帝》中的兩句台詞,這部電影前半段說「該怎麼說再見呢?」後半段講「就像當初說你好!」


但是,我實在不喜歡他的說辭。既然是「堅持自己的節奏」,何必說得像「眾人皆醉我獨醒」一樣。


四、老馮


看電影之前,我先看了電影的官方紀錄片《雲上的日子》。


除了在紀錄片中看到步履闌珊的「老馮」,聽到他蹩腳的英語外,也確實感受到他的真誠。


尤其在車上和黃軒、鍾楚曦臨時改一段台詞時,鏡頭給了老馮一個特寫,一根接一根的中南海在他指尖燃盡,一滴一滴淚水在他臉上划過。


當片尾字幕出現,發現紀錄片導演之一是馮思羽。這位導演是馮小剛的女兒,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和紐約大學。


這讓我再次想到2003年他在嘉興學院的那場「對話」:


「我個人是以天賦與勤奮取得成功的,張藝謀也是如此。但一些著名導演出身於電影世家,依靠門路就可以進入電影學院,打個招呼便能順利地拍片。我最煩那些出道時介紹自己是某某人兒子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