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鉑金包,你要什麼?"

閱讀第一 發佈 2020-03-08T20:27:05+00:00

在我年輕做記者時,採訪過形形色色許多人,我發現,無論富人還是窮人,金錢並不是煩惱和各種矛盾的根源。最近大家在瘋傳一本書:《Primatesof Park Avenue》。

在我年輕做記者時,採訪過形形色色許多人,我發現,無論富人還是窮人,金錢並不是煩惱和各種矛盾的根源。真正的根源在於思路固化。很多人缺乏「房子」或者「鉑金包」之外,生活中其他的想像力。對於子女的教育,也同樣因為缺乏想像力,而焦慮不堪。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最近大家在瘋傳一本書:《Primates of Park Avenue》(中文譯版《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裡面把紐約精英媽媽的育兒焦慮,描寫得酣暢淋漓、拍案叫絕。一些中國媽媽看完說:沒想到美國媽媽們也這麼拼!

而我一口氣看完這本書後,一邊感慨現實,一邊卻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先來說一說這本書。書的作者韋內斯迪·馬丁是一名人類學者,她原本住在紐約充滿文藝氣息的西區,然而老大到了幼兒園的年齡,她和先生咬咬牙,決定搬到擁有更好學區的上東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貴族聚集區。

這一搬,看似只是移動了幾條街而已,生活卻像闖入另一個世界。

先是學區房。她喜歡的房子,不是有錢就能住。她必須符合一系列身份要求,例如大學時的考試成績、父母的工作……還要通過社區業委會面試。那些上東區精英們,顯然不希望有一個「不體面」、學識不夠的鄰居。

然後是孩子入學。雖然有了學區房,卻不保證能夠入學。因為精英學校供小於求,孩子沒出生就開始排隊,甚至孩子的出生月份也有講究,以至於上東區的精英媽媽們,要按照「正確的月份」備孕,以免生出一個「錯誤的孩子」。

更艱難的是母子融入。當她好不容易送孩子到了理想的學校,卻發現學校那些富豪家長、那些耀眼的母蜂王們,根本懶得看她一眼,這導致她的孩子無法被派對邀請,沒有朋友……作者在一次次被當做「空氣」之後,決定買一隻愛馬仕的鉑金包,那種非常顯眼、又極其難買到的35厘米款,來震懾她的對手。

至此,作者完全淪陷在了上東區的育兒戰爭中。(諷刺的是,最後這隻包並沒幫她什麼,還讓她手臂疼痛就醫;她是因為勾搭到家委會一隻「公蜂」,在男性投資人的幫助下,為兒子爭取到第一封派對邀請信)。

僅僅這麼說,你可能以為,作者在描述一個我們不熟悉的富人社區,在宣揚焦慮。但當你讀完書,你會覺得她說的就像是我們每一個人。她既痛恨、又熱愛的那個「上東區」;她的夢想、努力、困惑和頓悟……

她潛伏在上東區,做了六年田野調查,觀察了150多個精英孩子媽,與其說寫了一本育兒書,不如說是一本關於人生和成長的真實戲劇。

因為「鉑金包」,我們變得更好

不可否認,我們每個人都憧憬著一隻「鉑金包」,而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慾望」

慾望不一定是賺大錢、買名牌;它可能僅僅是一個新玩具、一次好成績、一份被新環境接納的渴望。

而上東區的精英們,只是放大了一般人的慾望。她們不僅富有、高學歷,而且極其自律!作者說:「(上東區媽媽們)沒有一個人是胖的、丑的、窮的。生過4個孩子的媽媽,仍然保持著完美身材,精緻的妝容……而懷孕的那個,為了控制體重,也看上去好像沒懷一樣。」

她們是一群「密集育兒」 (intensive mothering)的人,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作者既痛恨上東媽媽們的高冷勢力,又被她們的自律和魅力打動著。於是,她剛生完老二,也加入了Physique 57與SoulCycle健身房,為了產後的完美身材努力。

上東區媽媽群,讓我想起在投行工作的那群人。記得當時,大家討論為什麼投行青睞名校畢業的學生?有個前輩說:「因為能從名校順利畢業的年輕人,都是自我驅動型的,你給他一個目標,他就會想盡辦法達到。達不到時,不需要老闆說什麼,他們自己就會覺得過意不去,會想方法提升。」 對僱主來說,這樣的員工求之不得!

