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兒時過年回憶大家都來說說你們小時候是怎麼過年的

農村妞二丫 發佈 2019-12-29T22:32:04+00:00

真是有句老話說的好,小時盼過年,現在真的是怕過年。農村出生長大的80後,往往都在回味那個時候的年味兒,一年不如一年的味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童心不再和那種活動也不再。那作為同樣是農村的80後,這裡來歷數一下小時候的年味兒剪紅燭。過年了,家裡總要點上幾根大大的紅蠟燭。

真是有句老話說的好,小時盼過年,現在真的是怕過年。農村出生長大的80後,往往都在回味那個時候的年味兒,一年不如一年的味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童心不再和那種活動也不再。那作為同樣是農村的80後,這裡來歷數一下小時候的年味兒

  • 剪紅燭。過年了,家裡總要點上幾根大大的紅蠟燭。因為這紅蠟燭是用傳統的羊油和中空(為了方便插到燭台上而設)的葦杆製作,燃燒後的燭心(即葦杆)並不會像其他物件一樣燃完後就成了灰燼灑落下來,它是依然要保持形狀地立著的。如果不及時剪斷這個燃完的燭心,會影響燃燒甚至會壓滅火苗。而對一切都新奇的我們也就只能在過年的時候才會遇到這需要整夜燃燒的紅燭,也才有這剪紅燭的機會,因此樂此不疲,經常會趴在桌子上等待紅燭一點兒一點兒的燃燒,自己拿剪刀一點兒一點兒的剪掉已經燃完的燭心。
  • 打燈籠,穿梭於村落之中。年初一一早起來(凌晨四五點),天依然黑呼呼的,各家早已放過開門炮,吃完新年的第一頓餃子。一群不怕冷的孩子便拎著燈籠走街串巷的呼喊著,奔跑著,跟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混在一起更加濃烈了新年的氣息。
  • 年初一也少不了成群結隊的,去各個長輩的家裡,磕頭拜年,領取壓歲錢,雖然最後都會被大人沒收,只給自己留個小零頭取用,但是收到壓歲錢的那一剎那還是欣喜無比的。
  • 撿鞭炮。打燈籠的孩子有多半是要趕去各家的門口,拾取那些掉落卻沒有響開的炮仗的,集齊之後再做其他玩法。雖然每年都有孩子因為炮仗而受傷的傳聞,但是孩子們依舊對此熱情不減,而大人們似乎也沒有阻止的意思。
  • 摔炮。小時候玩的摔炮,現在還有在賣,依舊是相當便宜。這個是完全給小孩子的玩意兒了。用力摔在地上,聽取那一聲響,隨後就會傳來孩子歡快的笑聲;悄悄摔在某人身後,一聲響也常常伴隨著一聲尖叫,而後又會傳來「奸計得逞」的大小。摔炮給那麼多的80後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當然這個帶有一定的危險性,現在的孩子還是要慎玩
  • 吹泡泡糖。那個時候的農村物資貧乏,要買一個泡泡糖都是很難的,再加上基本上沒啥零花錢,基本上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從壓歲錢里揪出幾毛錢,買些玩樂的東西。這泡泡糖可是孩子們的最愛之一了。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比拼誰的泡泡糖吹得大,吹得穩,童趣十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