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宋美齡「逼宮」,引發了蔣宋之間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冷戰」

讀者報 發佈 2020-03-10T16:05:01+00:00

1972年春,蔣介石、宋美齡兩人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場「冷戰」,引爆點是為了蔣經國、孔令侃之間的「行政院長」爭奪戰。

1972年春,蔣介石、宋美齡兩人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場「冷戰」,引爆點是為了蔣經國、孔令侃之間的「行政院長」爭奪戰。為了外甥孔令侃,宋美齡不惜與蔣介石冷戰長達三四個月……

早在1966年初,台灣舉行第四任「總統」及「副總統」大選(按往例,每逢大選之年,必定大幅改組「內閣」),身在美國的孔令侃收到宋美齡密召,匆匆趕到台北,並在士林官邸住下。接下來宋對蔣介石大談孔令侃近年來對台灣的貢獻,為他力薦一「部長」職位。蔣介石似乎心中早有定見,堅持不允,宋美齡仍力爭不已,說:「過去姐夫(孔祥熙)不也做過『財政部長』嗎?最後還做過『行政院長』,姐夫做過的,他兒子孔令侃也能做!」

縱使宋美齡再怎麼推薦,蔣介石內心毫不退讓。撤台以來,蔣介石苦心培植蔣經國,他絕不會讓孔、宋家族打亂他多年的接班布局。然而,宋美齡畢竟是他的妻子,他不能全然充耳不聞。更何況,未來台灣當局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也尚待孔令侃從旁協助。思前想後,蔣介石決定特聘孔令侃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名義上,這是個高於「部長」位階的虛銜,歸「總統府」節制,日後既不會有干政縫隙,也不至於與即將接班的蔣經國有摩擦的機會。

1972年元旦過後,孔令侃奉宋美齡之召來到台灣,目的是針對這年第五任「總統」及「副總統」大選的「內閣」布局。

此次依然是宋美齡親自出面,向蔣介石推薦孔令侃擔任「行政院院長」。她認為,假如孔家最能幹的孔令侃在這次競逐中缺席,以後孔、宋家族在政治上將毫無著力點,再也不可能和權力沾上邊。

在與蔣介石的交涉中,宋美齡再次說:「我知道你對經國期盼深切,但是,你曉得令侃也為國家做了不少事體。現在,美國只想和中共建交,根本不把我們當回事。如果不是令侃,美國待我們更刻薄。他在美國為你蔣總統做了多少事情,難道你完全不在意嗎?現在就算美國不買中華民國的帳,但是,我們終歸要靠美國。有令侃在,我們對美國的工作,美國對我們的邦交,盡可以穩坐釣魚台。所以,今年你既然要重新安排內閣人事,我認為,令侃是最好的院長人選。」

蔣介石明確地告訴宋美齡,不能讓孔令侃做「院長」。

宋美齡惱火道,「你是總統,黨和國家的代表,他們都會聽你的命令;就算你決意讓經國做院長,也該安排令侃當個副院長!」

蔣介石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不給孔令侃再安排任何一官半職。宋美齡仍一再堅持推薦孔令侃為「行政院長」,蔣介石憤怒至極,告訴宋美齡,如果再強行引薦孔令侃為「行政院長」人選,他寧可不再尋求連任,並詰問:如果不再續任「總統」,你是不是要找嚴家淦或者繼任的「總統」推薦孔令侃?

見蔣介石如此強硬,宋美齡只好說:「好!院長不行,副院長也不成,那麼『財政部部長』行不行?大姐夫孔祥熙也做過『財政部長』,孔家是財政世家,你這總沒有話說了吧?」

蔣介石仍堅決不允。二人不歡而散,從此進入「冷戰」。過去,蔣、宋之間若鬧意見,宋用「冷戰」孤立蔣,十之八九很奏效。但這次她失算了。「冷戰」相逼之下,蔣介石選擇了南下度假。臨行之前,他甚至放出空氣,因為體力不濟,他考慮不繼續連任第五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自崛起中國政治舞台,先後「下野」三次,這次為了拒斥孔令侃的求官事件,又上演第四次「下野」。

蔣介石運用威脅「柔性下野」的策略,使得宋美齡不得不在最後關頭軟化了態度。她深知,假如蔣介石憤而不續任,到時不但「行政院長」化為泡影,連「第一夫人」也徒然成空。恢復冷靜後,她在蔣介石給她下台階之後,停止了長達近三四個月的「冷戰」。

當蔣經國平步青雲當上「行政院院長」時,宋美齡知道,孔、宋家族即將走入歷史。(來源:《黨史天地》王豐/文)


有溫度、有態度、有深度!最新一期《讀者報》封面欣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