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木家具界走紅的,為什麼是紅木?紅木的範圍,是如何界定的?

南康家具手拉手 發佈 2020-01-12T23:52:53+00:00

紅木的材色,是指心材經過大氣變深的顏色,而且都是偏深的暖色:紫檀木類是紅紫色,花梨木類是紅褐色,香枝木類是紅褐色,黑酸枝木類是紅黑、紫黑色,紅酸枝木類是紅褐色,烏木類是烏黑色,雞翅木類主要是黑色。

現在,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傷害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個人對於外界環境是無能為力的,但對自己居住空間內的環境污染,是有能力降到最低的。室內環境的污染,主要來自家具和裝修材料中的人造板、膠水、油漆等等,於是,人們開始追求實木材質的家具。

可用於實木家具的木材種類有很多,人們偏愛使用那些產於熱帶地區的深色名貴硬木(即紅木),這是在長期的生產、買賣、使用中逐漸形成的共識。紅木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家具良材,不但尺寸穩定性優良,並且具有人們所期望的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天然花紋和悅目的材色,以及宜人的觸覺感。

1、紅木的密度、材色和花紋

大部分紅木的生長周期都超過了100年,因此紅木普遍偏向硬重,含水率12%時的氣干密度,都要大於0.76,少數樹種甚至大於1。紅木的材色,是指心材(不包括邊材)經過大氣變深的顏色,而且都是偏深的暖色:紫檀木類是紅紫色,花梨木類是紅褐色,香枝木類是紅褐色,黑酸枝木類是紅黑、紫黑色,紅酸枝木類是紅褐色,烏木類是烏黑色,雞翅木類主要是黑色。紅木家具不使用邊材,是因為邊材色淺,和心材的材色不協調,而且容易腐朽。

木材的天然紋理對於實木家具來說非常重要,紅木家具更是如此。紅木的天然紋理使人悅目,即使是某些木材缺陷,也為人們所喜愛。比如,花梨木上多有木節(活節),俗稱鬼臉;大多數紅木(特別是酸枝木類),都不同程度的具有紋理交錯,徑面上還顯示有深淺相間的帶狀花紋。從理論上說,這些都是木材結構欠均勻的表現,但人們對此愛不釋手。有些消費為了看到更醒目的天然花紋,還偏愛塗蠟的實木家具。

2、紅木的結構和觸覺感

紅木材質細膩,質地堅韌,結構是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向直徑不大於200微米。紅木材質的實木家具,木材偏硬但又不至於太硬,和結構細緻一併要符合雕飾的要求。木材的觸覺感和木材的結構、密度及強度有關。一般來說,木材的密度越高,強度越大,密度越小,強度越小。因此,紅木能在撫摸時給我們以舒適細膩、軟硬適中、粗滑有度的手感,常讓人慾罷不能。

3、紅木的尺寸穩定性

對實木家具來說,除了材色、結構和花紋外,最重要的是選用乾材尺寸穩定性好(即乾材縮脹小)的樹種。從《世界重要闊葉樹材手冊》和《世界熱帶木材》等資料提供的數據來看,紅木的乾材尺寸穩定性是良好的,屬於良級。特別是紫檀屬和黃檀屬樹種,沒有發現乾材尺寸穩定性不好的記錄,亞花梨的非洲紫檀和安哥拉紫檀,則有屬於良級記載的報導。

木材是有變異的有機生物體,不是按要求人工控制生產的工業品,它是天然生長的,材質隨生長的立地條件的不同而有變異。因此,對紅木材質的確定原則,是紅木家具製造者和使用者關注的重點。最新的紅木國標中,屬於紅木的有5屬8類29個樹種,總的來說,紅木在材質方面有如下規定:木材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向直徑不大於200微米;木材含水率12%的氣干密度大於0.76%;材色(指心材,不含邊材)符合要求。

困難的是,由於生長的立地條件不同,同一樹種紅木的密度、材色、管孔分布、紋理、結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變異,特別是印度紫檀,密度和材色變化非常大。這就要求:即使是經過樹木學鑑定的正確樹種的紅木,凡是未能達到規定要求者,也不能稱為紅木;反之,已全面達到上述要求,而未列入的拉丁名樹種的木材,也能稱為紅木。同理,即使是同一商品類內的紅木,其材質也各有差異,不能統一為一種價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