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盆底功能障礙!產後3個月內是康復「黃金期」

親子育兒天地 發佈 2020-05-11T08:34:29+00:00

相信每個媽媽都還記得初為人母時的喜悅之情,但產後許多媽媽也有一個難言之隱——產後盆底健康問題。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大約有45%的產後媽媽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其中以尿失禁最為常見,發生率達30.9%。

 

相信每個媽媽都還記得初為人母時的喜悅之情,但產後許多媽媽也有一個難言之隱——產後盆底健康問題。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大約有45%的產後媽媽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其中以尿失禁最為常見,發生率達30.9%。產後媽媽會發現自己在打噴涕、咳嗽、大笑時出現了漏尿,甚至出現性生活不和諧等,可怕的是這些症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日益嚴重。許多媽媽由於羞怯而錯過早期可防可治的時機,拖延而導致了嚴重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FPFD),極度影響生活質量。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翁雪玲主任護師提醒,產後42天到3個月內是盆底康復的「黃金期」,這個時期的治療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無論是否順產都需要及時盆底康復治療

  翁雪玲主任護師介紹,盆底肌就是盆底部的肌肉,像一張大大的吊床,承托和支持著女性的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生兒育女是為人母之始,母親在孕育寶寶時,盆底肌肉經歷了整個孕期胚胎逐漸成長的負重以及分娩時更直接、更強烈的擠壓,不可避免地會對盆底這張吊床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當吊床彈性變差了,網內的器官無法固定在正常的位置,就可能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盆底器官脫垂等症狀。雖然產後人體有自行修復的過程,但是很難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因此需要通過對盆底肌肉及時進行訓練來修復,保持彈性和功能。

  很多媽媽覺得順產才會導致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擠壓損傷,其實在懷孕過程中,隨著胎兒的慢慢長大,胎位下移、盆底肌肉同樣受到損傷,特別是胎兒體重過重、羊水過多,以及一些慢性疾病,如咳嗽、便秘的作用等都會對盆底造成衝擊,同樣會加重發展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因此無論是否順產,都需要及時進行盆底康復治療。

  翁雪玲主任護師表示,盆底功能障礙會導致尿失禁、糞失禁、性功能障礙、慢性盆腔疼痛、盆腔臟器脫垂,會隨著女性的年齡越來越大而越來越嚴重,是一種發生率高且極度影響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疾病,又稱「社交癌」。 因此篩查、防治FPFD已成為新時期提高婦女生活質量的預防保健目標。

  產後3個月內是康復「黃金期」

  近年來國內外對女性生殖健康給予高度重視,歐美國家早已提供免費的產後42天一個療程的盆底功能康復訓練。在我國,盆底功能障礙防治項目早已啟動,縣級以上各級醫院逐步形成篩查、防治、診治三級網絡,期望從根源上保障女性健康。但現實是,主動要求治療的媽媽們並不多,她們沒有意識到產後做盆底訓練能夠改善性生活,恢復體態的同時還能預防多年後的尿失禁等難已啟齒的症狀。另外,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產後只需臥床休養,或產後3個月忙於照顧寶寶等,導致許多產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產後42天到3個月內這段時間被稱為盆底康復治療的「黃金期」,因為在這段時間,肌肉和神經剛剛受損,自身的細胞修複比較活躍。翁雪玲主任護師建議,媽媽們產後42天在惡露乾淨以後,儘快進行盆底功能的檢查評估,儘早開展治療。「這個時期的治療效果是事半功倍的,藉助儀器喚醒損傷的盆底神經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彈性,可以使盆底功能儘快恢復。」

  如果錯過了產後3個月內的康復黃金期怎麼辦?翁雪玲護長建議,錯過了產後3個月內康復黃金期的母親們,也需要儘快來醫院進行盆底康復訓練,以免症狀越來越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

  九成媽媽只需一個康復療程即可

  盆底康復訓練複雜嗎?翁雪玲主任護師介紹,盆底康復訓練是非常簡單且舒適愉快。媽媽們產後42天在門診復檢時,由盆底康復治療師一對一進行全面盆底肌電位、肌力、疲勞度的評估,制定個性化訓練治療方案。治療時,媽媽只需要躺著由專業治療師引導下藉助儀器對盆底肌肉進行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治療,每次15-30分鐘,15次為一個療程,90%的媽媽只需要一個療程即可。此外,治療師還會教媽媽們一輩子受用的凱格爾運動和陰道啞鈴的用法,媽媽們在家裡隨時可進行自我訓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