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的2017⇆2019:標準首立解鎖千億藍海

財經故事會 發佈 2019-12-28T10:09:44+00:00

初心決定認知,認知決定布局,行動決定終局,在這個千億賽道上,核桃編程正在登上高地——誰先開場,通常誰就掌握了主場;誰能遙望終局,誰就能成為終結者。


初心決定認知,認知決定布局,行動決定終局,在這個千億賽道上,核桃編程正在登上高地——誰先開場,通常誰就掌握了主場;誰能遙望終局,誰就能成為終結者。

撰文/陳紀英

程式設計師們寫代碼寫到頭禿,但艾米10歲的兒子豆豆,卻對少兒編程課欲罷不能,過去在書桌前坐不住,現在薅都薅不走,

艾米對豆豆的新愛好樂見其成。她的偶像比爾蓋茨說,「編程關乎美國的未來,我們需要孩子們熟練掌握這項技能。」

「我和蓋茨差了一個世界首富,我兒子和少年蓋茨可能就差一個編程了」,艾米開玩笑。

玩笑歸玩笑,美國的少兒編程教育的普及率已經高達到44.8%。中國少兒編程教育,2017年之後也已起勢,滲透率根據統計口徑不同,大概在3-5%左右。核桃編程CEO曾鵬軒估算,2019年,大概有500萬個孩子參與了少兒編程學習。

儘管資本寒冬冷意逼人,熱騰騰的少兒編程,卻成為了逆行而上的千億暖流,100多家少兒編程類創業公司先後入場,百度網易學而思等巨頭側翼包抄,高瓴和紅杉等頭部風投機構摩拳擦掌,政策利好與市場井噴同頻共振,首個少兒編程標準評價體系再度升級,等等。

但是少兒編程的全景圖像不止一面,正道與套路並行,利好與風險共存,如何尋找破局之道?

1

政策點讚,巨頭湧入,創投加碼,千億風口

作為一線的創業者,曾鵬軒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很是敏感。

2017年剛創業時,曾鵬軒去一線調研,家長的態度是,「少兒編程啊聽說過,是國外在搞吧」;到了2018年,少兒編程近在身側,很多家長都聽朋友或者老師提起過;到了2019年,家長認知進一步深化,甚至還能探討兩句Scratch的專業術語,部分家長的認知變成了行動,已經在核桃編程等平台給孩子報了班。

而在針對孩子們的調查中,從一二線到三四五線,十個孩子裡大概有一個孩子,能明確認知「在學校是學過少兒編程的」。

曾鵬軒由此推算,從2017年到2019年兩年間,參與少兒編程學習的孩子,大概增加了15倍左右。

市場需求的井噴,是因為少兒編程培訓的價值已經得到了公認。

賈伯斯認為,「所有人都應當學習如何編程,因為它會教你如何思考」。

鋼鐵俠的原型馬斯克13歲就學會了編程,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儘管與川普公開不合,但是他依然和蘋果現任CEO庫克一起,建議川普把編程教育納入美國的公立教育體系。

「編程是有史以來最能夠把孩子的興趣,向比較硬核的科學和科普知識來引導的培訓」,曾鵬軒說,「為什麼?第一是它所見即所得,學習和操作的結果看得見,第二是學以致用,能夠及時反饋,激發起孩子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中央層面,一大批利好政策也陸續出爐。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鼓勵實施全民智能教育,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到了今年3月初,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再次「火上加油」,明確提出要在中小學階段推廣編程教育。

「未來,也許編程能力有望作為加分項與中考高考掛鈎起來」。有業內人士告訴《財經故事薈》。這樣的預測並非空穴來風,編程等相關課程,已於2017年納入了浙江省高考的可選類目。

大刀闊斧的政策推動之下,巨頭、創業公司、風投機構紛紛加碼入場。

動作最快的是創業公司。

有行業人士告訴《財經故事薈》,目前市面上林林總總的少兒編程公司,大概有近200家,拿到公開融資的則有五六十家。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經緯創投、真格基金等機構已經陸續入場。

最近一筆過億的大額融資發生在10月份,核桃編程獲得由華興新經濟基金與高瓴資本聯合領投的5000萬美元B輪融資,是目前國內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上金額最高的一筆B輪融資。

