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二十四才女」之管道升,趙孟頫背後的大書畫家

墨客島 發佈 2019-12-29T11:11:14+00:00

管道升 像管道升 (1262-1319),字仲姬,吳興人,元代著名的女書畫家。趙孟頫妻,元延祐四年(1317年)封魏國夫人,世稱管夫人。管道升自幼聰穎慧敏,擅詩、文、書、畫及刺繡。「翰墨詞章,不學而能」(趙孟頫語),尤其精擅工翰墨詞章,所寫行楷與趙孟頫書風相似,難辨同異。


管道升 像

管道升 (1262-1319),字仲姬,吳興人,元代著名的女書畫家。趙孟頫妻,元延祐四年(1317年)封魏國夫人,世稱管夫人。

管道升自幼聰穎慧敏,擅詩、文、書、畫及刺繡。「翰墨詞章,不學而能」(趙孟頫語),尤其精擅工翰墨詞章,所寫行楷與趙孟頫書風相似,難辨同異。手寫的《璇璣圖詩》五色相間,筆法工絕。善畫墨竹梅蘭,晴竹新篁,又工山水、佛像。曾經在湖州瞻仰佛寺,於牆上畫高一丈多、闊一丈五六尺的竹石圖。巨石以飛白手法畫成,晴竹亭亭而立、栩栩如生,一時間引得四方遊人蜂湧而至。

管道升書寫的《千字文》,元仁宗命玉工裝上玉軸,收藏於秘書監。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施捨名山名寺。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東衡里戲台山(今洛舍鄉東衡村)。


趙孟頫小楷《洛神賦》

眾所周知,趙孟頫的夫人是著名的書畫家管道升。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即趙孟頫35歲時,才娶了管道升,「廿六年,歸於我。」

正是在趙孟頫出仕前夕,他有緣與以「任俠」而聞名鄉里的管伸相遇,管伸非常喜歡他,有意把自己待字閨中的大齡女仲姬(管道升,當時已經26歲)嫁與他。很自然地,一見之下,管道升對趙孟頫一見傾心。管道升能詩,能書,能畫,能刺繡,是一位全能型才女,據傳長相也十分美麗,是那個時代的「女神」。


趙孟頫 繪

趙孟頫與管道升結婚後,兩個人一起在江南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這一階段也成為趙孟頫藝術創作的黃金期。

從《行書歸去來辭》《行書洛神賦》《楷書帝師膽巴碑》等書法作品,再到《水村圖》《秋郊飲馬圖》等繪畫,鑄就了趙孟頫獨具一格的風格。


管道升 繪

她幼習書畫,篤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贈名山寺。在繪畫方面,管道升擅長畫梅蘭墨竹,首次創作的作品為晴竹新篁。


管道升 《墨竹圖》

趙孟頫與管道升兩人情投意合,留下了諸多佳話,同時也留下了一樁「公案」——《秋深帖》的代筆問題。今世研究者多認為這是趙孟頫代夫人所書。後世爭議之處,在於結尾處的署名,繁體字的「升」字,略有塗改。善於聯想者就認為,當時夫人正忙,而趙孟頫有閒,於是代夫人給嬸嬸寫信。前面腦子裡還記得是替夫人代筆,寫到後面卻忘記了,一愣神兒,把落款寫成了子昂,於是改成道升。


管道升 像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趙孟頫所寫信札,除了談論詩畫內容之外的,全部署名「孟頫」,沒有一封署名「子昂」,在給親人的信件中,同樣如此。所以,哪怕是趙孟頫真的為妻代筆,其結尾署名,也不會是子昂,而是「孟頫」。此帖「道升」二字, 「道」字基本沒有改動,「升」(繁體)字則小有塗抹。以「昂」猜之,沾不上邊。


