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保:買保險還想省錢?看完立省

坤鵬論保 發佈 2020-04-03T20:32:41+00:00

保險產品的複雜程度非常高,這是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之一。保險也不例外,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買保險省錢的小妙招。

保險產品的複雜程度非常高,這是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讓很多人買錯了保險的重要原因。

所有複雜的事情里,都會有很多小技巧。

保險也不例外,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買保險省錢的小妙招。

不管有錢沒錢,沒有人願意做冤大頭、花冤枉錢不是?

本文重點內容:

  • 長期險的繳費方式有哪些?
  • 哪些情況適合長期繳費?
  • 哪些情況適合短期繳費?
  • 買消費型還是返還型?

一、長期險的繳費方式有哪些?

為什麼上來就討論長期險呢?

因為像醫療險、意外險這類短期保險都是一年一投保,保障也都很簡單,相同保障下選保費便宜的那個基本錯不了。

但是,重疾險、壽險之類長險就不盡然了。

所以鵬哥重點來討論長期險。

長期險的繳費通常分為以下幾種:

  • 躉交:一次性繳費,以後不用再交保費了,累計繳納保費最少。
  • 20 年繳費:大部分產品都支持。繳費時間短,每年繳納的保費多,但累計繳納保費少。
  • 30 年繳費:大部分產品都支持。繳費時間長,每年繳納的保費少,但累計繳納保費多。
  • 繳費至 70 歲:部分產品支持。繳費時間最長,每年繳納的保費最少,但累計繳納保費最多。

當然,根據產品不同,這中間還可能會有 5 年、10 年、15 年、25 年繳費或繳費至 60 歲等。

大致意思是一樣的。

如果只這麼說,可能很多人沒有體會,我們還是以一款具體產品為例。

瑞泰瑞盈支持繳納至 70 歲,我們就以這款重疾險為例。

有數據對比,結果就比較明顯了:

  • 繳費周期越短,每年保費越高,但累計保費越少;
  • 繳費周期越長,每年保費越少,但累計保費越多。

可能看完這個對比數據,有些人就會覺得,肯定是累計保費交的越少越好呀!誰會和錢過不去?

事實上真是這樣的麼?

我們繼續往下看。

二、哪些情況適合長期繳費?

長期險在購買的時候保額和保障就已經確定下來了,所以繳費時間長短不會影響保障。

與買房貸款時間長短一樣,鵬哥更建議繳費時間儘可能長,但最好不要繳費到 70 歲,所以 30 年繳費是比較合適的。

具體原因,我們一個一個說。

1. 每年繳費壓力小

保費支出屬於錦上添花的支出。

最好的狀態是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後,保費支出又不會影響生活質量,或者不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想保持這種狀態,每年支出的保費顯然是越少越好。

如果說經濟實力允許可以多支出一部分保費,那還不如將這部分保費用於提高保額。

鵬哥一直強調,買保險就是買保額。

更高的保額才會在出現意外時給自己更好的保障。

這就像買房還貸款一樣。

買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感。

結果每個月房貸占了自己收入的一半以上,何來的幸福感?

不影響生活質量的額外支出,才是最棒的。

2. 可以更好的應對通貨膨脹

不管你是否能體會到,通貨膨脹都是一種無法被忽視的存在。

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今天的錢比明天的錢更值錢。

央行公布的通貨膨脹率為 5%多點 。

每年!

所以有時候你以為自己每年收入水漲船高了?

