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不是明朝的一個轉折點,「奪門之變」才是

十點烏托邦 發佈 2020-03-04T03:07:13+00:00

可在「奪門之變」發生後,朱祁鎮的皇權被削弱,于謙等權臣被誅殺,黨派之爭越演越烈,國勢頹廢,這才是明朝一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明朝的一個分水嶺。

序言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頻繁進犯大明領地,在王振的慫恿下,年輕氣盛的朱祁鎮決定要親征瓦剌。

出征途中,毫無作戰經驗的王振獨攬軍中大權,一系列錯誤的軍事戰略,讓明軍一度陷入了絕境。

最終,在土木堡被瓦剌大敗,二十萬精銳軍隊盡損,文武百官皆死於混戰,朱祁鎮被俘。

這一變故,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明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其實不然,土木堡之變雖然讓明朝損失慘重,但在於謙等人的力挽狂瀾之下,明朝的主體可以說是承接下來,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可在「奪門之變」發生後,朱祁鎮的皇權被削弱,于謙等權臣被誅殺,黨派之爭越演越烈,國勢頹廢,這才是明朝一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明朝的一個分水嶺。

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也先遣使二千多人進馬,詐稱三千人。王振怒其詐,減去馬價,使回報」。

自此,明朝與瓦剌的關係因「馬價」而惡化了,阻礙了雙方的貿易,瓦剌也無法通過明朝獲得大量的財物。

後來,也先想通過與明朝聯姻來重新打開市場,於是遣人入貢,以「貢馬」為聘禮來聯姻。但是,朱祁鎮只回復了「無需姻意」四字,這事就沒有了下文。

也先因此耿耿於懷,越想越氣,於是決定舉大兵進攻明朝領地大同。八日,也先兵到,大同失利,塞外城堡皆淪陷。

大同失利的消息傳到京師,朝廷本來決定是讓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萬人來抵禦瓦剌的。但是,宦官王振卻一直慫恿明英宗朱祁鎮親征。

朱祁鎮本身就有一個「英雄夢」,希望可以像朱棣和朱瞻基一樣,馳騁沙場,上陣殺敵。而王振的慫恿,無疑是喚起了他內心的激情,下令「二日即行」,可見其中倉促,軍事準備肯定是不充足的。

對於朱祁鎮的魯莽,大臣們是反對的,吏部尚書王直率百官勸諫朱祁鎮,但不聽。

很快,朱祁鎮讓宦官金英輔佐郕王鎮守北京,親自率領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人,合兵二十萬征討瓦剌。

在出征途中,朱祁鎮不重用有大才的張輔、朱勇等人,而寵信王振,沒有作戰經驗的王振獨攬軍中決策大權。

最終,王振在軍事上的一系列錯誤的指揮,明軍在土木堡大敗,二十萬大軍皆損,隨行的大臣皆死,而且朱祁鎮被俘。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

對於這場的的記載,《明史•紀事本末》載:「眾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英國公張輔,尚書鄺埜、王佐,學士曹鼐、張益而下數百人皆死」。

這時,完全可以說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朱棣時期留下的五十萬大軍盡損,最為精銳的三大營也戰死,損失財物數不勝數。

而且功勳集團、文臣集團和靖難集團的主要成員消失殆盡,將領將會面臨無人可用的窘境。

同時,邊防如同虛設,邊防政策由積極進攻轉變為被動防守,最終形成了著名的九邊防禦體系。

最為重要的是,皇帝是在明朝的政治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是保證國家正常運行的前提,可作為皇帝的朱祁鎮卻被俘了,明朝廷無疑是「群龍無首」。

所以,有些人就認為「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筆者認為「土木堡之變」雖然讓明朝損失慘重,但也是一次大洗牌,為于謙、石亨等新人的崛起提供了機會,而這些新人的才能也不錯,完全可以掌管好朝廷上上下下。

而于謙等人的出現,更是打破了先前宦官專權的局面,恢復了往昔文官集團掌管朝中大權的局面,不至於文官想要有所作為,卻步步局限宦官之手。同時,郕王朱祁鈺登上皇位,更是解決了君臣不同心的局面。

所以,就算那時面臨的困難很大,但在於謙等人的運籌帷幄之下,明朝的主體承接下來了,更是迎回了皇帝朱祁鎮,這也是實力所在。

而且,這也證明這批新人並不差,假以時日,通過政策改革,明朝還是會恢復往日的光輝。

可是,後來朱祁鈺病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助朱祁鎮南宮復辟,重新登上皇位,史稱「奪門之變」。這一場變故,才是明朝的一個分水嶺。

