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草原來 | 王珞丹:什麼馬?我就是那匹野馬

相看兩不咦 發佈 2019-12-28T12:08:19+00:00

原創: 這裡是 故鄉與世界 2018/8/16▲ 灰色大衣 ERDOS說到旅行,我們總是下意識想到「走出去」,然而回到久別重逢的故鄉,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不能缺少的旅行,畢竟,「從哪裡來」和「到哪裡去」同樣重要。《新視線》在創刊以來,每一期都會與不同的明星名人踏上回故鄉的道路。

原創: 這裡是 故鄉與世界 2018/8/16


說到旅行,我們總是下意識想到「走出去」,然而回到久別重逢的故鄉,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不能缺少的旅行,畢竟,「從哪裡來」和「到哪裡去」同樣重要。

《新視線》在創刊以來,每一期都會與不同的明星名人踏上回故鄉的道路。值創刊兩周年之際,我們回故鄉的腳步走到了內蒙古自治區,而這一次的同路人是來自內蒙古4個不同地方的明星名人:阿雲嘎——鄂爾多斯,白岩松——呼倫貝爾,劉岩——呼和浩特,王珞丹——赤峰。

在我們往期的城市或省份特輯,如「南京女孩」「她從安徽來」「北京三部曲」中,不同的明星名人對於家鄉皆有不同側面的解讀。然而這一次的內蒙古特輯中,每一位明星名人,都以草原作為他們講述家鄉故事的核心。也許是因為內蒙古的草原太遼闊,無論是生活在內蒙古的哪一座城市,無論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每個內蒙古人關於家鄉的記憶都被草原包裹著。

因此本期的內蒙古特輯,我們命名為「我從草原來」。相信每一個從草原走出來的人,都有一天會回到那片他心中的草原。

如果你還沒去過草原,那不妨跟著他們的故事,啟程。

回到王珞丹長大的內蒙古赤峰市,聽她講自己的成長經歷,便能理解為什麼她在觀眾心中總是有些「男孩性格」——16 歲第一次被帶到馬場騎馬,膽大敢闖的她就比其他的男孩子要騎得好。

吐力根河汩汩地流淌,

羊群在視野中出現,

紅日蒸騰起青草的氣息,

她忽然興奮起來 ,

「 我有草原!」 像在宣告著領地。
人們問,那你的野馬呢?

她說:「我就是。」


在赤峰一座公園的跑馬場,十六歲的王珞丹第一次騎馬,一匹溫順、 呆萌的蒙古矮種馬。馬很聰明,人一坐上去,它就知道你會不會騎。她謹記動作要領,夾緊馬肚子,小馬快跑起來,一路擦著樹幹和圍欄疾馳。

男孩們流露出驚異的眼神,有一點羨慕,有一些複雜。「女生太像男孩,他們反而瞧不起,覺得女孩怎麼能這樣。看馬跑得這麼快,他們就害怕,騎上去都是嘎噔、嘎噔的那種,我是噠噠噠噠,很快的一種。」

她不理那些目光,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早習慣了,「還有一次,我們上攀岩課,先學的是橫移。一個女孩被拽到兩米時就哭了,爬也爬不上去,老師也不放她下來。我那天也不知道吃什麼了,開掛了一樣,像一隻猴子,迅速地抓住每個點,橫著就過去了。」男生張大嘴巴,發出一聲「啊」。

這種感覺充斥著她的中學時期。在內蒙古幼兒師範學院,沒人不知道九八音樂班的王珞丹,就是「大合唱時,樂隊正中間坐著的那個,玩打擊樂的」。她的班主任是打架子鼓的,所有人都想學,覺得很帥,可是老師不開大課,只教王珞丹一人。「老師是選過的,看每個人的節奏感,最後只挑了我。」

那時的王珞丹,就一個字:狂。現在回頭想,她覺得自己無比幸運。學生時期的她對很多事情不敏感。譬如女孩與女孩之間發生的小摩擦,她全都無所察覺。「在可能發生爭執的場合,因我的大條而躲過了。大條一點也挺好,包括在之後的人生里,也許我錯過了機會,但也錯過了危險。」

學生時光終究是快樂的。幼師對面有一個對夾鋪,她和同學天天光顧。對夾是赤峰最有名的美食,酥油燒餅側切一刀,裹入熏豬肉。肉選半肥半瘦的,切成塊碼進一口大鍋,先開鍋大煮,再下醬燜蒸,肉塊間隙填滿花椒、八角、砂仁、桂皮、丁香、甘草,佐以香蔥、蒜末,最後拿出來用松木燻烤。

