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W充電快,體積迷你易攜帶,征拓S3氮化鎵充電器是全能充電神器

科技焦點指南 發佈 2020-05-12T09:35:49+00:00

氮化鎵充電器是最近極為火熱的充電設備,那麼到底這樣的產品能不能帶來更佳的體驗,筆者收到一個來自征拓的新品: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擁有3口快充,且最大功率能夠達到65W的這款典型的氮化鎵充電器有何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氮化鎵充電器是最近極為火熱的充電設備,那麼到底這樣的產品能不能帶來更佳的體驗,筆者收到一個來自征拓的新品: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擁有3口快充,且最大功率能夠達到65W的這款典型的氮化鎵充電器有何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必須承認,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的外形確實相當小巧,和普通的手機電源適配器基本無異,甚至還略小一些,相比一些筆記本的充電頭則讓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顯得極為迷你。此外,為了擁有更多的辨識度,這款產品上還是加上了「ZENDURE」這樣的logo標識。

筆者收到的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是全黑配色,坦率地說,黑色固然穩重,但是似乎顏值不如白色款,並且白色款更加百搭一些。不過就單純的做工而言,筆者的這款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並沒有表現出較高的質量,甚至有些略微粗糙的感覺,如果是工程機尚且可以接受,但如若是量產機,那麼這就有點讓人心情不甚愉悅了。

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之所以外形小巧,部分得益於可摺疊插頭設計,筆者相當喜歡這樣的造型,畢竟出差時收納極為方便,並且不會也不會劃傷其他設備。

接口方面,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擁有兩個USB-C口和一個USB-A口,最大輸出功率可達65W,不過僅C口的最大輸出為65W,A口最大輸出為30W,必須承認,USB-C對於充電有著天然的優勢。

此外,當多個接口同時使用時,每個接口的輸出也不盡相同,具體如下:

UCB-C1和USB-C2一起使用時,靠外側的USB-C1能夠達到45W輸出,而中間的USB-C2僅有18W輸出;

當USB-C1和USB-A一起使用時,USB-C1依然可以保持45W的輸出,而USB-A則僅有最大18W輸出;

當USB-C2和USB-A一起使用時,兩者均只能達到最大15W的輸出。

顯然,儘量優先選擇USB-C1作為輸出更為合適。

此外,當三個接口全部參與工作時,官方說明可以達到45W+15W的輸出,不過並未具體說明是如何組合的,鑒於這種情況非常少見,筆者認為幾乎可以忽略。

總結一下,單口輸出時,USB-C1和USC-C2都能達到最大65W輸出,這也是最大65W的來由,也就是說,如果想快速給筆記本充電,那麼儘量保證單口使用,其他設備需要暫時避讓。

筆者實測了一組數據,主要是智慧型手機充電,不妨來看看實際使用效果。

首先是單口USB-A輸出,給小米9充電,輸出顯示為9.89V/2.49A,折算輸出功率為24.6W,比較接近小米9支持的最大27W充電功率。

同樣是單口USB-A輸出,給OPPO Reno2充電,最終得到的充電功率是5.07V/1.83A,折算輸出功率為9.3W,遠遠沒有達到這款手機的最大充電功率,同時也清晰的印證了氮化鎵產品尚不能支持OPPO的快充協議。

此處有一個疑似BUG的問題,因為筆者在嘗試用USB-A給華為和榮耀手機充電時,充電在不斷攀升至大約27W功率時會突然停止,然後再次開始以從小到大的功率繼續衝擊27W,並再次戛然而止,換言之,用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的USB-A口給華為和榮耀手機充電時會陷入一個奇怪的循環中,原因未知。

其次是單口USB-C充電,首先是小米9,輸出為9.1V/1.89A,即18W輸出,小米9幾乎沒電狀態。

USB-C單口給華為Nova7 Pro 5G充電時,輸出為9.08V/1.36A,即12.3W輸出,該手機電量50%多。

USB-C單口給榮耀20 PRO充電,輸出為9.09V/1.42A,即12.9W輸出,此手機電量60%多。

USB-C單口給OPPO Reno2充電,輸出為5.12V/1.8A,即9.2W輸出,顯然依然不支持OPPO的快充協議。

USB-C單口給榮耀9X Pro充電,輸出為5.12V/1.94A,即9.9W輸出,非常接近該手機的最大充電功率。

最後,筆者嘗試了用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給筆記本充電,當然是選用USB-C1進行充電,結果顯示輸出為19.97V/2.75A,即54.9W輸出,充電功率已經比較接近最大的65W輸出。筆記本電量70%多。

總體而言,這款征拓S3氮化鎵GaN充電器的充電功率比較符合官方的宣傳點,不過略微遺憾的是筆者並未能夠讓這款產品發揮全部實力,但是使用體驗還算不錯,氮化鎵充電器的未來可期,你會選擇入手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