「名校生」和「上東媽」,不止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標籤,更代表了一種精神特質:自律、不接受自我放棄,渴望完美而充實的人生。

所以,努力讓孩子上名校,讓她沉浸在一個自律的群體中,近朱者赤,某種程度上說是對的。(後面再說,為什麼我認為不全對)。

那些為了慾望的憧憬和努力,也曾推動我們來到更精彩的世界,見到更智慧、更自律的人。

可怕、可敬的西方精英世界

不過,上東區媽媽群,還是讓讀者們大跌眼鏡:她們那麼有錢,為什麼還那麼努力?她們一天做那麼多事,哪來的時間?孩子還沒出生,就規劃學校,有這麼誇張嗎?

這本書顛覆了很多中國人想像中的西方:散漫、效率低,早早下班,孩子們放養,人生不著急……

其實,如果你承認任何社會,人群總有不同的劃分,精英在哪裡都要付出努力的話,這本書一點都沒有宣揚焦慮,不過是展示現實罷了。而你旅行見到的西方,可能只是一種表象。比如,我的歐美同事,可能在周五下午四點,到樓下喝一杯,但你並沒看到他們前一天認真工作到凌晨兩點……而孩子們下午三點半在球場瘋跑,好像是瞎玩,實際上精英學校體育競技的壓力,一點不比學術競技差,德智體美都重視。

西方作為先富起來的工業化國家,意味著效率至上,甚至比你想像的壓力更大(所以很多朋友一去西方留學,就半消失在了朋友圈)。農業社會還可以走走關係,偷個懶,濫竽充數,在大工業社會要失業了!

上東區的人們雖然擁有巨額財富,但並不敢鬆懈(由富返貧也可能發生)。他們對於自我、甚至對於高級智慧和外在美的追求與自律,已經遠遠超出了人的動物本能。作者有一章自嘲說:「焦慮與壓力是西方疾病,也是西方工業民主國家教育程度高的富裕人民特別會受到的折磨——這群人的英文縮寫湊起來剛好是『怪胎』(Weird: western, educated, industralized, rich, democratic people)……美國是中國人患這種焦慮症機率的十倍。

作為在西方讀過書的人,我有同感。我在倫敦時,也差點得了焦慮症。我並沒在紐約上東區,我念的也不是牛津劍橋這樣的頂尖牛校,但我當時經歷了什麼呢?

那時候,我每晚11點-12點之間睡覺,早晨6-7點起床,有時為了趕作業,早晨5點起床,凌晨一點睡。然而,我仍然覺得自己睡太多了……因為,我的同學凌晨三點在派對,而我卻在睡覺,我錯過了社交的機會……感覺自己每天都在錯過一個億。

要命的是,當第二天我來到學校,發現前一天派對的同學們三五成群,熱絡的聊著笑著,而我似乎跟她們不在一個班,人家假裝「不認得你」,好像不參加派對的黃皮膚學生是另一種(低等)生物,連熬夜都不行的那種人……我就懂了,我錯過的,根本不僅僅是一次派對。

當作者產後在上東區的健身房練到嘔吐,她以為其他新媽媽們會給她一個表達「同感」的眼神時,卻發現其他人看都不看她,以超強體力和堅毅眼神做著魔鬼訓練,她說自己要發瘋了。

要命的是,這感受我也有過。我曾發誓不再錯過學校的派對,可是過了一天,我凌晨4點收到導師發來的討論題目,我在睡覺,沒看到;等我6點多醒了,發現在凌晨4-5點之間,同組的同學居然回復了……這群人就是前一天通宵派對的那些人啊!

至此,我的焦慮情緒到達峰頂。那天晚上,我凌晨一點寫完paper,望著宿舍天花板,困到崩潰卻一點也睡不著。我可以連續熬夜嗎?我能夠寫好paper嗎?我必須在短短9個月時間,跨專業拿一個優秀學位,才能在英國找到好工作;要多多社交,才能交到朋友;我要搞清楚英國的品牌,不能在正式晚宴上穿錯衣服,這中間還需要找房子搬一次家……天哪,誰說國外讀書很輕鬆啊!

