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吃食

夢農人 發佈 2020-03-11T14:41:51+00:00

民國時期的吃食說起民國是我們國家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課,雖然在中國大陸只有37年。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

民國時期的吃食


說起民國(1912-1949)是我們國家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課,雖然在中國大陸只有37年。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志領導國民北伐,到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蔣介石成為繼孫中山之後的國民黨領袖。統一之後,民國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時期,此間社會穩定,教育穩步發展、趨於定型。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一舉成為美英中蘇四大國。1949年10月,中華民國時期結束。

民國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骨子裡的傳統和外來西方文化碰撞、摩擦又互相交融。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受到巨大衝擊,洋裝和長袍,私塾和學堂,自由戀愛和傳統婚姻,太多的矛盾催生了太多有意思的歷史故事。從民國的衣、食、住、行、娛、情......慢慢總結說起。

冰糖葫蘆兒盛行於民國時期,民國人買冰糖葫蘆。在食品店、公園的茶點部或影劇戲院裡都有。



腸旺面是民國時貴陽著名的風味小吃,不僅本地人愛吃,外省來黔者亦以一嘗為快,因而遠近馳名。腸旺面的製作始於民國初年。當時豬大腸、豬血都少有人吃,價格極廉,有人便用特殊的製作方法,將大腸去腥、燉熟,放入煮熟的麵條碗中,加上熟豬血和紅油(辣椒做的油),味道竟變得十分鮮美,較之傳統的脆哨(臊)面、雞面、肉麵等不僅製法創新,而且別有一番妙昧。

最早賣這種面的只有蘇德勝一家,開設在南京街(今中華北路)。初名腸血面,因其價廉,味道可口,吃的人逐漸增多。但有些人忌諱「血」字,店主接受了顧客的建議,根據我國古時血又叫衁(本讀荒,俗讀旺),於是,改稱「腸衁面」,至今仍有個別店的招牌寫為腸衁面。

「蘇記腸衁面」的招牌掛出後,有一顧客是文化人來店,邊吃邊琢磨招牌名稱,忽有所悟,便向店主提出建議:「衁字認識的人不多,不如改用同音字,用長旺代替『腸衁』,既寓長久興旺之意,又是一語雙關,豈不更佳?」店主大喜,並請這位顧客重新寫了「蘇記長旺面」的招牌掛了出來。

滿族火鍋

吉林市北三五公里的永吉縣烏拉街鎮,是明代扈倫四部之一的烏拉部的都城,又是清代打牲烏拉總管衙署所在地,是一座歷史名城。該鎮有一座飯館,名叫「鳳吉園」,是一家老字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清末民初,這家老店,生產意興隆,頗有些名氣。當時凡是來吉林城的遊客和各地商人,不顧跋涉之苦,都想到烏拉街,光顧下這家老店。據說,之所以引起大家興趣的是這家店經營的滿族火鍋。

火鍋是滿族之名饌。火鍋這種吃法在滿族先民中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古時,女真人狩獵野餐時,常用篝火燒陶壺、陶罐煮食吃。塞外高寒,往往邊燒邊吃,這是火鍋的雛形。後來隨著金屬用品的廣泛應用,火鍋就這樣誕生了,成了女真人行軍出獵的隨行炊具,吃法又進一步發展,成了獨具一格的民族風味,而且內容也大大豐富起來,曾出現過雀火鍋、天上鍋、地上鍋、水中鍋等多種火鍋。

