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戰艦來了!飛彈和雷達分開,或是對付反艦彈道飛彈最佳方法

三體軍事 發佈 2019-12-30T14:02:24+00:00

三體軍事國之利器第1916期 美海軍希望訂購10艘無人艦來補充航母編隊中對地攻擊火力的不足,隨著伯克級建造數量降低、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開始退役,美軍主力水面艦艇數量面臨缺胳膊少腿的問題。



三體軍事 國之利器第1916期 美海軍希望訂購10艘無人艦來補充航母編隊中對地攻擊火力的不足,隨著伯克級建造數量降低、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開始退役,美軍主力水面艦艇數量面臨缺胳膊少腿的問題。在經費吃緊的情況下,無人艦或許是個好方法。美海上系統司令部曾經為伊拉克海軍開發了一種60米長的近海支援船,這種船型有可能作為無人艦的雛形進行設計。



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反艦火力讓美軍不敢建造大型水面艦艇,正在將其海上主力進行稀釋,正在迅速部署無人艦隊,在2020財年,美海軍已撥款4億美元進行研發,計劃在2024財年之前每年建造2艘,總價約為27億美元。每艘無人艦的排水量可達到2000噸,但最終的定位仍然是個未知數。

在2020年國防撥款法案中,美國海軍將採購2艘無人艦的提議已經被批准,但國會要求這2艘無人艦不能配置垂髮系統,因為美海軍還沒有提供關於無人艦採購的長遠戰略。在未來的五年,無人艦最多採購8艘,按照一年2艘的數量進行建造。由於撥款法案和《國防授權法》對無人艦的定位不同,美軍目前雖然可以建造無人艦,但要獲得垂髮系統,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無人艦的作戰模式。




美國海軍希望無人艦納入航母編隊中使用,從定義上認為這是一種可自主導航並跟隨航母編隊的武庫艦,搭載大量的飛彈,發射之後可返回基地進行補充彈藥,也就是說它可以執行長時間的作戰任務。杜魯門航母的鬧劇無非就是為了資金,但從目前的局勢看,無人艦的崛起勢不可擋,雖然航母壽命還有20至30年,但無人艦的作戰模式多樣,而是可以避免被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打擊,生存能力較強。

在2020年,無人艦的資金預算將遠超30億美元,對於國會那些審核人員而言,一艘並不知道作戰能力的無人艦和一艘已經是海上霸主的航母對比,當然會選擇後者。2000噸級的無人艦可以部署不同類型的傳感器,並最終部署用於多種制導飛彈的垂直發射系統。




目前尚不清楚無人艦的戰術定位,以及在航母編隊中具體扮演的角色。從長遠角度看,在西太平洋地區與中國發生潛在衝突可能性增大,航母等目標體積較大,DF-21D和DF-26系列反艦彈道飛彈可對2000公里外的航母進行打擊,迫使美軍對航母的生存能力開始分析。大型無人艦的噸位可達到4000噸,安裝多種傳感器和雷達,飛彈可以與雷達分開安裝,同時採用多雷達配置,即便一艘雷達艦被擊沉,也不會影響到整個編隊。頭條號三體軍事獨家,有且只有發頭條號,若在其他平台出現均為未經授權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