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古拉銀幕歷史丨第一位德古拉扮演者真的是吸血鬼嗎?

娜娜的小夢夢 發佈 2020-03-11T13:57:27+00:00

1897年,吸血鬼「德古拉」的藝術形象首次出現在愛爾蘭作家布萊姆·斯托克同名小說《德古拉》中。其後,這個誕生於羅馬尼亞的恐怖幽靈,開始頻頻被西方導演們搬上銀幕。1922年,影史上第一部「德古拉」題材電影出自德國著名表現主義導演F.W.茂瑙之手。

1897年,吸血鬼「德古拉」的藝術形象首次出現在愛爾蘭作家布萊姆·斯托克同名小說《德古拉》中。

其後,這個誕生於羅馬尼亞的恐怖幽靈,開始頻頻被西方導演們搬上銀幕。


1922年,影史上第一部「德古拉」題材電影出自德國著名表現主義導演F.W.茂瑙之手。



本片的吸血鬼沒有如今人盡皆知的好看皮囊,相反,美工上特意強調了吸血鬼病瘦枯槁的形態,更接近於蝙蝠。



有趣的是雖然電影改編自《德古拉》這部小說,但是茂瑙為了省下版權的費用,故意將片名改成了《諾斯費拉圖》,企圖與原著撇清關係(當然最後還是被告上法庭)。


在拍攝手法上,電影基調在保留原著詭異氛圍的同時,茂瑙在當年創新地運用了影子來營造深層恐懼感。



如今再看這部《諾斯費拉圖》實際上也乏善可陳,或許是因為坊間的傳聞比電影更陰森神秘?


關於飾演「諾斯費拉圖」的男主角——馬科斯·夏瑞克,如今能找到的資料少之又少,但關於他本人是真正吸血鬼的傳聞卻被談論至今。



相傳在「方法派」出現之前,馬科斯就已經參悟出一套有別於當時演員的表演方式。我們現在看「諾斯費拉圖」瘦削枯槁、長門牙、長指甲,這些又僅有幾分是藉助化妝的呢?


據說當年為了飾演吸血鬼一角,馬科斯把自己關在一座廢棄的古堡里,晝伏夜出;連續幾個月與世隔絕、甚至於棺材中入睡。以至於當電影開拍之際工作人員在片場遇見他時,無一不被他乾枯的軀體震顫。


而電影拍攝完成後不久,其中一名女演員的離奇失蹤在當年更是被傳言慘遭獻祭。


《諾斯費拉圖》的空前成功令好萊塢嗅到了商機,買下版權後於1931年推出了有聲電影《德古拉》。



不同於前者的吸血鬼形象,《德古拉》中的吸血鬼遵從了原著的貴族形象,吸血鬼的優雅和邪魅並存。黑色披風、蒼白臉龐、銳利獠牙的傳統從此開始,甚至打在德古拉雙眼的白光日後仍不時被後人致敬。



飾演德古拉的貝拉·盧戈西一炮而紅,自此以後拍攝了多部獵奇恐怖電影。1882年10月20日,貝拉·盧高西出生在當時奧匈帝國的盧高斯市(現為羅馬尼亞的盧高市),這個地方位於特蘭西瓦尼亞的西部,離傳說中的吸血鬼德庫拉伯爵的家鄉喀爾巴阡山脈並不遙遠。


在1959年,早已過氣的貝拉·盧戈西還在艾德·伍德的cult神片《外太空計劃9》中再次出演了「德古拉」這個與他羈絆一生的角色。



雖然《德古拉》在服道化上相較《諾斯費拉圖》有了質的飛躍,但除了感官升級以外,在《諾斯費拉圖》面前《德古拉》宛如過家家。



「德古拉」再次於影壇掀起浪潮已經是40多年之後,與其說改編,實際上赫爾佐格版的「吸血鬼」是翻拍自茂瑙的「諾斯費拉圖」。



1979年,《諾斯費拉圖:夜晚的幽靈》除了赫爾佐格御用演員克勞斯·金斯基飾演「諾斯費拉圖」以外,還請來當年如日中天的伊莎貝爾·阿佳妮。



該片是20年代《諾斯費拉圖》的全方位升級,美術和配樂的登峰造極在一眾「德古拉」電影中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次改編已經不是將驚悚作為著重點,而是加入了卡西莫多式的浪漫主義和宿命論結局。不過節奏很慢,劇情有些鬆散。



永生和寂寞哪個更痛苦?醜陋的吸血鬼愛上了美麗的姑娘,卻使她生活的城鎮浸滿了瘟疫。比諾斯費拉圖還要蒼白的阿佳妮,像脆弱的鬼魂遊走在如油畫般的鏡頭裡。


1992年,帶著哀愁基調的「諾斯費拉圖」落下帷幕,華麗的「德古拉」再次於好萊塢崛起。


由「電影教父」科波拉執導的《驚情四百年》集齊了薇諾·娜瑞德、加里·奧德曼、基努·里維斯、安東尼·霍普金斯和莫麗卡·貝魯奇等一眾巨星。



電影把流傳久遠的「德古拉」傳說和原著小說相結合,雖然電影本身質量一般,但充滿商業氣息的畫面始終令人賞心悅目。



而就在今年年初,BBC聯合網飛出品了三集《德古拉》連續劇。製片方打著「讓邪惡變得性感的德古拉」旗號,可惜復古的質感和嶄新的故事仍然雷聲大雨點小,不知道能不能如期拍完原定的五季。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繫,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繫後台,我們會立即處理,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