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山區:千畝蓮藕春季採摘正當時 種植戶卻有兩個煩惱看是啥

身邊百姓事攝影 發佈 2020-04-28T04:55:19+00:00

近日,在晉南一個叫下亳村的千畝荷花園,荷塘畔蓮農們正在忙著采藕銷售。當地的蓮藕產業從2014年開始發展,地是老百姓的,產權是村集體的,基礎設施建池、藕種、地膜水渠等都是政府投資提供的,再轉包給種植戶,助力當地農民增收增產。

從2014年開始,每年夏季,千畝荷花競相盛開,成為黃河岸畔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這也吸引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紛紛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面前留影拍照,這也讓當地村民對蓮藕產業信心倍增。

荷塘承包者史亞明指著面前的這片池塘說:「這一片蓮藕池包給我了,大約是300來畝,往年蓮藕池的經濟效益特別好,一畝地能產四五千斤,大的藕會被客商拉走,發往重慶、湖北那一帶,小的藕送到超市了,大約下來就是五六千塊錢,除去所有的開資,自己每畝能賺千元左右。最近受疫情影響,在加上蓮藕減產,今年的經濟損失不敢估量。」

往年,從入秋十月到來年的開春,都是挖藕賣藕的時節。今年,因疫情影響,蓮藕沒有正常採挖;更因其它不可控因素造成了蓮藕減產。史亞明說往年他只頭疼一件事,今年讓他頭疼的成了兩件了。看到我不解的眼神,史亞明解釋道,往年只是頭疼水鳥,今年還有疫情的影響。

史亞明說,這裡的蓮藕受引黃水滋養,加上土壤肥沃,所以長勢好,產量高,味道美。往年只要是採挖出來的蓮藕無論大小都有客商訂購,效益十分可觀。

「咱亳清河的環境、古城黃河濕地公園的環境和咱荷花園的環境近幾年都越來越好了,也吸引了不少鳥兒來到這裡,它們除了吃荷塘里的魚蝦蟲外,還會啄荷塘里的蓮藕。」這是導致蓮藕減產的原因之一。

蓮藕被啄,一受傷就會變質,品質就會大打折扣,商家就不要了,經濟就要受損失了。但是,為了咱們的生態環境更好些,我們的經濟損失就算為咱生態環境做貢獻了!」 史亞明如實說道。

這也讓史亞明頭疼不已,雖然許多蓮藕會被野生水鳥啄,但史亞明清楚,這些野生鳥兒都是受保護的,不能隨意驅趕,史亞明說:「打野生鳥兒是犯法的。」

為此,史亞明帶領村民們加快挖藕的速度,提升效率,以免讓野生水鳥啄更多的蓮藕。挖藕人十分辛苦,正是春寒料峭的天氣,挖藕人每次下水至少要干三四個小時,全副武裝在塘里挖藕,大家都抓緊時間想將池中的蓮藕採挖出來,賣個好價錢。

據史亞明介紹,王茅鎮下亳村這裡的土壤肥沃,憑藉沿線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蓮藕產業,助農增收。依據沿線水資源,形成了千畝荷花園的規模,其中,有觀賞蓮花二百畝,蓮藕品種八百畝。自己這幾年僅種植蓮藕每年收入就可達20萬了。今年估計要少一半還要多了。

據史亞明介紹,王茅鎮下亳村的蓮藕,除本縣銷售5萬餘斤外,其餘全部發售到陝西,河南等地,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今天來收購的就是河南濟源來的客戶。如今,王茅鎮下亳村蓮藕基地已形成了荷花觀賞期和蓮藕採收期,在增產增收的同時,也注意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來這裡覓食的野生水鳥,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讓村民們不僅增收致富,還能夠享受美好的自然環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