這家老闆賣的對夾,肉塊有肥瘦相間的,五毛錢一個;精瘦肉的賣得貴,八毛錢;用桔梗醃製的鹹菜,當地叫狗寶鹹菜,甜中帶辣,口感脆生生的,一兩三毛錢;紫菜湯免費。學生們一進鋪子,先來一碗不要錢的紫菜湯。王珞丹能吃兩個肥瘦相間的對夾,再來一個加狗寶鹹菜的,最後還有一碗餛飩。

對夾在赤峰的地位,相當於驢肉火燒在保定,羊肉泡饃在西安,但麵餅是加豬油反覆疊層的,烤出來有香脆的酥皮,味道更勝一籌。她愛吃的還有呼市焙子、吊爐燒餅,和一到年節就買不到的瓜子張。赤峰各個旗縣皆有美食,經棚的餡餅、林西的燒麥、烏丹碗坨、喀喇沁涼粉、敖漢撥面……王珞丹鮮少吃到,只因她生長在這裡,卻從未去過草原。

「我長大一點才知道,爸爸生長在遼寧新城,媽媽在遼寧錦州,赤峰 1969 年劃歸遼寧省,十年後復歸內蒙。我爺爺是赤峰人,一直想落葉歸根, 爸爸媽媽就回到了赤峰。姥姥經常帶著海鮮來看媽媽,我到年節跟她去錦州時,老姨就開玩笑叫我『小尺(赤)峰兒』。我知道赤峰很大,有很多個旗縣,但一直沒有明確感受。」

媽媽很快喜歡上這裡的生活,她愛聽蒙族歌,吃蒙式早餐。早餐一定要有奶茶,配酥油和炒米,就著幾塊奶豆腐。每年七八月是草原最美的時候,綠意鋪展,四野茫茫。父母自駕到烏蘭布統,那時的路不好開,一去要三四個小時,她和姐姐都暈車,就被送去了遼寧姥姥家。「也許是離家太近了,反而對周邊的美景沒那麼好奇。」

她從小被管得很嚴,大人上班就把屋門反鎖,有同學打電話叫她出去玩,父母會拒絕。暑假父母都去了草原,她反而覺得自在。到考大學時,離開家鄉,幾乎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選項。「我姐想考舞蹈學院時,媽媽很糾結,她覺得以我們的家庭條件,姐姐的條件,這不是我們能去想的事。姐姐很想考,我說媽,她如果試了沒有成功,那就是沒這個命,但如果沒讓她試,你的孩子會一輩子恨你。後來我媽說,這句話像給她扎了一針, 她就帶著姐姐去考試了。」

姐姐上大學後,給她買回一雙兩隻腳不同款的匡威鞋,王珞丹覺得:「王楚函太笨了,買雙鞋都買不對,她一個人在北京可怎麼辦呀,我得過去陪她。」幼師畢業後,她本可以做一名小學音樂老師,但還是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媽媽一度建議她考北師大,最後尊重了女兒的意願。來到北京,她有一種終於離開管轄範圍的雀躍,「沒人盯著你,管著你了」。

有個大學同學一聽說她是內蒙人,立刻問:你們是不是騎馬上學啊?起初她說不是,後來問的人多了,也懶得解釋了。騎馬上學、住蒙古包、特能喝,是人們對內蒙的三大誤解。「讀中學時,我身邊是有不少蒙族的同學,有個女孩叫蘇日娜,白白的,單眼皮,也不是大家想像中蒙族人的樣子。」

第一學年的冬天,北京下了一場不大的雪。宿舍里有來自山西、哈爾濱和福建的同學。那天清晨,大家還在睡覺,福建女孩一嗓子把所有人喊醒,她看到下雪興奮得不可遏制,抱起相機跑出樓門。王珞丹探頭一看,雪不算大,赤峰的雪才是大氣磅,下起來飄飄洒洒,一夜撲撲簌簌的響聲,醒來屋外就積了一尺厚。

那天她有點想家,想喝羊肉湯。去王府井逛小吃街,看到賣炸蠍子、炸蠶蛹的,嚇得她沒敢買,點了一碗羊雜湯,才吃兩口就放下了。「和我們家的比起來,差了不止一條街。內蒙的牛羊肉非常好,新鮮的羊肉上鍋一煮,加點小香菜,撒一些胡椒。有人吃不慣羊肉的膻味,但我在赤峰吃的,從來不膻。」後來爸媽也住到北京,照顧她和姐姐,每年冬天都要從內蒙進整隻的羊,還有新鮮的牛肉。爸爸會剔羊骨,羊肉的筋不多,就脊背上一條板筋,刀子要尖要快,骨頭上可以留點肉烤著吃,內臟用來做羊雜湯。每次都是爸爸媽媽一起弄,分好了送給北京的朋友。

