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孝莊死後三十多年尚未下葬

匠木歷史 發佈 2019-12-28T09:48:00+00:00

對於孝莊皇后,相信大家應該不會太陌生,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孝莊皇后是死後下葬最晚的皇太后,就連她的皇陵也是她的重孫雍正為她所建,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皇帝不願將孝莊皇后下葬呢?1688年,孝莊皇后離世,享年75歲。

對於孝莊皇后,相信大家應該不會太陌生,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孝莊皇后是死後下葬最晚的皇太后,就連她的皇陵也是她的重孫雍正為她所建,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皇帝不願將孝莊皇后下葬呢?

1688年,孝莊皇后離世,享年75歲。此後孝莊皇后的遺體一直安放在清東陵大紅門東,一直到雍正三年才在暫安奉殿的原址處,建起了陵園,而這一放就是37年。

其實孝莊對自己百年後的事情早就已經安排好了,在他的遺囑上說了三點:

第一是不想和皇太極合葬,按照正常的程序來說,帝後合葬是一般規制,所以孝莊死後,靈柩就要運往盛京與皇太極合葬。但孝莊表示皇太極安葬已久,自己位卑,不能打擾位尊之人。

第二是不願勞民傷財,根據清朝的後陵規制,一般皇后死得比皇帝晚的話,就要在皇陵外面修建專門的皇陵。而且皇太極是葬在盛京,從北京到盛京,路途本來就遙遠,操辦起來必然奢華浪費,這也是孝莊不願看到的。

第三是不捨得遠離兒孫。順治是孝莊一手帶大的,為了讓順治大權牢固,她日夜操勞。順治死後,她更是全心全意教導康熙理政。她對兒子、孫子自然是萬般不舍。

由此看來,不是康熙不孝,而是孝莊給她出了一個大難題。按照當時清朝早期安葬制度,皇后死後應該和皇帝合葬,可孝莊不與太宗合葬,康熙只要遵從孝莊的遺願。

這道難題一直到曾孫雍正時期才得以解決,雍正命人直接將孝莊靈柩安在在宮殿,建一個陵墓,名叫昭西陵,孝莊這才得以安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