與此同時,巨頭們也躍躍欲試。網易在2018年入場,試圖打造少兒編程教育的開放平台;學而思早在前兩年,就涉足少兒編程;百度則為國際青少年編程競賽決賽提供技術平台等等。

曾鵬軒在接受《財經故事薈》專訪時樂觀預計,未來編程教育,其滲透率和規模,有望比肩語數外。

多方合力之下,一個規模千億的少兒編程藍海,噴薄欲出。

2

標準初立,解鎖千億藍海

儘管豆豆對核桃編程的課程如痴如醉,但艾米還是狠狠心,關上了電腦。豆豆已經倆月沒上編程課了,他忙著準備少兒劍橋英語考級。

艾米的選擇很是現實,「雖然我知道學編程有好處,但孩子學得好不好,也沒個考級可以衡量。」

某位專注於K12教育的投資人,對於艾米的選擇見怪不怪,「中國家長還是很務實的,你說你教得好你怎麼證明?能不能有證書,能不能升學可加分?」

如他所說,行業如火如荼之下,急需標準考級體系立正就位,打破無標準「僵局」。

12月25日,中國電子學會聯合北京大學、騰訊、核桃編程等機構,共同參與的首個少兒編程標準評價體系,再度宣布升級。

由中國電子學會牽頭組織的青少年軟體編程等級考試,目前是中國少兒編程教育領域迄今普及度最高的權威評價體系。

這個標準體系的建設頗費心思,三大聯合工作機構由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大學及騰訊公司共同組建。

中國電子學會作為少兒編程標準考級的主導方之一,既符合慣例,也具備了足夠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目前,中國青少年教育領域的考級認定,都由相關學術協會、專業院校主導制定。比如圍棋的業餘段位證書由中國棋院授予;鋼琴考級則由中國音協、中央音樂學院等授予。

北京大學主導參與,則為編程特長打開了加分、特招等升學通道;騰訊的參與,則與就業體系掛鈎等。升學、就業通道有望同時開啟,可謂「用心良苦」。

超過60名的專家組,側重吸納了核桃編程等專業的少兒編程教育機構參與。教育培訓機構身在一線,對實際情況最為了解,目前,核桃編程的付費學生已經過百萬。

為了促進少兒編程的進一步普及,此次的《青少年軟體編程等級標準》的升級版整體調降了難度係數,確定了青少年軟體編程等級考試(Scratch)和青少年軟體編程等級考試(Python)之間的銜接關係。

「權威標準建立後,對於家長來說有了評判依據。培訓行業也需要一個權威機構去檢驗、論證我們的教學效果。」曾鵬軒告訴《財經故事薈》。

標準體系的建立,意味著中國少兒編程魚龍混雜的蠻荒時代即將結束,隨著評價體系越發清晰如鏡,行業的優勝劣汰將會加速,馬太效應越發明顯,市場份額將加速集中於頭部機構。

過去兩年,在多個關於少兒編程的考試中,獲獎的學霸八九成以上都來自核桃編程。比如在第十屆藍橋青少年創意編程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核桃編程學生獲得了團體第一名,近八成的核桃編程參賽學生獲獎,遠超平均值等等。

權威標準體系的建立,還讓中國的少兒編程教育有了彎道超車的機會。儘管在少兒編程的滲透率和普及率上,中國僅為美國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在標準體系的建設上,中國「快人一步」。

3

科技+教育的雙輪驅動

標準建立後,少兒編程教育,進入到了以效果說話、「拼實力拚內功」的良性發展階段,摩肩接踵的賽道上,要想突出重圍,航向不能跑偏。少兒編程的航道到底是教育還是科技?曾鵬軒認為,兩者兼而有之,必須雙輪驅動。

「少兒編程天然最匹配線上學習」。2017年創業時,曾鵬軒就做出了如下論斷。早期的核桃編程,就確立了AI人機雙師的戰略。

這個思路在當時不「流行」。那時候的投資人,普遍看好一對一教學,曾鵬軒找融資時四處破壁。兩年過去,一對一教學因為成本過高,虧損嚴重,難以為繼,AI人機雙師漸成主流。