以前,英美的朋友傳說中國高考很苦,然而,作為高考考上國內名校的人,我覺得高考的壓力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在一番九死超生後,我在彼岸實現了學業和工作的目標。可是回過頭看,當年那些崩潰的挑戰,其實可以通過提前規劃準備,被合理降低的。

現在每當有孩子家長問我:出國前要準備些什麼?我會建議她:儘早讓孩子適應西方的培養方式,也就是,「學術、體育、藝術、社交、推銷自我」樣樣開花的方式(最好還懂化妝和禮儀,上東區媽媽就是高階版),學會自己管理時間、效率至上(而不是家長安排),以及,早點適應學術英文。不要以為,能考上北大的孩子,也可以在哈佛如魚得水。兩邊的衡量標準和培養思路不同,按照高考模式培養的孩子,即使申請到了很好的國外院校,到了彼岸,挑戰也是很大的。

當然另一方面,我日後回看當年,承認我的焦慮有誇張的成分。比如,那些熬夜派對的人,不一定社交最強;秒回郵件的人,並不一定成績最好。我的擔心,有自己嚇自己的成分。

初到新的地方,人難免有「過激反應」,而上東媽媽所寫的育兒恐慌,恐怕同樣有過激的成分。作為新來的人,看到別人的完美,難免緊張過度。而我們今天處於孩子教育變革的時代,因為缺乏經驗,同樣會放大焦慮。在戰略上重視當然沒錯,但精神上,還要給自己減減壓。

附帶說一句,愛「鑽研」的美國人,發明了一系列助睡飲品,從睡眠功能飲料,到安神無夢睡眠水,如果你總是睡不著,倒不妨試試。而長遠上,運動是提升意志和體能的良藥。上東區媽媽的運動減壓方式,是值得借鑑的。

世界變了,原地=倒退

你也許會說:既然西方壓力這麼大,不如別出國了。

但我要說:待在原地並不會讓你更輕鬆,因為,世界變了。孩子未來面對的世界,想一個工作優哉游哉做一輩子,幾乎不可能了。

現在,中國父母們還不適應孩子剛剛6歲,就要思考公立還是私立,要規劃未來的教育路線。但上東區媽媽,以及很多的西方中產會告訴你,人家從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規劃了,好的幼兒園和小學也是提前排隊的。

我們在努力學英語,而英美好的幼兒園,會提供4-5門外語教育。經歷過市場起落的西方父母們,認為孩子需要為未來20年,甚至更長的人生做準備,看到未來的機會可能在哪國市場裡。

焦慮嗎?但有焦慮,意味著人生有了選擇。越是發達、成熟的市場,越會提供多元的機會和選項。

而提前規劃,可以在拉長的時間裡做準備,降低變化來臨時的焦慮。

國外所謂的「快樂教育」,絕不等同於放任自流,沒有壓力。而是說,老師和父母會通過有意思的教學手段,激勵(而非打壓)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找到人生目標。當孩子有了夢想,為夢想去努力,過程一定是要付出辛苦的!

如今,中國的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學方式也在變得不同。不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大家都一樣,主要較量的只是學習成績。

提前規劃的意義在於:你希望20年後,收穫一個怎樣的孩子?是一個安安穩穩打工的人?還是一個能在不同市場遊刃有餘的投資者?這樣的比方,當然有點一分為二,還不夠精準。但提前規劃,用成人後的生活期望來倒推,可以降低家庭和學校之間的目標衝突,減少焦慮落差,讓孩子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學習方式。

在別人的世界裡,找到自我

上東媽媽那本書的中文翻譯版首頁,編輯加了一段話:

「這世界就像一個劇場,

當前排觀眾站起來的時候,

後排觀眾也不得不這樣做。

所以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不焦慮的媽媽。」

這句話好戳心。但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嗎?

某種程度上,它有道理。因為,當別人爹媽都在做教育規劃,你沒有規劃,你在獲取信息方面,已經落後了。

然而另一方面:我認為當別人站起來時,你不一定也跟著站起來。如果,你仍想坐著看戲,你可以換個劇場嘛!

我在看上東媽媽那本書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階層一定要往上走嗎?

一些讀者會誤以為,在美國,媽媽們是很狹隘的,要想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一定要削減腦袋去上東區;最終,如果你沒有接受「社會規則」,擁有一隻代表身份的「鉑金包」,你和孩子的人生都輸了。

但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作者在念大學、沒啥錢的時候,就已經在憧憬一隻鉑金包。她在巴黎跟著一位拿鉑金包的女士,整整走了幾個街區。那隻「鉑金包」,根本就是她的個人夢想,而不是什麼「美式優秀媽媽必須接受的育兒規則」。

舉這個例子,跟孩子教育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每個人,除了金錢多少不同,人生的夢想和情感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會因為一隻鉑金包帶來的快樂,忘掉周圍世界的冷漠勢利;而有些人,卻無法在那樣的世界裡幸福生活。

如果,人人都在嚮往背著「鉑金包」的圈子,那根本就是教育失敗帶來的自我缺失,是一種病態。

而悲哀的是,正因為幸福需要心靈衡量,而金錢和社會地位是肉眼可見的,人們才容易迷失,很多人還不清楚什麼東西能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幸福時,就已經把自己和孩子的人生:符號化、物質化了。

