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崇義居然有這麼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你知道幾個?

宜豐會長大叔 發佈 2020-02-04T05:35:29+00:00

崇義縣是竹文化、客家文化、農耕文化底蘊豐厚的文化大縣,非物質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崇義縣三節龍、竹洞畲族山歌,舞春牛、上堡九層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頻頻亮像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新聞媒體,成為獨特的旅遊文化風景線和旅遊名片。

崇義縣是竹文化、客家文化、農耕文化底蘊豐厚的文化大縣,非物質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崇義縣三節龍、竹洞畲族山歌,舞春牛、上堡九層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頻頻亮像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新聞媒體,成為獨特的旅遊文化風景線和旅遊名片。


Q: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A: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建立起從縣級、市級到省級、再到國家級的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國已有39個項目躋身世界級非遺,項目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那我們崇義縣又有哪些非遺呢?

崇義舞春牛

崇義「舞春牛」的習俗起源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最早的「舞春牛」活動是在每年的立春時節,村民們自發來到河邊,由人裝成河神,在河上裝燈彩,各家各戶把河神請回自己的家中,在家中的牛欄、豬圈等家禽前進行參拜,以保一年太平,五穀豐登,六畜平安。

舞春牛民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發掘、搶救、保護上堡民俗,對於研究客家文化歷史、客家民系能提供較好的生活素材和歷史素材。舞春牛民俗是崇義上堡先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吸收、融合於自己的風俗之中,又在與其他地區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們的良風美俗。是崇義上堡客家先民的智慧的結晶、文化的集成。

隨時代的發展,上堡鄉的風俗也在不斷演變和發展。春牛詞改編了新內容,用以歌頌新社會、新生活。


崇義龍燈製作技藝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耍龍是老百姓所喜愛的傳統文娛活動之一。

龍燈的製作是整個舞龍活動的重要環節,龍燈一般分為龍頭燈、龍身節燈、龍尾燈、龍皮及珠燈五個部分,以竹、木、紙、布為原材料。

崇義縣楊眉鎮楊眉寺村廟背組王孝亮的龍燈製作,以其工藝奇特,造型生動,而贏得龍燈愛好者的肯定,所制的「龍燈」暢銷鄰近50多個鄉鎮。王孝亮扎制的龍燈上、下齶較長,龍口大,虎牙突出,口含彩珠,能靈活轉動,龍鬚富有彈性,龍眼圓,龍角飽滿龍頭內一般都設兩支以上的燭燈插孔,龍身一般都是單數,所扎制的龍分大龍(13節以上)、中龍(7-9節)、和小龍(3節);現多以三節、七節或九節為主,每節設一支燭燈插孔,他製作的三節龍身全長:3m,其中龍頭長:60cm、寬:25cm、高:40cm、木手把:80cm。造型逼真、色彩亮麗,栩栩如生。


崇義黃姜豆腐製作技藝

崇義「黃姜豆腐製作技藝」是流傳於我縣思順鄉境內的一種傳統手工技藝。

由思順鄉李姓家族祖傳留下,以本地產優質黃豆為主要原料經清洗、去殼、浸泡、磨漿、去渣、燒制豆漿、熬好酸薑水,然後加開水連續燒開三次,邊燒邊游,用酸薑水替代傳統石膏的製法,將形成的豆腐腦用勺舀出,用小方布塊代替模具單獨包成的一個個小四方形豆腐,經緊壓後再一塊塊拆開,然後用被譽為姜中上品「藥中黃金」的黃姜熬水下鍋煮十分鐘後製成。色金黃、質細嫩蛋白質含量較高,純綠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學色素的「黃姜豆腐」,既美味可口又具補血和清熱消毒、防治咳嗽的功效。採用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製成,工序繁雜,具有營養、保健、色澤艷麗口感獨特等優點。

黃姜豆腐是崇義客家歷經三百多年的傳統食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特別是容易加工成各種菜色,如煮、炒、炸釀和涼拌都可以。


崇義米酒釀製技藝

米酒是祖先最早釀製的酒種,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米酒以大米、糯米為原料,加酒母邊糖化邊發酵的一種發酵酒,含酒精量多在10%-20%之間,屬一種低度酒。它香味濃郁、酒味甘醇、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米酒保留了發酵過程中產生的葡萄糖、糊精、甘油、醋酸、礦物質及少量醛、脂。其營養物質多以低分子糖類和肽、胺基酸的浸出物狀態存在,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被稱為「液體蛋糕」。

崇義縣橫水鎮左溪村豬肚組一帶的家庭都能自釀。採用獨特的傳統釀造工藝,全部採取傳統的發酵製作方法,釀製出的糯米酒,酒體色澤微黃,晶亮透明,芳香濃郁,甜酸適度,不含任何色素、香料及添加劑,具補養氣血、助消化、健脾、益胃、舒筋活血、祛風除濕等功能,還是烹飪中的調味佳品,完美地體現了回歸大自然的追求。再加上紅棗、枸杞煮上半小時,味道更佳,即營養又美味。現在掌握該製作工藝的人日漸稀少,加上工業化生產帶來的衝擊及其它酒類的影響。利潤又較低,原材料產量逐漸減少等因素。是一項需要加以保護和扶持的文化遺產項目。