王珞丹會做西紅柿燉牛腩,「做菜對我來說,不是生活的流水帳里必須要有的,有時候是興趣使然。」爸爸告訴她方法,牛肉用熱水焯熟去腥,撈出放鍋里小火燉,加八角、香葉、桂皮、肉豆蔻,燉到一定程度時,放西紅柿和土豆。她一頭霧水,「我說爸,什麼是一定程度?十分鐘還是二十分鐘?」第一次試做,她覺得番茄的味道不夠濃。自創了新方法,肉放鍋里先加調料和西紅柿,小火慢燉十幾分鐘,再加一次西紅柿和土豆。「味道老好了,我有一個番茄炒蛋原理,想讓番茄味重一點,就先炒番茄,不然雞蛋炒好了下生番茄,就出不來香味。做西紅柿燉牛腩也是同理。」

大學一畢業她就演了《奮鬥》,米萊的角色深入人心,紅遍全國。「我也復盤過我的前半生」,她想了想,挺任性的,挺沒邏輯的,「原本也不是讓我演米萊,是露露,我堅定地說,如果不是米萊我就不演了。」她也不知道是哪來的莫名底氣,「做演員的都知道趙寶剛導演是誰,只要跟他合作就能火,可我當時就軸,就想演我喜歡的。年輕時的那股勁兒,現在不一定有了。」

她意識到人的軌跡無法複製,因為一路走的都是未知。「無論我做新人時,還是後來,我都有七八個月不接戲的時候。大家會想,你那一段是不是很難扛,很難捱,可我一直都是這樣。也不是沒有危機感,只是有時遇到的東西沒法妥協。我不是一個貪財的人,錢不足以讓我做不想做的事。」

赤峰遼闊的土地和草原,終究在她身上留下特質,「我很不願意說豪邁這個詞,」她大笑起來,「不過……是比較直接和豪爽。」第一次走進烏蘭布統,她一直在想,「這是內蒙赤峰,我家鄉的草原」。從沿途看到第一棵樹開始,到滿地跑跳的土撥鼠,臥在草地上的羊群,原來一切都那麼容易讓人感動。

「你看到一匹馬,站在那裡,特別友好地走過來,你能去碰碰它的額頭。我覺得很開心,你看,連馬兒都願意走向我。」她看到小河溝邊牧民在放牛,把照片發給朋友們,他們說,我想學擠牛奶,擠完就喝。她就追著奶牛走,問它們:「我的朋友想喝牛奶,你能過來一下嗎?」

在樺木溝見到成片的白樺樹,「天哪,是朴樹的白樺樹嗎?」她跑過去擁著樹幹,蹭了一身帶著涼意的潮濕。「我之前也一定見過它,包括朴樹的歌,聽到耳朵快起繭子,可真的來到這裡就是覺得開心、放鬆。我的工作人員看馬撒尿,一泡尿那麼長,稀鬆平常的事,卻讓人快樂。」

不久前她第一次動手畫了一個蒙古包,白色的羊毛苫氈,暗紅色氈門,頂棚上有流暢的裝飾花紋。「當我真的決定畫一個蒙古包的時候,才了解它的構造。」不用泥水、土坯、磚瓦,六十根烏尼撐杆和頂圈構成了傘形骨架,牧民們用皮繩、鬢繩把各部分牢牢扎在一起。這幅畫後來放在她北京的家裡。

「我離開赤峰確實挺多年了,每年春節能在家待一周。」房子也從老城區搬到新城區,站在錫伯河南岸,看不遠處寬闊的雙向八車道馬路,「很難在一個非一線城市看到這樣的景象,有寬敞、明亮的街道,但是又很安逸」。今年春節,赤峰下了一場豪雪,她在皚皚雪地上放鞭炮,暖黃的路燈下,雪像白蝶飛舞,遠處樓宇霓虹,城市端莊安靜。

「這麼多年,爸爸媽媽一直向我表達的就是他們特別喜歡這個地方。媽媽八二年來到赤峰,三十多年了,她在這裡有了新的朋友,有他們喜歡的美食、風土和生活習慣。」想起讀大學時,放寒假坐火車睡一晚就能回家。赤峰是全國衛生城,空氣乾淨而清爽,一下火車,撲面而來的清新,帶著一絲凜冽,她就真切地知道:我回家了。

特別感謝 赤峰市旅遊局烏蘭布統景區

化妝 / 王耀葳

髮型 / Parco Cheung

製片 / 周奕然、陸嘿嘿

攝影助理 / 周硯霖、姜雨達

造型助理 / 蘇一心

攝影 / 姜南(ASTUDIO)

編輯、統籌、造型 / Miya Tao

撰文 / 陳晶

微信編輯 / ze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