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北齊名將,《蘭陵王入陣曲》在中國失傳千年,卻在日本保存

千古星空 發佈 2019-12-30T18:43:01+00:00

蘭陵王高長恭是北齊的名將,他參與了北齊後期與北周的數次大戰,英勇善戰,戰功卓著。他容貌俊美,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同時他為人對上忠心,對下謙和,聲名俱佳,但也因此被北齊皇帝高緯猜忌,最終被殺。

蘭陵王高長恭是北齊的名將,他參與了北齊後期與北周的數次大戰,英勇善戰,戰功卓著。他容貌俊美,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同時他為人對上忠心,對下謙和,聲名俱佳,但也因此被北齊皇帝高緯猜忌,最終被殺。

北齊人為了歌頌他的戰功和美德為他作了獨舞《蘭陵王入陣曲》,此曲成為中國史籍中記載的最早舞曲,是中國戲劇史上「大面」戲的源頭之一,在唐朝廣為流傳,遺憾的是此曲曾經在中國失傳千餘年,所幸在日本得以流傳,沒有像華佗的麻沸散,《樂經》,《陰陽書》等等都失傳了。雖然《蘭陵王入陣曲》已經成為日本雅樂,不過此曲現在也已重歸故里,這點還是值得高興的。但是我們也應該反思,為什麼我們連自己的傳統文化都不能傳承下去。

蘭陵王的生平簡介

蘭陵王高長恭是東魏權臣北齊神武帝高歡的孫子,他的父親是北齊文襄帝高澄,所以蘭陵王的出生是高貴的,但是由於他生母的地位低下,所以導致蘭陵王初期根本不受重用,到了高殷即位之後才獲封蘭陵王,此事被記載在《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中:「壬申,封文襄第二子孝珩為廣寧王,第三子長恭為蘭陵王。」蘭陵王由於生得容貌俊美,有失威嚴,所以為了震懾敵軍,常在臉上戴上凶神惡煞的面具,後世蘭陵王形象帶有面具就是基於此。

蘭陵王雖然長相英俊,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小白臉,上陣殺敵也是毫含糊的,也因此他的戰功卓著,再加上他對待手下謙和,與他們同生共死,有福同享,即使得到一瓜數果也會和將士們分享,所以他深受將士的愛戴,名聲日盛,也因此將士們為其所作《蘭陵王入陣曲》用來歌頌他,但蘭陵王沒想到的是這些卻成為了他被殺的潛在原因。在《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中有記載:「齊蘭陵武王長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盛,武士歌之,為《蘭陵王入陳曲》,齊主忌之。」

蘭陵王的死他的日漸強盛是分不開的,北齊的皇帝都是荒唐昏庸的,所以才有人給北齊贈與「禽獸王朝」的稱號,當時的後主高緯出於穩固自己皇位的思考,所以決定把蘭陵王除掉,《北齊書》裡面記載道:「是月,殺太保、蘭陵王長恭」。但是恐怕齊主沒想到的是,蘭陵王雖然身死,但是他的子嗣卻存活了下來,即使是在北周滅齊之後也依然得以存活,在《北齊書》中提到蘭陵王死後,他的王妃鄭氏可能選擇帶著孩子常伴青燈了,「及蘭陵死,妃鄭氏以領珠施佛,廣寧王使贖之,延宗手書以諫,而淚滿紙。」真的應了那句話: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蘭陵王入陣曲》失傳背後的思考

我們中國古代有許多的優秀的文化瑰寶,都在流傳的過程中失傳了,這無疑是後世之人無比痛心遺憾的事情,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統治階級的破壞,比如從秦始皇焚書坑儒,就破壞了很多先秦的文化及技藝傳承,諸子百家,萬花齊放的也隨那一把火離開了;又如曹操怒殺華佗,間接導致華佗的青囊書不能流傳於世;還有《蘭陵王入陣曲》也有人曾提出是被唐玄宗李隆基為了「捧」《秦王入陣曲》而禁止的等等這些都說明文化傳承的過程中,古代當權者難辭其咎。

其次就是各個傳承者之間的敝帚自珍,比如我國中醫,在傳承過程中,都各有各的規矩,尤其是到了現代曾一度有新聞報導中醫被韓國的申遺成功,這難道對我們無情的打擊嗎?明明是我們的東西,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別人的了,還有比這更憋屈的事嗎?與此類似的還有我國的茶道,棋道,漢服這些都在日本被學習,發揚流傳了下來,所有這些都告訴我們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上還有很多的不足。

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希望我們以後能夠做得更好。如果大家喜歡的話,不妨點個關注,評論轉發哦!

參考資料:《北齊書》

​ ​ ​ ​《資治通鑑》

​ ​ ​ ​《北齊蘭陵忠武王高長恭研究》 嚴昊 華東師範大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