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分紀錄片!揭露人們面具下的真實生活,網友:刷新三觀

環球女性 發佈 2019-12-30T08:17:34+00:00

下面這些問題,我仍然沒有答案,但是絕對值得思考,不管你是女權主義者,還是男權主義者。一開始看《面具人生》,是被英文的片名和引言所吸引:Themask you live in。

環女帶你環球游,不錯過每一件女性新鮮事。

最近看了一部有關性別的紀錄片《面具人生》,讓我心中蠢蠢欲動的「ZZ不正確」觀點逐漸清晰起來。下面這些問題,我仍然沒有答案,但是絕對值得思考,不管你是女權主義者,還是男權主義者。


一開始看《面具人生》,是被英文的片名和引言所吸引:The mask you live in。

你生存在那個面具之下,你戴上了它,你的臉就逐漸適應了它,而慢慢長成了面具的樣子——喬治·歐威爾("He wears a mask, and hisface grows to fit it…」——George Orwell)。

正如片名,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不管你的性別是什麼,性別刻板印象都會給我們帶來傷害,讓我們在被灌輸的性別角色框架下,逐漸長成符合性別特徵的樣子。

與僅僅關注女性不同,它尤其關注了所謂男權社會對男性的影響。


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的對立真的存在?

紀錄片中的學者,包括政治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說,男性氣質並非天然形成,而是後天產生,是對一切女性氣質的拒絕。同樣的道理,女性氣質也是塑造出來的。即使不是全部被塑造出來,至少也不是全部天然形成。



男性被教育要堅強、不能哭、不能表露情緒,即便傷心、被欺凌、感覺孤獨等,也不能表達,不然就會被認為「娘娘腔」和不夠「男人」。

相對應地,男孩子們被教育要掌控包括情緒在內的一切、要挑戰困難、不能退縮,甚至可以用暴力解決問題。可以做一個花花公子,而專情和深情會被笑話。

男性氣質被認為跟三個特徵有關:

第一是運動能力,因此體型、力量、肌肉等比較發達的男性會受到更多肯定,而那些喜歡戲劇、文學、音樂、不喜歡運動的,是不被肯定、被認為不應該的。


第二,男性氣質被認為與個人財富有關。對權力和金錢的追求,被看作是男性「應該」有的野心,一個在事業上追求不多的男人,會被嫌棄。


第三,男性氣質被認為與性徵服有關。能搞定很多女孩子,尤其是性感漂亮的女孩子的男人,會得到其他男人的佩服。


而所有男性必須遵從這種性徵服的規則,即便不同意或者做不到的男性也得默默服從,因為如果不認同,就意味著自己不夠男人,會被男性排斥,甚至被女性嘲笑。



在塑造男性氣質的同時,我們失去了什麼?

紀錄片中的科學家稱,大腦的發展跟經驗有很大關係,花更多的時間去做的事情,往往會成為更擅長的事情。

我們還沒出生,父母就會對我們的將來有設想,從房間的裝飾、衣服的顏色、玩具等等開始進行性別的設定,電視節目、電影中的角色通常都是典型男性或女性的特徵。

我們被教導、被訓練按照角色設定去說話、走路、穿衣、培養興趣,即便你盡力給小孩一個不刻板的環境,也無法排除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

這讓我想起經常跟男友討論的問題:女性和男性到底有沒有一些因性別而產生的天性上的差別。我最終的答案都是「不知道」,因為如果不是在一個完全性別中立的環境下生長,我們就不能完全剔除性別規則帶來的影響。

而社會為了簡單化,設定了這些清晰的條條框框和邊界,我們就一條條地去適應。男孩子學習如何立足、如何融入其他男性、如何獲得他人認可。而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掩飾自己「女性化」的特質。

紀錄片中一位父親被問到希望兒子身上什麼特質永遠不要丟失,他說是外露的情感和享受友情的快樂。父親們在成長過程中喪失了這些品質,但是他也很困惑:這些喪失的品質是寶貴的東西,但是也知道如果不丟棄有可能兒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遭遇歧視。



有這種困惑和為難的父親,已經實屬難得,最怕的是很多父親、母親、祖父母、老師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天然地認為男人應該怎樣,卻忘記自己失去的那些珍貴的東西,雖然它們看上去不那麼「男人」。

意識到我們曾遭受過的社會刻板印象帶來的傷害、我們曾經在成長的過程中失去的那些品質、那些我們為了適應社會規則而付出的代價,接下來,是不是可以儘量不讓我們的下一代失去?



男性氣質塑造帶來的社會認同和階層歧視

如果按照身體強壯程度和在此基礎上的男性氣質來獲取認可、肯定、讚美,那麼隨著人的成長,強壯的男孩處在頂層,被欺凌者則會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訴他人,連告訴家長都意味著柔弱。

因此身體弱的男孩和女孩(不管身體是否強壯)處在底層,這樣的階層劃分從幼兒時期就開始體現,而這恐怕正是性別歧視的根源。

這一套規則把一些行為女性化,比如尋求親密、吐露心聲、同情心,男孩子在逐漸讓自己「男性化」的過程中,就會壓制這些特質,最後就變成「依靠自己」,喪失了親密,感到孤獨、孤立。

正如記錄片中的一位年輕男孩所說,「他們每個人都在依別人的故作姿態而故作姿態。而他們最終錯過的,是他們真正想要的那種親切感」。

遵從性別中的規則,逐漸會演變為遵從社會規則,當然,本質上性別規則也成了社會規則的一種。比如學前班的男孩子組成一個對抗女孩的團體,如果成員中有人跟女孩子一起玩,他就會被開除出這團體。

其中一個小男孩說,他和班裡的女孩子是好朋友,也喜歡和女孩一起玩,但是如果被團體的頭兒發現就會驅逐他,此時已經可見團體中有階層劃分。




當我們明白了違反一種規則的代價,就會去逐漸適應規則,甚至以捨棄真實的自我為代價。這一點,好像不管是在孩子的世界還是大人的世界,都是如此。

那麼,真實的我們,在哪裡?

當然,如果一個男孩子就是酷愛運動、體格強健、不愛吐露心事,我們也不能斷定他一定是受到了男權規則的脅迫;一個女孩子就是熱衷於粉紅色芭比、享受做一個賢妻良母、生性溫柔,我們也不能要求她一定要拋除這些特質。



但是同理,一個女孩子熱愛運動、喜歡短髮、不喜歡穿裙子,一個男孩子喜歡粉色芭比、不喜歡運動、心思敏感細膩、情感脆弱,都不應該成為被嘲笑、被排擠和被歧視的理由。

當人人都被派發一個面具,且被要求時刻戴著面具生活,露出真實面孔的那個人反而成了異類,久而久之,不僅我們無法辨別他人面具下的面龐,就連自己的面具也無法拿下。

關注環球女性,關注不一樣的她。

作者:楊旖文

博士,畢業於阿姆斯特丹大學政治學系。堅信任何個人和任何形式的愛都值得被尊重。

註:本文觀點僅代表特約作者個人觀點,圖片來源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