也就是說,人生目標被簡單的變成更富、更強;做家長之後,對孩子的要求便是成績更好、排名更前。

這樣單一的成功標準,等於教導每個孩子,你一定要去爭取一隻鉑金包。沒得到的人,就是失敗者,這輩子很難幸福。

由於缺乏幸福感,成年人的圈子裡開始流傳一些佛系理論,告慰大家:「鉑金包」不過是虛妄的慾望,人要懂得放下。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很多「放下」的人,心裡是無奈和不甘的。他們從小並就沒有獲得「鉑金包」之外的其他願望;成年後,只能在「買到鉑金包」和「努力禁慾」之間,痛苦地做出選擇(實際上別無選擇)。

而在這樣單一的價值體系里,那些買到鉑金包的成年人,也未必快樂,他們會整天焦慮給自己買鉑金包的男人不再愛自己,或者別的女人有了更好的鉑金包。

蔣方舟說過一段很犀利的話:「有的人即使有了錢以後,對於富裕生活的想像力仍然是很單一的。他們對於成功或者錢的運用,不過是窮人生活的一種線性的放大,比如說窮人買一個房子,他買十個房子。他們沒有跟世界更有意思的互動方式。」

深有同感。在我年輕做記者時,採訪過形形色色許多人,我發現,無論富人還是窮人,金錢並不是煩惱和各種矛盾的根源。真正的根源在於思路固化。很多人缺乏「房子」或者「鉑金包」之外,生活中其他的想像力。對於子女的教育,也同樣因為缺乏想像力,而焦慮不堪。

於是有人說,要讓孩子接觸更廣的世界,才能真正找到自己。

但僅僅出門看世界,而缺乏相應的思維升級,是沒有用的。你有沒有發現,有的人週遊世界好幾圈了,可他們看待世界的思路沒變。世界是一本大書,他們看到的,卻永遠是同一頁內容。

很多人也在努力給孩子規劃教育資源,然而,在「爬藤」之外,其他教育資源有什麼優勢,他們並不清楚,沒有看到。

無論貧富,人們都容易陷入一種「信息閉鎖」,即只接受同質化、圈層化的信息,而自動屏蔽其他的信息。

於是,當身邊圈子每人一個鉑金包時,得不到的你,就會焦慮。而圈外的世界什麼樣呢?當一個劇場裡前排人都站起來了,你也一定要站著看戲嗎,為什麼不能勇敢換一個劇場呢?人生最諷刺的是,往往幾平方米外就是另一番風景,而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跳出那幾平方米,並且,他們會誤以為世界上其他人也是這樣想的。

在教育路線上,美國名校的招生官們曾不止一次說過,不必去擠那些「最有名」的夏令營,孩子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才能真正獲得收穫和啟發,這是學校想要的人才。所以,當別人孩子獲得某項優勢資源,你不必過度緊張,因為,「別人家孩子」未必能成為學校想招的人才。

作者最終離開了貴族的上東區。作為經歷過西區中產生活的她,知道西區更加適合她和孩子。相比上東媽媽們,她在這一方面是有優勢的。而那些從沒離開過上東區的人,只能被動接受上東的規則,因為,她們從不曾經歷另一個世界,缺乏應有的想像力。

看到這裡,你也許覺得作者很有主見,並聯想到楊絳說的那句話:「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但我認為,能做到這一點、說出這句話,是有一個大前提的——

在我們剛出生時,這世界一定是別人的,規則由別人制定。

只有當我們親身經歷過(而不是僅僅「看見」)許多豐富不同的世界,並且更重要的是具備了選擇的能力、智慧和經驗,這時候,世界才是自己的。

假如作者不曾經歷其他社區,一出生就待在上東區,她可能永遠沒有離開那個圈子的勇氣,她的世界,即使有再多的金錢,仍然選項有限、想像力為零。這個世界,是別人的。

而一個人假如從未努力,獲得自主選擇的能力和智慧,即使身為富二代,他也很難說一句「世界是自己的」,因為他的人生不具備主動性,他的人生選項是別人定的。

我們讓孩子經歷不同的世界,對他最大的幫助,不是讓他有一天腰纏萬貫,而是希望他能夠在成年後,說一句「我是有選擇的,這個世界是我要的」。

這時候,無論他做企業家、教師、醫生還是藝術家,他都會是幸福的。

而我們和幸福生活之間,差得不只是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