崇義告聖

告聖是俗稱「茅山道士」的民間法事活動,是「贖魂消災」中的個片段。它以歌舞形式表現安壇啟教、祭將搬兵,以求掃除邪神惡鬼,消除災難。舞蹈由一人表演,另四人各持一樂器並為其和唱,地點多在廳堂內,時間為夜晚。場中置-領草蓆,表演者男扮女裝,右手拿師刀,左手拿錫角。每唱完一小段,隨即擺姿勢念一段道占,並吹錫角助成。舞蹈以扭擺見長,手舞足蹈,緊相配合,進退轉身,動作細膩連貫而富於韻律。手的動作上不過眉,下不過膝,一套動作面向四方反覆表演,但表演區限在一「席」之內,越席則謂之「超越仙界」。

告聖的唱詞是整齊的七字旬,唱腔亦是平衡對稱的上下旬,似吟似唱,不斷反覆,具有僧道誦經之感,伴奏有小鑼、繞鈸、小鼓、錫角等雖變化不多,但與唱詞緊密相隨,烘託了告聖祈禱的氣氛,並在唱段銜接之間起著搭橋過渡的作用。

經崇義縣上堡鄉民間道士李仲衡(1921年生)介紹,崇義道教流行甚廣,最早由熊十四郎、熊十四娘兄妹傳授,距今已有八十餘代,而他們所學則是由湖南汝城苦竹坳康明三郎所傳,歷經郭孔高、何開一郎、何開二郎、候五二郎、郭正德、王治強、鄧維乾、李榮堂的歷代傳承,現今到他已是第十代。


崇義三節龍

三節龍是光緒年間便盛行在崇義縣關田鎮田心村的一種民間燈彩,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當地農民把這種三節龍稱為「泥紙沾灰」,亦即形容三節龍舞動起來猶如肥短的泥鰍沾了香灰一般活蹦亂跳。「三節龍」比較突出的特點是:龍由3節組成,分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由紅綢串成,龍頭上繪有八仙、灶神等圖案。4人執牌燈,牌燈上寫明姓氏堂名。3個舞龍者站在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動作可分兩種:桌上舞龍和地面舞龍(桌上舞龍有騰雲駕霧、高車搖水、穿龍、團龍、左右舞龍;地面舞龍有舉龍、參拜、龍擺尾、左右舞龍、行步舞龍、正面舞龍、穿龍)。三人輕捷自如地騰挪跳躍,舞動龍身,凌空穿插翻飛。其伴奏音樂充滿節日的歡快,鼓點興奮急促,曲調變化無窮。

崇義當地的風俗習慣是每年初二、三紮好龍燈,初四開始「出龍」先在本村圩鎮玩耍然後到附近鄉村。舞龍時每個方向穿插一次算一一門。一般到庵堂廟宇打八門,到祠堂打九門,較大的廳堂便打十二門。先由一個提香火籃的「管事人」對當年建新房或者添男丁或者做大壽的家庭發賀帖,各家各戶準備好爆竹,菸酒茶點。凡點燃爆竹的人家,則表示「接龍」,龍燈就進這戶人家進行表演,表演的程序是先參神、再舞龍,表演完畢,主人將「紅包」送給「管事人」,同時請「龍燈」的表演者喝酒、吃茶,然後再到下一家表演。每年是年初四「出龍」一直玩到元宵節「散龍」。


崇義陽明武獅

陽明武獅發源於崇義縣龍勾鄉。舞獅在我國流傳極廣,一般是由兩人組成,一個舞頭,一個舞獅尾。清朝光緒年間,本縣石塘村楊家族人楊金爐把江西地方武術拳種「字門拳」和傳統舞獅有效地糅為一體,獨創了「陽明武獅」。它脫離了兩人舞獅的傳統,而是採用單人單獅的藝術形式,以中國武術「字門拳」為技術動作,通過舞獅出發前的拜師儀式、「獅行五湖」的舞獅禮儀、系統的舞獅流程、中華武術「字門拳」的拳術和器械的表演等,著重表現獅子的威武神勇,頗多撲、閃、騰、挪、驚躍、登高、奮起等難度較高的武術動作。

陽明武獅是崇義人民汲取陽明文化,融匯中華武術,結合舞獅技藝,伴以傳統器樂演奏的一項集體智慧的結晶。其歷史悠久、特色突出、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有著較高的健身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研究價值,在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崇義竹洞畲族山歌

竹洞畲族山歌是盛行在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聶都鄉竹洞畲族村的民間歌謠,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為抒發感情而傳唱的歌謠。以獨唱或對唱形式出現,內容以表現勞動與愛情生活為主。具有比較自由的節奏,音調高揚,聲音綿長響亮,獨具自己個性真聲假聲靈活運用的特點。竹洞畲族山歌用客家話兼粵語話唱,基本是四句七字體,第一、二句押韻,三、四句相對隨意;用口口相傳的傳統曲調,唱時往往即興即情,脫口而出,情纏意綿;唱腔豐富多彩,節奏自由又富於變化。

千百年來,竹洞人用它來歌唱勞動生活、抒發情思和鼓舞鬥志,用它來交流感情,聯絡友誼,娛樂身心。「人人會唱,處處有歌」,「生要連來死要連,生死都要跟交連。哥哥死了變大樹,老妹環藤又來牽」。畲族的生存環境、人文環境使竹洞畲族山歌具有獨特的情調與韻味。


我不想崇義這些世遺之美

只有我一個人知道

一同分享可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