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曹操勝利的關鍵因素:敢於冒險敢於拚命

一梭煙雨江湖行 發佈 2020-03-12T09:29:18+00:00

要知道赤壁之戰曹操的水軍遠不如周瑜水軍而且曹操大軍遇上瘟疫,夷陵之戰則是陸遜用五萬人擊敗遠道而來的劉備四萬人,官渡之戰則是曹操用兩三萬人對抗袁紹十萬大軍。

作為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首的官渡之戰,勝利者其實最艱難。要知道赤壁之戰曹操的水軍遠不如周瑜水軍而且曹操大軍遇上瘟疫,夷陵之戰則是陸遜用五萬人擊敗遠道而來的劉備四萬人,官渡之戰則是曹操用兩三萬人對抗袁紹十萬大軍。


曹操的兵力雖然沒有陳壽說的那樣「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但遠不如袁紹那是必然。不過,官渡之戰關鍵時刻曹操只能派出五千機動兵力偷襲烏巢,也說明曹操兵力嚴重不足。此時袁紹大軍壓在官渡,曹操也只能與之「拼消耗」,甚至曹操都寫信給荀彧表示要撤回許都,被荀彧勸阻。荀彧當然又是跟曹操「講歷史故事」,就象當初勸曹操建設兗州大本營時拿劉邦、劉秀舉例子,這次則是拿劉邦、項羽舉例了,當初滎陽、成皋之戰比現在還要艱苦,但兩人都不敢先撤退。曹操一聽「歷史故事」當然「秒懂」,也就堅持與袁紹拼消耗,畢竟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曹操頂不住,袁紹也不好受,十萬大軍的軍糧也不是小數目。

官渡之戰前期工作其實都是「拼消耗」,但堂堂正正打仗曹操實力不如袁紹。曹操那句「卻十五日為汝破紹,不復勞汝矣」一些人認為曹操自信能夠十五日內擊敗袁紹,但何嘗不是十五日內不能擊敗袁紹就必然被袁紹擊破?此時許攸從袁紹陣營叛逃過來,先告訴曹操自己曾經獻計派精兵奔襲許都,讓曹操知道自己的價值。許攸然後告訴曹操,袁紹大軍糧草囤積在烏巢,建議曹操奔襲焚毀。許多人都勸阻曹操甚至懷疑許攸是否是「臥底」,但曹操卻敢於冒險,而且荀攸、賈詡也勸曹操奔襲烏巢。官渡之戰似乎沒有郭嘉什麼事,「偉大的預言家」在具體戰役中還是不如「專業玩家」賈詡、許攸甚至程昱等人。


曹操不僅聽從許攸的建議偷襲烏巢,而且親自帶領五千步騎黃昏時離開大營直奔烏巢。要知道烏巢有淳于瓊萬餘守軍,還有袁紹隨時可能的援軍,烏巢還有可能是袁紹把曹操引誘出官渡大營「烏龜殼」的誘餌,曹操此時如果沒有冒險精神如果不敢拚命,也就沒有了這次官渡之戰的神來之筆。曹操大軍到了烏巢,竟然被淳于瓊一臉的嫌棄,「瓊等望見公兵少,出陳門外」。如果淳于瓊龜縮在烏巢死守待援,曹操如何五千人攻破烏巢也是問題。此時袁紹的援兵都在路上了,部下建議分兵阻擊,曹操狠下心來要求在袁紹援軍到達背後再說,現在則是先消滅淳于瓊。正是這種拚命精神,曹操五千兵馬「小宇宙爆發」竟然在袁紹援軍即將到來的壓力下神奇攻破烏巢,此時全軍將士都清楚只有拚命消滅淳于瓊才有活路。我都懷疑如果袁紹沒有派出援軍,曹操的五千兵馬還能不能逼出潛能擊敗烏巢淳于瓊萬餘守軍。

曹操能夠贏得官渡之戰,關鍵就是敢於冒險敢於拚命。這讓我想起建安十三年(208年)冬天孫權取得赤壁之戰勝利後,親率大軍偷襲合肥。當時合肥危在旦夕即將被攻破,曹操派部將張喜從汝南帶著千餘騎兵去解圍(也有說三千步騎)。揚州別駕蔣濟謊稱張喜帶著四萬援軍即將到達合肥,孫權竟然放棄攻城撤走了。如果孫權有曹操在官渡之戰的「狠勁」,必然嚴令大軍必須在援軍到達前攻破合肥,根本不去關心張喜援軍。這樣一來,張喜援軍要么半路上接到合肥城破的消息撤走,就象張遼救援皖城;要麼繼續救援合肥,被孫權消滅在合肥城下。


孫權為何北伐屢屢失敗?就是因為孫權缺乏曹操這種冒險精神與拚命精神,否則赤壁之戰後趁虛而入奪取合肥,然後趁著曹操忙於南郡之戰奪取壽春,哪裡會有後來終其一生都被阻止在合肥城下?至於張遼所謂「八百破十萬」,孫權完全可以把軍隊分成三部分輪流圍攻合肥,根本不給張遼「斬首行動」的機會,張遼再猛只要沒有遇上孫權他能如何?不敢拚命,不敢冒險,這種仗也就只能半途而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