其實是錢更不值錢了。

如果以 5% 的通貨膨脹率計算,今天的 10 萬元,在 10 年後的購買力只相當於 6 萬元左右,20年後的購買力只相當於不到 3.6 萬元左右。

同樣是每年支付 5000 元保費,今天支出去的就是 5000 元的購買力,10 年後支出的,就是 3000 元的購買力。

既然如此,在支出相同的情況下,顯然是付款時間越晚越好。

因為越晚,錢越不值錢。

3. 槓桿率更高

目前大多數長期險都會有保費豁免功能,投保人豁免和被保險人豁免。

在保險期間內,如果達到豁免條件,可以豁免以後保費,保險繼續有效。

如果有豁免保障,顯然繳費時間越長越划算。

案例:

劉先生在 30 歲時給自己投保了瑞泰瑞盈 50 萬保額,保終身,繳費時間為 10 年,每年保費 10605 元。

在投保後的第 11 年,劉先生生病了,確診達到豁免保費的輕症,向保險公司申請豁免後期保費,保險公司同意了。

這種情況下,劉先生已經交完了所有保費,共計 106050 元,第 11 年生病時保費已經交完了,沒有保費豁免。

如果當時劉先生沒有選擇 10 年繳費,而是選擇 30 年繳費呢?

每年繳費 4835 元,10 年共計繳費 48350 元,第 11 年豁免保費,少交了:

145050 元 - 48350 元 = 96700 元

只花了 48350 元卻可以得到 50 萬保額的重疾險保障。

豁免權是這樣,出險更是如此。

出險時間越早,繳納時間越長的,反而累計保費支出越少。

相當於我們花了更少的保費,撬動了同樣多的保額,資金槓桿率更高。

三、哪些情況適合短期繳費?

是不是所有長期險都適合像重疾險那樣的繳費方式呢?

顯然不是,有些情況就不適合長期繳費。

1. 理財險

理財險雖然也叫保險,但本質上還是資產增值。

在收益一定的情況下,投入時間越早、投入周期越長,獲得的收益率越多。

具體就體現在,早投入、晚領取的資金 IRR 收益率會更高。

以天天向上兒童教育金為例。

可以看到,躉交的 IRR 收益率是最高的,1 歲寶寶躉交投保,IRR 收益率能達到 4.02% ,而五年交的 IRR 收益率是3.83% ,10 年交 IRR 收益率只有 2.5% 。

對於理財類產品而言,收益率顯然是越高越好。

所以,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力,或者手頭有一筆閒錢想購買理財類保險,躉交是最划算的。

即使不能躉交,繳費周期也是越短越划算。

2. 年齡偏大的投保者

即使是重疾險,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長期繳費的。

比如年齡超過 40 歲的人,選擇 30 年繳費就未必划算。

長期繳費的好處在上一節中都闡述過,但問題是,真到 60 歲以後退休了,還要繼續繳納 10 年保費。

如果收入完全只依靠退休金的情況下,這個壓力也不小。

年齡越大,身體也越不好。

在看病、保健等方面還需要花錢,甚至兒女還需要時不時的支持一下。

這時候如果每年再來個保費支出,壓力會很大。

所以鵬哥是不太建議把繳費周期擴大到退休以後的。

四、買消費型還是返還型?

很多人喜歡購買返還型保險,即便返還型保險比消費型保險要貴出好幾倍,也是非返還型不買。

原因就在於,這筆錢最終能拿回來,並且還會有一些利息。

不管有多貴,只要能拿回來,顯然就不虧。

消費型每年 5000 元,繳費 30 年,到期未出險這 15 萬保費就沒有了。

同樣的保額,返還型保險每年 1.5 萬保費,繳費 30 年,到期未出險,投保人不僅能拿回保費這 45 萬,甚至還能拿回 12.5 萬元利息,共計 57.5 萬元。

你看看多划算。

實際上,返還型保險的保費中,只有 20% 左右是用於保障的,剩餘的 80% 左右保險公司用於投資增值。

只有這樣,最終保險公司才能在返還保費的情況下保證自己贏利。

同樣的金額,如果你不買返還型保險,而是買一份消費型保障,並將剩餘的錢購買一份年金保險,或者購買銀行理財。

到期後理財的錢一定會比你購買返還型保險拿到手的錢要多。

針對這個問題,鵬哥之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有更詳細的計算,大家可以翻翻《我為什麼強烈地不推薦買返還型保險?》。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省錢方式並不一定真的省錢。

還是要認真算算帳才好。

有帳不怕算,一算嚇一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