雀火鍋,是一種陶制的小火鍋,僅能放一隻或數隻山雀,所以這種火鍋往往成群放在篝火中燒煮。活雀入鍋,味道當然新鮮別致,又往往在野外就餐,就更增添幾分野趣。

天上鍋,實際上是飛禽鍋。滿族先民有濃烈的靈禽崇拜觀念,食用百鳥能使人敏捷、吉祥,所以,天鵝、水鴨子、鵪鶉、山雉等皆可人火鍋,當然以飛禽為上品。

水中鍋,即鮮魚鍋。古時常用一種石制方形鍋,下部加火煮燒。魚放進去時,往往還是活的,所以其味也佳美。

地上鍋,即走獸肉火鍋。配上木耳、蘑菇等山珍,就別具一格了。

再就是潰菜白肉火鍋,這種火鍋容積大,裝的東西多,為各類火鍋之冠。其吃法是,將冷凍的白肉刨成花狀,放入鍋中,再配以酸菜、粉條、凍豆腐、大海米、蠣黃、冰蟹等,腴而不膩,吃時蘸以醬油、韭菜花、腐乳,更增添幾分鮮美。這種火鍋不僅在東北盛行,而且在北京、天津的名飯莊中經營。

還有什錦火鍋,在豐腴的火鍋湯里,放下切成薄片的牛、羊肉,味道醇厚,也是滿族的一道名菜。

隨著清朝入關後,火鍋也跟著遍及全國,進而形成了地域性的幾大類系,到民國時,已經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大奇珍。

從節日中,看看民國時的人們是怎樣歡度中秋佳節。


1. 吃月餅

念念不忘的「素夾沙」

魯迅先生對中秋是情有獨鐘的,從1912年至1936年間的日記中,每年都有中秋的記述。而其兄弟周作人對家鄉紹興的祀月風俗,同樣記憶深刻。了解當時普通人家吃的月餅,可在他著作的《兒童雜事詩》中一首《中秋》詩體會:

紅燭高香供月華,如盤月餅配南瓜

雖然慣吃紅綾餅,卻愛神前素夾沙


民國木雕的大月餅模子

詩中記載了江浙一帶中秋的風俗。周作人在詩後自註:「中秋夜祀月以素月餅,大者徑尺許,與木盤等大。紅綾餅也是一種精美的點心。」這種素月餅四兩起步,最大的有十斤重,配上水果四色和南瓜、西瓜、北瓜(西葫蘆)放在供桌上,旁邊燒著一對小至一兩、大至一斤的紅燭,孩兒們挨個磕頭,直到燭殘月西而罷。祭祀完畢,一家人切月餅為若干塊,分餉男女大小,仆工傭婦也有份。這就是紹興中秋祀月的風俗。

還有一種中西合璧、形似蛋糕的月餅,標價要170元(銀元),確實不菲。只是這種新鮮玩意兒,大概也就只有「東方巴黎」的大上海能看到。


價格不菲的中西合璧月餅廣告


1934年冠生園假座上海「大世界」舉辦月餅展覽會,特邀影后胡蝶製成著名的宣傳廣告「唯中國有此明星,唯冠生園有此月餅」,轟動上海

袁美云為冠生園月餅做的廣告

要靠分期付款買月餅

在民國時,不少老百姓,還要靠分期付款來買月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找一個保人,留下字據,先把月餅拎走,以後按月還清即可。還有一種更為通行的辦法,當時叫做「月餅議會」,簡稱「月餅會」

「月餅會」的方法是提前預付月餅錢:買月餅的人定期把月餅錢存進餑餑鋪,一直存到中秋,便可以領到月餅。預付款的月餅價錢,會比市價便宜。

「月餅會」在當時非常流行,一般是農曆一月就開始預付款,每月預付大洋兩到五角,賣月餅的「餑餑鋪」發給參會者每家一張「會單」,參會者每付一次款,餑餑鋪就在他們的會單上蓋一次章,等八個章蓋滿,參會者可以拿著蓋滿章的會單去餑餑鋪領月餅。


2. 拜月

「拜月」,是現代中國人已經遺忘了的中秋習俗。老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拜月」是女人們一年中的大事。周作人所講的紹興祀月,說的就是民國時的祭月習俗。在其編著的《藥堂語錄·中秋的月亮》中說:「普通稱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塗目,祝曰『眼目清涼』。」



