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時期禍害了曹操家族五代人的是誰?

張老師說歷史 發佈 2019-12-29T11:33:02+00:00

(一)司馬懿被稱為三國時期的野心家,在曹魏五代人中,司馬懿能夠嶄露頭角出現在曹魏政壇中,不光是因為他是名門望族之後,還跟他的老爹司馬防與哥哥司馬朗有直接關係。司馬懿是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在曹魏的智囊團中謀臣分為「潁川派」與「兗州派」,武將大多為「沛譙(qiao)派」屬於曹氏宗親。


(一)

司馬懿被稱為三國時期的野心家,在曹魏五代人中,司馬懿能夠嶄露頭角出現在曹魏政壇中,不光是因為他是名門望族之後,還跟他的老爹司馬防與哥哥司馬朗有直接關係。

司馬懿是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在曹魏的智囊團中謀臣分為「潁川派」與「兗州派」,武將大多為「沛譙(qiao)派」屬於曹氏宗親。

曹操成立公司創業初期,他的智囊團主要是以潁川派為主,比較有名的有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等,賈詡屬於中立派,程昱則是兗州派代表人物。

司馬家族本是將門世家,所以當時司馬氏並沒有融入到主流的豪門士族,直到司馬懿的祖父當上了潁川太守,司馬氏才漸漸地成為了地方豪門世家。

司馬懿的老爹司馬防是一個標準的京官,當過洛陽令、京兆尹,司馬防在位期間曾經向朝廷舉薦過曹操。

司馬防有八個兒子,號稱「司馬八達」。所以,司馬防的大兒子司馬朗很早就在曹操集團上班了。

司馬朗雖然也很優秀,但是他因為感染瘟疫嗝屁了,活了46歲。於是司馬防剩下的七個兒子就成為了「史萊克七怪」。

七怪當中就屬司馬懿的天資聰慧,才學過人,後來曹操想招聘司馬懿進入他的公司為他打工,但是司馬懿卻裝病拒絕了。

司馬懿為什麼要拒絕去曹操集團打工?是因為福利不好?待遇不好?都不是!

第一、司馬家族也是當時的士族代表,而曹老大當時的身份被認定為想要篡漢自立的亂臣賊子。自從曹老大把漢獻帝劉協迎入許昌之後,他便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且還封自己為司空,作為忠良之後,司馬懿不願意給逆臣打工。

第二、曹操的爺爺是宦官出身,他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雖然曹嵩曾經位列三公,但是仍然擺脫不掉宦官之後的大尾巴,所以曹操的家庭成分在那時候很低下。

而司馬懿也算是一個文化人,他不願意效忠贅閹遺丑之後。其一,保全了自己的名節;其二,保護了家族榮譽。

(二)

曹操晉位為丞相後,荀彧又向曹操推薦了司馬懿,於是曹老大開始重視起來,因為司馬懿之前的好評或許是胡亂吹捧,道聽途說。但是現在,就連荀彧也向他極力推薦司馬懿,就說明司馬懿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公元208年,曹老大下了一張傳票給司馬懿,不來我就抓你,你來也得來,不來也得來。迫於壓力,司馬懿只得屁顛屁顛的去曹操集團上班了。

荀彧能夠向曹操舉薦司馬懿,還說明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司馬氏的中堅力量已經打進了潁川派。

雖然司馬懿來到了曹操的公司,但是司馬懿一直得不到重用,在第十五期我們講過,曹操擁有整個三國時期陣容最強大、陣容最豪華的智囊團,而且就連曹操本人也是一位智謀超群的雄主。

所以,司馬懿也只能委曲求全了,但是這也為司馬懿成為野心家創造了一個絕佳機遇。

公元219年,司馬懿被分配到曹丕的名下,成為了曹丕的老師。看起來司馬懿只不過是一個給曹氏子孫教學的教書先生,不過司馬懿卻將老師的職業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曹魏世子爭奪戰中,司馬懿鼎立輔助曹丕成為了魏王世子。曹操嗝屁後,曹丕繼承了大魏,並將漢獻帝趕了下去,建國稱帝。

司馬懿在曹操手裡沒有得到重用,到了曹丕手裡他得到重用了嗎?