奪門之變,明朝的一個分水嶺

英宗天順元年春正月壬午,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迎上皇復位。

在幫助朱祁鎮南宮復辟後,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也得到了封公進爵,掌管朝中大權,徐有貞更是直接進入內閣,石亨被封為忠國公,曹吉祥則是升為司禮監太監,總督京軍,其嗣子曹欽得授都督同知。

而且,景泰朝大臣遭到排陷打擊,大學士陳循、刑部尚書俞士悅、工部尚書江淵、吏部左侍郎項文曜等被發配到遼東鐵嶺衛充軍,大學士蕭鎡、商輅,兵部右侍郎王傳等被罷職為民,于謙等人更是被誅殺。

這時,京師保衛戰的功臣可以說被殺光了,只留下了一批才智平平,內心貪婪之臣,無心朝政,只為自身的利益。

因為于謙等權臣的消失,朝廷內外空缺的官位眾多,石亨、徐有貞、曹吉祥就大力扶持自己的親信,讓他們位居高位,以至於形成了「石—徐—曹」三人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的局面。

最終,黨派之爭越演越烈,「石—徐—曹」三人只顧功名利祿,為自身爭奪權力,嚴重影響了明朝政策的實施,經濟也難以得到恢復,軍事問題更是得到任何的解決。

這才是明朝的一個分水嶺,朱祁鎮重新登上皇位,殺掉了一心為明朝的大臣,扶持了一批功利性極強的大臣,更是帶來一場黨派之爭,讓明朝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難以得到恢復與解決。

曹石之變就是一個例子

在「奪門之變」發生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朝政總算是安定下來,此時應該注意恢復明朝的政治體系,恢復經濟。

可是,「奪門」的功臣卻並不把這些國家大事放在心上,一心只為自己的功名利祿著想。沒過多久,「石—徐—曹」三人就為各自爭奪權力展開了一系列鈎心鬥角的鬥爭。

天順元年(1457)五月,御史楊瑄上疏彈劾曹、石強奪民田、冒功濫職等罪。朱祁鎮召徐有貞和李賢來詢問情況,二人皆說:「瑄所言公正,不避權幸,宜從其請。」

於是朱祁鎮下詔褒獎了楊瑄,並命巡按御史前去覆勘侵奪民田事。在遭受到徐有貞打擊後,本有矛盾、利益相爭的曹吉祥和石亨卻聯合起來,一起策劃誣陷徐有貞。

朱祁鎮寵信徐有貞,經常召徐有貞到深宮密談。於是,曹吉祥就密令小宦官偷聽其中消息,再故意泄露給朱祁鎮,挑撥朱祁鎮與徐有貞的關係。

後來,石享、曹吉樣哭哭啼啼地說內閣下令讓御史排擠誣陷「奪門」的功臣,並且表示自己是忠誠的,打感情牌,這也說動了朱祁鎮。

於是,朱祁鎮下令科道官彈劾徐有貞、李賢「獨專擅威權,排斥勛舊」,徐有貞、李賢很快也被速捕入獄。

在徐有貞下獄後,曹、石二人為了完全消除隱患,進一步陷害徐有貞,徐有貞被發往雲南為民。

在這次鬥爭中,曹吉樣、石亨兩人獲得全勝,朝廷中也沒有人可以制衡二人。於是,石、曹二人更加肆無忌憚地專權亂政,一掌外朝,一掌內廷,權傾朝野,毫無人臣禮,朱祁鎮的地位受到威脅。

當時,朱祁鎮南宮復辟時,動用的將士不夠一千,可石享弟侄家人以「奪門」功升遷者就已多達四千餘人。而且,石享還公開賣官,「以貨之多寡為授職美惡,入之先後為得官遲早」

後來,朱祁鎮以石彪為突破口,對石亨的勢力進行打擊,最終石亨坐獄瘐死。而曹吉祥看到石亨如此下場,害怕自己也會如此,於是就密謀造反。

但是,幸好有李賢、孫鏜等人的相助,朱祁鎮才成功地消滅了叛軍,曹吉祥勢力被清除得一乾二淨,曹吉祥也被磔刑於市。

至此,經過數年的黨派之爭,明朝廷的政局才算穩定下來,朱祁鎮才有空抽開身去恢復國家的經濟和軍事。

結束語

土木堡之變,雖然讓明朝損失慘重,但是假如沒有奪門之變,于謙等權臣沒有被處死,假以時日,明朝的經濟、軍事是可以得以恢復的,並不一定會由盛轉衰。

可是,偏偏此時發生了「奪門之變」,于謙等人被誅殺,石亨等人上位,卻一心只為功名,從沒想過國家大事,以至於明朝廷的經濟、軍事一直得不到恢復,由盛轉衰,成為明朝的一個分水嶺。


【小皮】

參考資料:《明史》、《明史紀事本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