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天皇去世後,日本邀請我國參加葬禮,我方提了四字要求

吳姐姐說歷史 發佈 2019-12-28T03:09:53+00:00

作為常識想必大家知道,日本天皇是日本人最高的精神象徵,在日本人心中是占據很高的地位。這一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體現得尤為明顯,日本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士兵動不動就是剖腹向天皇謝罪。其實日本的皇族裕仁天皇一干人等也是發動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

作為常識想必大家知道,日本天皇是日本人最高的精神象徵,在日本人心中是占據很高的地位。這一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體現得尤為明顯,日本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士兵動不動就是剖腹向天皇謝罪。其實日本的皇族裕仁天皇一干人等也是發動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只不過在戰爭結束後,當時的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並沒有制裁這些人。

1937年12月份,侵華日軍突破了南京城的防守後,裕仁天皇放縱朝香宮鳩彥王血洗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南京淪陷後,日本天皇裕仁特意下詔慰問侵略南京的全體日軍。說到底,裕仁天皇是一個狂熱的戰爭分子。戰爭期間他的一些作為和負責指揮的日軍戰犯是別無一二的。不僅如此,包括1941年日本和美國開戰,也有裕仁天皇的意思。

當時的裕仁天皇認為日本擁有多年培養起來的陸海軍精銳部隊,如果在關鍵時刻不能發揮作用的話,石油資源就會消耗殆盡,海軍的艦隊就會開不起來,日本也將會面臨國家滅亡的危險。所以到後來,裕仁天皇鐵了心要和美國開戰。但讓裕仁沒有想到的是,招惹了美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後果遠不是日本可以抵擋的。在日本戰敗後,裕仁更加關心自己的命運,他擔心日本天皇制能否得到保留。最終的結果也讓他感到滿意,日本滿足了美國的要求後,裕仁依舊是做他的天皇。

1989年,執政長達63年的裕仁天皇因癌症病逝。按照日本的慣例,日本將會舉行隆重的國葬儀式,並且邀請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參加,我們中國也在受邀之列。一方面,當時的中國已經逐步發展起來了,另外一方面,從70年代開始中日關係開始有所緩和。

作為我方代表的是當時的外交部長錢其琛,外長在參加葬禮時還向日本提出了核心是4個字的要求,那就是「正視歷史」。因為自從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一直沒有向我們國家道歉,也不承認在二戰中的侵略罪行。結果就是日本人的態度絲毫不誠懇,絕口不提道歉的事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