從行業屬性來看,編程教育原本就是在線完成的,要賴於學生親自動手多次練習,而不是靠老師填鴨式宣講,所以AI人機雙師的在線模式最匹配。

從用戶端來看,AI人機雙師模式意味著,邊際成本隨著規模大增而降低,更便宜更普惠。過去,少兒編程一個學年的費用普遍在上萬元,核桃編程直接把價格打到每學年2000元。

這個價位便宜到很多家長都有疑問,「定價也太低了吧,是不是騙子啊」。

定價這麼低,是基於曾鵬軒的普惠理念,「2000元,不但一二線,三四五線下沉市場、以及西部地區的家長也負擔得起,少兒編程才有可能變得普惠」。

此外,AI人機雙師模式,也是基於中國少兒編程師資力量匱乏的現實選擇。

在美國的K12教育階段,很多私立學校都配編程課老師,他們專業素養高,甚至有能力自編教材。但是在中國,傳統教育領域薪酬待遇沒有吸引力,很難吸引到專業人才加盟。

為了彌補這一短板,核桃編程的應對方案是把在線產品做到最強,基於AI能力的對錯判斷的準確率高達100%,而在反饋信息的準確率上也超過了80%。

AI能力要靠大數據餵養,積累的用戶數據越多,則AI能力愈強,兩者形成了正循環。截止今年8月底,核桃編程學員的學習行為累積數據為2.5T,學員操作記錄累積47億條,在線創作作品1873萬。

曾鵬軒認為,少兒編程不是單純追求規模的流量生意,而是一場實力耐力兼需的長跑運動,練內功比講故事重要,所以他願意重金、大力投資「重要而不那麼緊急的事情」。

比如,核桃編程的教研團隊人員,在員工中占比近半,總人數大概是行業第二名的十倍左右。今年10月獲得的5000萬美金融資,其中的1.5億將會繼續投入產品研發。

在很多培訓機構,賣課是終點,但在核桃編程,賣課只是起點。

「我們賣給家長的這個課,到底是賣給完就不管了,還是要賣完了要讓孩子最終真正學懂,並且能夠在考試、比賽中拿到名次?」

曾鵬軒認為是後者。為此,核桃編程特意在西安租下了兩層樓,招聘數百名老師,在線輔導學員。

增加了在線老師的服務後,課程費用沒有同步增加,「這是我們的純成本」,但曾鵬軒覺得值得,因為學校效果提升了。

為了提升學習效果,核桃編程主動在「頭頂懸上達摩克利斯之劍」。

2018年六七月,核桃編程在業內推出了「隨時退服務」,「不管課程上了多少,只要覺得效果不好,立刻就退費。」

推出這一措施時,團隊心裡沒底兒,壓力很大,但最終發現,退費比例不到1%。曾鵬軒這才放了心,「這說明我們的用戶滿意度很高」。

把自己逼上絕路,最終卻獲得了生路。高口碑之下,核桃編程的新學員增長中,超過一半來自用戶的自發轉介紹,學員的復購率超過了91%。由於學員增長過快,繳費之後大多要等上一周,才能排上課。

種種不走尋常路的利他選擇之外,隱藏著曾鵬軒All in教育不變道的初心。

出身教師世家的曾鵬軒,曾是地道的學渣,高一時成績排到倒數前20名(全校2000人)。

到了高二,面臨高考壓力的曾鵬軒決定痛改前非,開始自行琢磨學習方式,一年多時間,竟然從學渣成功逆襲「學霸」,後來還成為了常春藤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碩士。

親身的逆襲經歷讓曾鵬軒認識到,一旦教育方法得當,就可逆轉人生方向。此後的創業經歷中,曾鵬軒一直堅守在教育賽道。

「讓教育更普惠」,就是曾鵬軒創業的初心,也是核桃編程的使命。

今年教育部發出推動少兒編程普及的倡議後,核桃編程開始積極響應,主動向有意願的學校免費提供付費課程。

「這樣的話不會影響你們的營收嗎?」

曾鵬軒不以為然,「更多人有機會學習(少兒編程),更重要」。

初心決定認知,認知決定布局,行動決定終局,在這個千億賽道上,核桃編程正在登上高地——誰先開場,通常誰就掌握了主場;誰能遙望終局,誰就能成為終結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