依然沒有,因為曹老大雖然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一幫智囊團和武將團基本都還健在,所以司馬懿依然沒有出場一展才華的機會。

但是,司馬懿因為扶持過曹丕上位,也得到了加官進爵,他也算是曹丕的開國功臣。

(三)

有了開國功臣的這個標籤,司馬懿成為了曹丕的後備核心力量。曹丕上位後為了關照曾經扶持過他的人,就搞了一個「九品中正制」,大大地提升了士族在皇家政權中的地位。

也正是因為這個制度,魏國的實際權力逐漸向士族分化,雖然曹丕後來也有所覺察,又搞了一個察舉制,但是好像沒有什麼卵用,形同虛設。

曹丕在位期間主要發動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就是對吳戰役。在這三次戰役中,司馬懿雖然沒有掌兵的機會,但是他一直在後方為曹丕督辦糧草。

就像曹操在世一樣,曹操每次出征,就把保衛大本營的任務交給了荀彧,並由荀彧負責大軍的糧草供應。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司馬懿的地位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展壯大。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臨終前令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四位顧命大臣輔佐他的兒子曹叡。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曹丕的安排非常穩妥,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曹真、曹休都是皇室宗親,陳群、司馬懿是士族代表,他這樣的安排平衡了皇權與士族之間的穩定關係,兩者可以相互制約,也可以相互監督。

所以,司馬懿的崛起是在曹叡時代,因為在這個時代曹操的智囊團和武將團大多都已經撒手人寰了,曹氏不得不依靠外臣與外將來維繫皇家的權力和地位。

於是,司馬懿終於有了掌兵的機會。司馬懿第一次掌兵就大放異彩,因為他的對手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諸葛亮雖然是大神級別的強者,但是諸葛瑾就差遠了。所以,諸葛瑾就只能陪司馬懿練練刀,最後大敗而歸。

公元227年,司馬懿又一次成為了曹魏的矚目人物,因為他斬殺了叛將孟達。

孟達本是曹丕的寵臣,因為孟達在關羽敗走麥城之時沒有及時增援關羽,導致關羽陣亡。後來,孟達害怕劉備追究他的責任,索性就投靠了曹魏。

孟達是一個善戰的勇將,因此曹丕非常器重他,但是曹丕死後,孟達逐漸被冷落、被消弱,再加上諸葛亮的勸說,孟達動搖了,決定重回蜀漢。

但是因為孟達行事不密,走露了消息,司馬懿率軍8天狂奔了一千多里,當孟達還在城中吃著火鍋,唱著歌時,司馬懿已經兵臨城下,後來孟達被司馬懿斬殺。

(四)

大司馬曹休在與吳國的對抗戰中慘敗,羞愧自盡。曹真對蜀國發起反攻時,搭上了老命。

從此,曹叡對司馬懿更加寵信,尤其是在與諸葛亮北伐的對抗戰中,司馬懿雖然沒有重創蜀漢大軍,但是他守住了魏國的大門。

要知道,面對諸葛亮這樣的對手,能做好全面防禦,使諸葛亮大軍寸步難行,已經非常優秀了。

同時,諸葛亮也在與司馬懿的消耗戰中病亡。之後,司馬懿舉兵蕩平了遼東地區,遼東老大公孫淵被司馬懿斬殺。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臨終前把輔佐少帝曹芳的任務交給了司馬懿與曹爽。

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吾得見君,無所恨。

8歲即位的曹芳並不是曹叡的親兒子,而是他的養子,因為曹叡生過三個兒子,但是都不幸夭亡了。

這個時候,主少國疑,臣強君弱,也使司馬懿萌發了篡權自立的野心,這還得感謝曹爽推出的新政。

曹爽大力推舉新政,想要試圖架空司馬懿的權力,有點商鞅架空甘龍的感覺,但是曹爽並不是商鞅,沒有他的魄力,司馬懿也不是甘龍,不可能任人宰割。

公元249年,在曹爽與司馬懿鬥爭的加劇下,終於爆發了「高平陵之變。」

司馬懿令兩個兒子和部下掌控了皇宮,在高平陵與曹爽展開了拉鋸戰。司馬懿雖然掌控了皇宮和禁軍,但是他能調動的軍隊並不多,他也擔心戰不過曹爽。

所以,他與曹爽在高平陵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判。曹操舊部此時也傾向於司馬懿,於是勸降了曹爽,因為司馬懿給曹爽開出的政策是既往不咎。

曹爽也做了心裡預估,最壞的打算就是放棄兵權,當一個逍遙快活的王爺,一輩子仍然可以吃喝不愁,四處撩妹,過著神仙般的日子。

但是,曹爽太天真了,他投降後,司馬懿馬上下令滅了曹爽三族。對於這場戰爭,本來就是士族門閥與皇家權力的決鬥。

這種由世家門閥而引起的皇權爭鬥一直沿襲了幾個朝代,直到隋朝時期,隋湯帝楊廣施行了科舉制後,這種風氣才逐漸消弱。

公元251年,73歲的司馬懿依然跨上馬背,消滅了擁立曹氏家族試圖復辟的王凌,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戰;不久後,司馬懿病逝,後來他的孫子司馬炎統一了三國,建立了晉王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