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責任▕ 河南農民兄弟樂隊,麥田裡走出來的歌者

鄭州晚報鄭州客戶端 發佈 2019-12-29T05:52:48+00:00

「這個世界太擁擠我有一片小菜地這裡遠離鬧市區沒有霧霾和尾氣我的番茄是乾淨的……」2015年1月2日,在第二季中國好歌曲盲選第一場的舞台上,來自河南一個小縣城的農民兄弟樂隊創作的這首清新歡快的《我的番茄是乾淨的》贏得在場觀眾陣陣歡呼。

「這個世界太擁擠

我有一片小菜地

這裡遠離鬧市區

沒有霧霾和尾氣

我的番茄是乾淨的……」

2015年1月2日,在第二季中國好歌曲盲選第一場的舞台上,來自河南一個小縣城的農民兄弟樂隊創作的這首清新歡快的《我的番茄是乾淨的》贏得在場觀眾陣陣歡呼。

在歌曲最後一秒,劉歡、周華健、蔡健雅和羽泉四位重量級導師同時推桿,爭搶這支樂隊,這首歌也被網友評為當年的開年神曲。彼時,這支來自農村的樂隊已經成立了12年。

2002年,濬縣職業技術中專音樂老師蔣立煒和他的5名都來自農村的學生組建了一支樂隊,名為「農民兄弟」。

十幾年間,樂隊走過的路雖然坎坷,但是堅守換來了更多的支持和認可。他們曾數次登上央視「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先後獲得央視「中國好歌曲」優秀音樂人、央視中國最美鄉村推廣大使、遼寧衛視「夢想音樂節」總冠軍等諸多榮譽。

2019年,農民兄弟樂隊為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創作的宣傳歌曲《這裡是鄭州》MV推出以後,短短數小時閱讀量突破20萬,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發後,點擊率高達1.7億。

最近,他們又成為「出彩河南人」、2019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選人,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

鄭報全媒體記者近日走訪農民兄弟樂隊,挖掘這個從麥田裡走出的搖滾樂隊背後的動人故事。


音樂老師帶學生組樂隊:

成了咱去北京看奧運,不成咱就散

今年45歲的蔣立煒是土生土長的濬縣農村人,身材高大的他小時候的夢想是搞體育,用他的話說,走上音樂道路實屬「陰差陽錯」。

「我初中畢業那年,父親看到有所師範中專在招生,就讓我報名,因為那個時候讀了師範就意味著可以有個鐵飯碗。但是我不想報,因為只有音樂、美術這樣的專業,我喜歡打籃球,想學體育。」蔣立煒回憶說,當時自己瞞著父親沒有報名,父親知道後很生氣,急忙坐汽車到鶴壁把報名表交了上去,他就這樣走上了音樂的道路。



「那時候從農村出來,對音樂沒有概念,只聽過幾首流行歌曲,都是從頭學的。」為了學習上不落後,蔣立煒拚命練習彈鋼琴,「我記得上學時經常不吃早飯就去練琴,因為教室里只有一架鋼琴,去的晚了你就搶不到了。」後來他的鋼琴成績考得非常好。

師範學校畢業後,蔣立煒被分配到一所鄉村中學當音樂老師。「我去那所學校之前,他們是沒有音樂課的,我去以後就代全校學生的音樂課。」蔣立煒說,他時常會懷念那段當鄉村老師的時光,那個時候學校門口就是麥田,生活是無憂無慮的。

三年後,蔣立煒被調到濬縣職業高中(現為濬縣職業技術中專)當音樂老師,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這裡的一個決定,會讓他魂牽夢縈17年甚至是一輩子。

2002年秋天,蔣立煒偶然看到幾個學生在校園裡邊彈吉他邊唱著黃家駒的《光輝歲月》。這場景,跟他在師範學校求學時,大聲吼著崔健的《一無所有》,如此相似,內心的那種熱血和激情一下子被燃了起來。

蔣立煒把幾個學生叫到一起,想組建樂隊。「咱試一下,如果能走到2008年,一起去北京看奧運會;如果不成,就散了。」



後來,他們想著得給樂隊起個名字。「咱都是貧寒農家子弟出身,叫『農民兄弟樂隊』吧,樸實。」蔣立煒提議。但也有人嫌這個名字太土,差點換掉。之後樂隊的人來來去去,但「農民兄弟」的樸素底色,一直都在。

「可能對音樂的喜歡是骨子裡的,當蔣老師說出這個提議的時候,我們都非常興奮,熱情一下子就被點燃起來了!」吉他手羅天賦是在樂隊剛成立時就在的老隊員,憶往昔,他眼裡閃著光。

「我最開始在職高學的是計算機,後來我自己偷偷改的音樂,為這事我沒少和家裡人吵架,但我從不後悔。」羅天賦說。

在農村土房裡玩搖滾:

你帶著這幫孩子到底想幹啥?

