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八大黃金加工工藝

旭旭達人 發佈 2019-12-30T14:29:05+00:00

中國精美絕倫的古代八大金工藝: 鎏金、花絲鑲嵌、錘鍱、金銀錯、掐絲、炸珠、鏨花、累絲,讓人震撼! 1、花絲鑲嵌花絲鑲嵌是燕京八絕之一,又名「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

中國精美絕倫的古代八大金工藝: 鎏金、花絲鑲嵌、錘鍱、金銀錯、掐絲、炸珠、鏨花、累絲,讓人震撼!

1、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是燕京八絕之一,又名「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花絲鑲嵌的成品已經不僅是首飾了,更是藝術品。

花絲選用金、銀、銅為原料,採用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傳統技法。鑲嵌以挫、鎪、捶、悶、打、崩、擠、鑲等技法,將金屬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鑲以珍珠、寶石,用料奇珍,做工繁複,備受宮廷推崇。

花絲鑲嵌作為中國傳統工藝,具有中國特色和民族風格,凝聚著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和藝術創造力,以精妙絕倫之姿贏得世人傾倒,更贏得世界的喝彩。2008年,花絲鑲嵌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珠寶商呼籲大家一起好好保護它,讓老祖宗的手藝世代相傳!

2、鎏金


近代稱「火鍍金」。系將金熔於水銀之中,形成金泥,塗於銅或銀器表面,加溫,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於器表,謂之鎏金。

3、錘鍱


此法乃利用金、銀極富延展性的特點,用錘敲打金、銀塊,使之延伸展開呈片狀,再按要求造成各種器形和紋飾。一般來說,凡隱起的器物和紋飾圖案,都是經過錘揲製成的。

4、錯金銀


亦稱金銀錯,最早始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在青銅器的各種器皿,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出現比較晚,大概是青銅工藝發展了一千多年以後,即到春秋中晚期才興盛起來的。

5、掐絲


掐絲,是景泰藍製作中最關鍵的裝飾工序。將金銀或其他金屬細絲,按照墨樣花紋的曲屈轉折,掐成圖案,粘焊在器物上,謂之掐絲。此項工藝不僅在寶石、金銀飾上運用,琺瑯器也運用,如掐絲琺瑯器等。

6、炸珠


將黃金溶液滴入溫水中會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謂之炸珠。炸珠形成的金珠通常焊接在金、銀器物上以作裝飾,如聯珠紋、魚子紋等。

7、鏨花


系用各種大小、紋理不同的鏨子,用小錘敲擊鏨具,使金屬表面留下鏨痕,形成各種不同的紋理,達到裝飾器物的目的。這種工藝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它使單一的金屬表面產生多層次的、變幻的立體效果,既光彩綺麗,又非常和諧。始於春秋晚期,盛行於戰國,此後歷朝各代均沿用。

8、累絲


該工藝是有記錄可查的最早的珠寶製造技術工藝之一。又名「花作」或「花紋」,為金屬工藝中最精巧者。它是將金銀拉成絲,然後將其編成辮股或各種網狀組織,再焊接於器物之上,謂之累絲。


喜歡古法黃金的朋友記得關注我~ 一起探討古法工藝 歡迎點讚 評論 轉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