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心經》,給你心靜的力量

朗讀者 發佈 2019-12-23T05:26:03+00:00

生活每天忙得像打仗,心則像不停歇的陀螺,頭腦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感覺、想法,身心都處於消耗的狀態,所以我們常常感到心累。明朝的王陽明曾說:「山中之賊易治,心中之賊難防。」這賊就是心中的煩惱,之所以難防,是因為煩惱一個接一個,似乎不能窮盡。

生活每天忙得像打仗,心則像不停歇的陀螺,頭腦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感覺、想法,身心都處於消耗的狀態,所以我們常常感到心累。

明朝的王陽明曾說:「山中之賊易治,心中之賊難防。」這賊就是心中的煩惱,之所以難防,是因為煩惱一個接一個,似乎不能窮盡。

儒家、道家以及佛家都提倡「靜能生慧」,只有當心平靜下來,心中的煩惱止息,才能從內心深處生起大智慧。

《心經》就是一部讓人平靜的佛經。演員孫儷曾曬出自己抄寫的《心經》的書法作品,她說,在懷孕的時候一直看佛書、畫畫、抄經,心變得十分安靜,幾乎從未煩躁過。


把心中所有的問題去掉,自然不會有煩惱產生


「空」是《心經》般若思想的核心要義。「空」是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包括人們的身體和精神活動,皆空無自性,虛空無實,不應執著,無須追求。


《西遊記》這部小說是以玄奘取經的故事創造而成,齊天大聖為什麼取名「悟空」,吳承恩起名有何用意呢?

「悟」即是吾心,只有人才有「心」,這個心是清凈的本性,「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悟得吾心本是清凈,才能知道人之為人的意義。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而我們的心就像孫悟空一樣,起伏不定,容易受到影響和波動。「悟空」就是讓他調伏心,了悟「一切皆空」的真義,妖怪也不過幻化而成。萬物都是暫時的因緣和合,是無常的,不執著,才能心無掛礙,得大自在。

真正領悟「空」,你會發現沒有痛苦的根源,也沒有消滅或達到痛苦的方法。

「空」是一種簡單直接的、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道理,把人心中所有的問題去掉,自然不會有煩惱產生。

認識了「一切皆空」,可以擺脫由於對物質或精神的愛憎取捨所帶來的苦惱,使人達到一種「自在」的精神狀態。所以說,《心經》是心之經,是治癒心病的經。


《心經》讓你擁有「般若」智慧


《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髓。「般若」是「智慧」的意思,那玄奘法師為何不將「般若」直接翻譯成「智慧」呢?

「般若」雖意指「智慧」,但與一般的智慧在意義上卻並不完全相同。

一行禪師說:「般若像流水,可以流動,能夠滲透。知見甚至智慧都是固態的,它們會擋住般若的道路。」

「般若」所表達的智慧是「圓滿的知識」,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認識自己才能度自己


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多少都有「失心」的現象,一切的身體疾病及莫名其妙的病也隨之而來。《心經》經文中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她一開始就教我們要認識自己,不認識自己就不能度自己,認識自己才能度自己。


《心經》是幫助我們找回自己「心」的佛經,使人類得以抒發其所以為人的特性,擁有超脫的智慧。很多現代人學習《心經》,是因為《心經》可以令我們在白忙之中找回自我,讓焦慮和不安的心得到慰藉,進而擁有超脫的智慧,還我們本來清凈的境界。

《心經》雖然只有短短的260個字,但在佛教界的地位舉足輕重,流傳甚廣,號稱是「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

美學大師蔣勛說:「我以為心經能幫我免除苦難,但是最後發現其實是渡。它不會免除,它幫我渡過。」


今天,朗讀君向你推薦這本《圖說心經》,這本書《圖說心經》這本書左邊是文字詳解、右邊是圖解,可以讓人快速理解。

閱讀這本《圖說心經》的過程也是一次靜心養心、修身養性的過程,可以讓我跳出令人煩惱的思維模式,心底生出無限的平靜。當你越能體悟《心經》的智慧,心也就能常定不亂,情緒、煩惱都是浮雲。

《圖說心經》真正讓我們意識到: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順逆、好壞,就讓它發生,不迎、不拒、不相隨。

現在下單,優惠價55元,點擊下方橫條進入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