樂隊有了,排練場所也是個問題。蔣立煒就在老家村子裡租了一處民房,30塊前一個月。

據鼓手趙彥青回憶,當時蔣立煒對學生們實行封閉式訓練、「軍事化」管理。早上 5 點起床跑步,訓練體型,然後幾點學樂理知識、幾點練颱風,蔣老師給大家安排得清清楚楚。土坯房,四處透風,音樂一響,樑上的土震得直往下掉。

一幫孩子不知道明天會走向哪裡,成為明星也是遙不可及的夢,但對音樂的熱愛成為他們堅持下去的原動力。樂隊成熟一些以後,就靠一些小型的商業演出生存,但很多時候都是靠蔣立煒的工資維持開支。

「我當時工資並不高,還要養活一家人。該吃飯的時候就去買 10 塊錢純肥肉或者雞排,頓一鍋大白菜,熟了,一人一大碗,就著饅頭吃,那叫一個香。」蔣立煒回憶起這一幕,眼睛裡閃爍著別樣的光芒。「窗外北風呼呼吹,小屋子裡卻特別溫暖。」



主唱老寶就是在那個時候加入樂隊的。「我原名叫徐首超,因為家裡就我一個孩子,家裡人都叫我寶寶。後來老寶就叫開了,很多人都忘了我的原名是啥。」老寶回憶說,當時他在濬縣二高讀書,但是樂隊排練的地方離他住的地方很近。有一天,喜歡唱歌的他聞聲而去,面對如此熱血的青春,他瞬間被感染,從此與農民兄弟樂隊結下了不解之緣。

「那個時候十幾歲,在農村看到哥幾個這麼玩搖滾,一下子就把我觸動了,特別想融入他們!」初見時的場景,老寶依然記憶猶新。

然而,蔣立煒帶著一幫奇裝異服、一頭長髮的學生在土房子裡敲敲打打的行為被當時的人們很不理解。在家人和當地人眼中,他們就是不務正業。

「家裡人剛開始知道我玩樂隊的時候,沒有特別反對,但是他們從來沒想過讓我把搞音樂當飯吃,農村很多人對這個都沒有概念。後來我說我想不讀書專門玩樂隊,遭到了他們的一致反對。」老寶說,他最終聽從家人的意見,2004年從濬縣二高考到了外地一所大專,學習聲樂專業,大學畢業後他也做過很多工作,卻依然割捨不下對音樂的喜愛,最終還是回歸了樂隊。

17年間,農民兄弟樂隊幾度聚散離合,最多的時候,樂隊有七八個人,最低谷的時候,只剩下隊長蔣立煒和鼓手趙彥青兩人。



「那個時候我覺得最困難的並不是物質條件差,而是當時遭受的質疑和不理解。」蔣立煒坦言,當時幾個樂隊成員的家長几乎沒有支持他們搞樂隊的,都是農村的,普遍的想法是找個安穩的工作比啥都強。

「我比他們年長一些,又是他們的老師,經常有人問我帶著這幫孩子到底想幹啥,把他們都耽誤了!」蔣立煒說,那段時間他的壓力很大,但他都咬牙堅持下來了,農民兄弟樂隊一直沒有解散。

從來不是「胡搞」:

農村人為啥不可以玩搖滾?

在老寶的記憶里,樂隊的日子真正好過起來,是在2011年參加央視「我要上春晚」以後。由他們原創的歌曲《盛放》、《這杯酒》驚艷全場,讓他們收穫了眾多歌迷。後來,他們曾帶著濬縣的地方鑼鼓隊再次登上央視舞台,改變了很多當地人對他們的看法。

春節串門,親朋好友看他們的眼光也不一樣了,從那種「你就瞎混吧,連份正經工作都沒有「的恨鐵不成鋼,變成了 「看,這是我家孩兒,上過央視!」的自豪和鼓勵。

「很少哭,但那一刻卻控制不住。」接受董卿採訪時,蔣立煒泣不成聲,將近10年了,終於可以給這幫跟著他的孩子們的家長一個交代,給社會一個交代。他們不是「胡搞」,是很認真在做音樂。從那之後,樂隊開始被重新審視,被認可、被尊重。

登上央視「中國好歌曲」,讓農民兄弟樂隊再度爆紅,《我的番茄是乾淨的》被網友稱為「開年神曲」。


有了名氣以後,很多質疑的聲音也冒了出來。「你們真的是農民嗎?」這個問題是被問得最多的。

「說這話本身就帶著有色眼鏡,我會很生氣的反問,你覺得農民應該是什麼樣子,難道農民的標籤只有破破爛爛、文化低下、土裡土氣嗎?城市裡面又有多少人不是來自農村呢?」蔣立煒對這種質疑的聲音很是不平。

「音樂沒有貴賤之分!農村人為啥不可以玩搖滾?」蔣立煒說,成立樂隊之初,他就想告訴世人,農村的孩子也可以玩搖滾,也可以做出很棒的音樂作品。

蔣立煒說,搖滾樂不是憤怒,不是蒼白的吶喊,不是留長髮穿皮衣的外在包裝,是腳踏實地深入生活的創作,是一種真誠直率的生活態度。

有了機會不出去:

樂隊為什麼堅守故鄉17年?