而「拜月」的過程,參考「饞人」唐魯孫先生的《一年容易又中秋》總結大致如下

要請一份兒月官神榪兒,這份兒神榪兒,要到帶菜魁的油鹽店去請,最大號的大約有三尺多寬四尺多高,用黍節稈兒紮好架子,再糊上印好的榪兒。上一層印的是諸天菩薩,下一層是玉兔站在丹桂樹下搗碓,頂上還插有三枝紙旗子。

所用的供品,最主要的是素油成套的月餅,由大而小最離的十一層擺在供桌上,像一座寶塔。需要有應時的鮮果拿來上供,就是各式各樣的梨不上供桌,因為梨離同音,團圓節最忌諱的是離字,所以不管什麼梨都不用來擺供。

講究人家供月必定有隻帶芽子整隻的白花藕,不用盤子盛,而用鮮花荷葉托著,雪藕中空孔孔相通,用來上,可以保佑學齡兒童七竅玲瓏,聰明睿智。

供桌上,最顯眼的是兔兒爺。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以泥土塑造成兔首人身,坐著的姿勢如人狀。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成兒童中秋節的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批戰袍的、也有扮成商販,或是剃頭師父、縫鞋、賣餛飩茶湯的等各種造型。


兔兒爺

兔兒爺長什麼樣?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曾經這樣描寫:

「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這樣,小兔的臉上就帶出一種英俊的樣子,倒好像是兔兒中的黃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著朱紅的袍,從腰以下是翠綠的葉與粉紅的花,每一個葉折與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鮮明而勻調的彩色,使綠葉紅花都閃閃欲動。」


3. 賞秋


小長假期間賞賞秋觀觀景,這種玩法民國人士倒是比不上今天人們發達的交通跟充裕條件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世界之旅。


那時,郁達夫是這樣賞秋的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郁達夫《故都的秋》


而徐志摩是在游湖中過中秋


徐志摩站在白堤上看月望湖,月有三大圈的彩暈,應是月華。月亮出不久就被烏雲吞沒了。興高采烈的徐志摩和堂弟雇了一條船,一直向湖心進發。等湖上玩夠了,再上岸買栗子和蓮子吃;坐在九曲橋上談天,講起湖上的對聯,還罵了康有為一頓。

看來這位先生也是年少輕狂,不曾想,下文是這樣的:後來徐志摩在橋上發現有三個人坐著談話,几上放有茶碗。徐志摩正想說他們倒有意思時,忽然覺得那位老翁澀重的語音聽來很熟,定睛一看,竟然是康有為!

豐子愷更是在夢中「過中秋」

三百餘字記錄了豐子愷「有一年」在上海過中秋時所做的一個奇特的「夢」。「夢」中的他戴著「一副眼鏡」,見到上海「各種各樣的人各自過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全文如下:

記得有一年,我在上海過中秋。晚飯後,皓月當空。我同幾個朋友到馬路上去散步,看見了上海中秋之夜的形形色色,然後回家。我將就睡的時候,忽然有一個人推門進來。他送我一副眼鏡,就出去了。我戴上這副眼鏡,一看,就像照著一種X光,眼前一切窗門板壁,都變成透明,同玻璃一樣,鄰家的人的情狀我都看見了。我高興得很,就戴了這副眼鏡,再到馬路上去跑。這回所見,與前大異;一切牆壁,地板,都沒有了;但見各種各樣的人各自過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可驚,可嘆,可憐,可恨,可恥,可鄙……也有可歌,可羨,可敬的。我跑遍了上海的馬路,所見太多,興奮之極,倒在馬路旁邊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卻是身在床中。原來是做一個夢。【三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作】


那時的景和那時的人大有不同,賞秋後的所思所想也許和今天也是意趣大異。相同的是借景抒情感懷時代之悲喜。


最後附上民國街頭老照片作結,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民國時的北京城


電影海報前的糖果煙攤


街頭一角


民國泳裝


民國美女


合法的游x"散步"及腳上的「匡威」帆布鞋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街頭


民國廣州大西關街頭的女性小資時髦裝扮


(特此聲明:故事及圖片素材來源網絡,經整理後發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