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PLC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北喬風919 發佈 2020-03-12T07:13:51+00:00

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LC產生於1969年,它是來替代現場繼電器控制的,由於繼電器控制線路複雜,維修苦難,所以後來就由PLC來代替繼電器控制了。

PLC(Program Logical Control)的發展是什麼開始的呢?它是如何進行工作的呢?我們來看下PLC發展的歷史。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LC產生於1969年,它是來替代現場繼電器控制的,由於繼電器控制線路複雜,維修苦難,所以後來就由PLC來代替繼電器控制了。最初只具備邏輯控制、定時、計數等功能,主要是用來取代繼電接觸器控制。現在所說的可編程序控制器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1980年以來,美、日、德等國由先前的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LC進一步發展而來。1985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對可編程序控制器作了如下規定: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

PLC專為工業場合設計,採用了典型的計算機結構,主要是由CPU、電源、存儲器和專門設計的輸入輸出接口電路等組成。輸入單元對現場的信號進行採集,經過CPU進行運算和處理送到輸出單元,輸出單元再送到現場的執行元件。PLC內部程序即邏輯控制代替了以前的繼電器控制,有硬體自鎖和互鎖變成了軟體的自鎖和互鎖,也就是說有硬體邏輯變成了軟體邏輯,這樣大大減少了硬體接線的工作量,也為故障查找節省了不少時間,也減少了故障率。因為PLC工作起來可靠性比較高,保障了我們的設備正常運轉。

下圖為一個輸入點的接口電路。其輸入電路的一次電路與二次電路用光耦合器相連,當行程開關閉合時,輸入電路和一次電路接通,上面的發光管用於對外顯示,同時光耦合器中的發光管使三極體導通,信號進入內部電路,此輸入點對應的位由0變為1。即輸入映像寄存器的對應位由0變為1。

下圖為交流輸入接口電路的電路圖,現場開關信號接的是交流電壓,在PLC內部電路需要進行整流變化成直流進行信號採集和控制。

PLC採用循環掃描工作方式,這個工作過程一般包括五個階段:內部處理、與編程器等的通信處理、輸入掃描、用戶程序執行、輸出處理。

以上是PLC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歡迎大家交流探討。我所講的內容也是最簡單的內容,沒學過PLC的估計也能看懂。別忘了點讚轉發關注,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