一路走來,農民兄弟樂隊獲得了很多榮譽,也收穫了很多歌迷,在大城市並非沒有發展機會。

「有了一些知名度以後,也有很多商業公司來找我們,說要簽約,但是我們都不太願意。因為簽了合同,就意味著要受限制,創作上也不可能完全自由。」蔣立煒說,隊員們都一致選擇留在河南。

「我們幾個都來自農村,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知道,農民身上特有的勤勞和純樸,故鄉的土地和麥田,身邊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就是我們創作的土壤、靈感和源泉。我們生長在田間地頭,要為普通人而歌、為老百姓而唱,要開創中國式的鄉村搖滾!」蔣立煒說,「這些年其實有很多機會我們可以去大都市發展,但是我們還是更喜歡家鄉的安靜、從容,所以除了必要的演出和工作,我們幾個這些年一直都生活在家鄉。」

「在這片土地上,我們身心是自由的。」老寶說,在北上廣等大城市,車水馬龍、霓虹閃爍,但樂隊成員們卻覺得,熱鬧是別人的。


其實,如今,樂隊外地演出也很多,但最多待個四五天,再長就受不了,要回家「吹吹家鄉的微風,聽聽淇河的鳥鳴,接接中原的地氣兒」。

對於「成名」這件事,老寶表示,想,但也沒有那麼想。兄弟幾個對於名利看得都很淡,渴望更大的舞台、渴望被更多人認知是每一個音樂人的本能,但他覺得,成名不是終極目標,發自內心的平和、幸福才是。

「有一個地方,我們都叫他故鄉,那裡能看到麥浪也能聞到槐花香,我們的青春留在那裡輕輕歌唱。」這是他們創作的歌曲《故鄉》里的歌詞,也是他們每個人的心聲。

「他們做樂隊不容易,能在我們這個地方堅守十幾年更不容易。」45歲的梁海洋是樂隊吉他手羅天賦的舅舅,他是見證了樂隊的成長。「因為我比較喜歡音樂,所以從最開始都挺支持他們,但是確實很多人不理解,包括天賦的家人一直都比較牴觸他做音樂。」梁海洋說。

「因為樂隊的事,我跟家裡吵過很多次,也妥協過,但是沒辦法,骨子裡就是喜歡這個!」羅天賦說,他曾經離開樂隊,外出工作了很長時間,但是那段時間他經常一個人在房間偷偷練琴。「我結婚時,媳婦都不知道我會彈吉他,後來是她一直鼓勵我追尋自己的夢想。」

終於羅天賦還是回到家鄉,也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樂隊。「都喜歡音樂,又不適應大城市那種快節奏的生活,我們也都相信在家鄉也能做出好音樂,就是這麼簡單。」


對未來充滿期待:

希望我們老了以後依然可以在一起唱歌

十幾年過去,曾經懵懂的少年都已過了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讓壓力再一次襲來。但這一次,農民兄弟樂隊變得更加有信心,對未來也充滿了期待。

2013年,樂隊成立河南農民兄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有的工作人員就是我們五個樂隊成員和一個外聘的做活動統籌的小姑娘。

「如今,樂隊在鶴壁市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傳媒公司,有自己的錄音棚,可以做很多與音樂有關的事情。」蔣立煒笑著說,樂隊幾乎每年都要參加幾個電視台的演出。

此外,他們的傳媒公司開始承接一些演唱會的舞台搭建、燈光設置、演出流程製作等,比如為朴樹做過演唱會,承辦了央視的一些晚會等,實現了「做音樂的事兒,賺該賺的錢。」

「經營個小公司就是為了賺點錢讓樂隊繼續堅持做音樂,不用哥幾個再為了生計而東奔西走。」蔣立煒說。

他們還建立了自己的會客廳,安放著樂隊 17 年來的歷史 ——樂器、照片牆、榮譽證書等。會客廳旁邊,是樂隊自己裝修的一個酒吧,名叫「從前慢」,不過,這個酒吧並沒有對外經營,主要用於樂隊排練。

「對於未來,我們希望可以做出很好的作品,因為只有好的作品才會被人記住,才能流傳下去。也希望我們哥幾個能一直玩下去,老了以後依然可以在一起唱歌。」老寶說起未來,很是期待。

「樂隊走過了這麼多年,讓我覺得我們不僅僅是一個音樂人,身上也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讓人看到農民也是可以這樣生活的,是可以自豪地、快樂地、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夢想的。我們希望每一個從農村走出去的孩子都不會自卑,勇敢追夢。」蔣立煒說。


鄭報全媒體記者 翟寶寬 文/圖 朱鈺瑋 視頻


編輯:梁冰

統籌:黃修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