《秋深帖》共十八行,132字,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秋深帖》釋文

道昇跪復嬸嬸夫人妝前,道昇久不奉字,不勝馳想,秋深漸寒,計惟淑履請安。近尊堂太夫人與令侄吉師父,皆在此一再相會,想嬸嬸亦已知之,茲有蜜果四盝,糖霜餅四包,郎君鯗廿尾,燭百條拜納,聊見微意,辱略物領,誠感當何如。未會晤間,冀對時珍愛,官人不別作書,附此致意,三總管想即日安勝,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復。

再者,古人可代問候,卻不能代筆。代問候,實在是平常之事。如趙孟頫寫給親友,一般都會在信末加上一句「老妻附問信,不宣」(《暫還帖》)、「老婦附此上謝」(《幼女麼亡帖》)等。而代筆,一般發生在不會寫字之人身上,如果會寫字的人代替另一個會寫字的人書寫,則是一種冒犯。再加上古代的夫妻之道,夫為家主,雖然親密,也不可太失禮儀,況趙孟頫為朝中大臣,管道升深知禮儀,不會貿然讓丈夫替自己寫信。

如果真是趙孟頫代筆的話,會直接以他的口吻寫給嬸嬸,如管道升也有信要寫,加一句「道升不別作書,附此致意」就可以解決問題了。而且從這封信的內容來看,並無特殊意思要表達,無需借趙孟頫之手,言道升之意。所以,《秋深帖》應該屬於管道升自己所寫,不存在代筆的情況。


管道升 繪

趙孟頫與管道升在文學上的出眾,讓人可望不可及。管道升夫婦在元代都是顯著的名人,兩人在文學風采方面各有春秋,又相互影響。除了管道升夫婦的博學外,最讓人羨慕的就是兩人神仙眷侶的生活。


管道升 繪竹

在古代社會,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唯獨在管道升夫婦這裡是實行一夫一妻制。這都要歸功於管道升過於常人的智慧。常言道,再恩愛的夫妻也會發生矛盾和爭吵,但管道升在處理夫妻關係上還是十分有辦法的。


管道升 繪

管道升夫君官職越做越大,被封為魏國公。上了年紀又做了大官的管道升夫君,虛榮心高漲,萌生了想納小妾的念頭。於是管道升夫君寫了一首詞給管道升,面對夫君的要求,管道升非常的冷靜,並不責罵也不順從。看到夫君寫的詞後,用高雅通達又深情的情感和積極的態度回復了一首《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

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這首詞,巧用新穎的喻意闡述了二人夫妻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也表達了管道升對愛情的忠貞。管道升夫君看到這首詞後,至此打消了想納妾的念頭。從此管道生夫婦二人伉儷情深,彼此相伴一生,不離不棄直至終老。


管道升 畫梅

1311年,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聞詔赴京。此次赴京,成為趙孟頫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光。延祐四年(1317年)趙孟頫被封為一品官,管道升也被封贈為「魏國夫人」。

第二年,管道升身患疾病,眼看名醫良方醫治無效,趙孟頫向皇帝請旨,要求帶妻子回南方療養,皇帝恩准。1319年,他們得以買舟南還,歸途中,管道升病逝,這給趙孟頫巨大的打擊。1322年六月,趙孟頫逝於吳興。趙孟頫去世後,仁宗封他為魏國公,並諡其號為「文敏」,以示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


後 記

管道升相夫教子,傳承書香畫藝,栽培子孫後代,"趙氏一門"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個大畫家。趙雍、趙麟、趙彥正名冠一時。王蒙(以水墨山水畫聞名家元四家之一)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獨厚。

管道升既能超脫凡塵世俗之外,又能被社會歷史交口稱譽;既能處理好古代婦女在家庭社會中的日常瑣事,又能擺脫封建束縛,極大地發展和展示出自己全面而傑出的才華。她無愧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偉大女性之一。

趙孟頫《魏國夫人管氏墓志銘》:有才略,聰明過人。亦能書,為詞章,作墨竹,筆意清絕。夫人天姿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辭章,不學而能。

乾隆皇帝《題管道升修竹幽蘭圖》:世間盡有丹青手,寫照端須似此人。

管道升作品欣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