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被侵害的孩子,都因為沒有補齊「性」教育這堂課

尹建莉父母學堂 發佈 2019-12-28T07:10:56+00:00

這幾天,備受好評的國產懸疑片《誤殺》成為票房黑馬,引起熱議。電影講述了泰國警察局長拉韞的兒子素察,在夏令營時迷奸了女生平平,還拍下視頻脅迫,試圖再次進行侵犯。恐懼的平平將事情告訴了媽媽阿玉,阿玉乞求素察刪除視頻,素察卻還想對阿玉施暴。母女倆在反抗過程中「誤殺」了這個性侵者。


這幾天,備受好評的國產懸疑片《誤殺》成為票房黑馬,引起熱議。



電影講述了泰國警察局長拉韞的兒子素察,在夏令營時迷奸了女生平平,還拍下視頻脅迫,試圖再次進行侵犯。


恐懼的平平將事情告訴了媽媽阿玉,阿玉乞求素察刪除視頻,素察卻還想對阿玉施暴。母女倆在反抗過程中「誤殺」了這個性侵者。



父親李維傑,為了保護妻女,根據自己在千萬部犯罪刑偵片中學到的反偵察能力,設計了一場精心謀劃的「無罪證明」。



性侵和暴力,誤殺和犯罪,權貴和弱小,這是螻蟻和母獅的較量,也是兩個家庭,父母為保全孩子的一場殊死搏鬥!


這不僅是部精彩的懸疑片,更是一部深刻的教育片。



從「性侵犯」素察看男孩的性教育:

關鍵的青春期,請教會男孩尊重女性


影片中「性侵犯」素察雖生於權貴之家,物質上錦衣玉食、應有盡有,卻極端匱乏父母用心的陪伴和教養。


忙於仕途和升遷的父親,人前和顏悅色,對家中妻兒卻毫無溫情可言。他對兒子素察的教育只有大打出手,這反而激發了青春期少年的叛逆。


而擔任警察局局長的母親,是個極其自私精明的人。工作中,她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對手下警員的貪污腐敗,睜隻眼閉隻眼。對兒子,她更是無底線地寵溺、袒護,卻從不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兒子打架鬧事,差點戳瞎別人的眼睛。她關心的只有自己兒子手蹭破了皮,至於別人家孩子的傷,再重都能賠錢私了。在這樣的母親身上,素察不可能學會尊重他人。


父親的暴虐+母親的自私,最終把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的素察,送上了絕路!


當拉韞這頭母獅,用性侵視頻逼問兒子下落時,護犢的母親阿玉,發出了視死如歸的怒吼:「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


然而,真的有孩子天性惡劣嗎?還是錯誤教育的惡果?



今年10月20日,大連11歲女孩淇淇慘死在了自己家附近的灌木叢中。被發現遺體時,孩子身上被連捅數刀,褲子被脫掉一半,兇手蔡某隻是個13歲的少年。



據悉,從蔡某11歲青春期開始,就曾多次尾隨女性,強摟強抱女同學,掀女童裙子,或在樓下偽裝自己是送快遞的,一直按門鈴,讓女性下樓。


整整兩年時間,蔡某的父母都沒對蔡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使蔡某的行為愈演愈烈,最後犯下性侵、殺人的重罪!


如果青春期的蔡某,能科學地認知自己身體、心理的變化,能學會尊重女性,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那麼2年後,孩子還是孩子,不會變成禽獸!



從「受害者」平平看女孩的性教育:

做到性脫敏,讓孩子敢於說「不」


大女兒平平參加學校夏令營,遇上了有「貴族」光環的素察。


雖然素察一直拿手機偷拍女生,看向平平的目光也不懷好意,平平已經察覺異樣。但是當素察遞給她飲料時,她還是礙於情面,沒有拒絕,只好喝了。


後來素察又用視頻脅迫她晚上見面,她心裡怕得要死,卻也不敢告訴父母。還好母親發現異樣,在母親的追問下她才說出實情。



著名學者張北川教授就曾說:「在我們的性文化里,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當父母對孩子的性教育缺位,談性諱莫如深,就給了施害者可趁之機!


作家林奕含在自傳性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有這樣一段情節:

房思琪在飯桌上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而媽媽卻很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那個時候思琪才明白,在性教育這個環節中,父母將永遠缺席。


敏感的少女由此察覺到,在父母面前「性」是個禁忌。於是把向父母求救的大門關上,讓自己困死於被語文老師誘姦的畸形戀中……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面前大方談性,用科學的方式讓孩子從小了解「我是從哪來」,「青春期我的身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同時知道保護自己的方式,孩子就能做到「性脫敏」。


「性脫敏」的孩子不會談性色變,他們會以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性,也能對所有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的行為,毫無心理障礙地說「不」。



父親李維傑自首的結局:

有些教育,越早做越好


這部電影與原版《誤殺瞞天記》最大的不同在於結局,因為劇中的父親自首了。


當李維傑被警車帶走時,妻子和大女兒平平在車後追逐痛哭,他卻異常平靜的在心裡懺悔。


他懷念起平平小時候跟他無話不談的樣子,可惜慢慢長大後,父女兩的距離越來越遠,女兒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開始對父母有埋怨……他悔恨自己對女兒的教育不夠好,失去了女兒的信任。


如果電影中雙方父母能早一點把性教育這堂課,給孩子補齊,那麼悲劇就不會發生,兩個家庭也不必被迫捲入這場註定只有輸家的慘烈對決!



電影中性侵犯素察身死,其父母也因教子無方身敗名裂,而現實中也有一起20多年的案件,最終得到了公正裁決。


12月23日,孫小果案再審,他於1997年強姦4名未成年少女和一名幼女(未遂),如今終於被判死刑。



我們在歡呼正義降臨的同時,也要意識到對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不僅因為孩子越長大,你對他們的影響就越小;更因為惡魔不會嫌你孩子太小!


英國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學會(NSPCC)統計稱:每20個孩子中就有1個遭受過性侵害。


波蘭製作性侵公益廣告,提醒父母,小心孩子身邊藏著的魔鬼


波蘭性侵公益廣告《小心壞叔叔有糖》


2018年中國媒體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17起,受害兒童逾750人,平均每天就有2名兒童被性侵。有專家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是1:7



遭遇性侵人數中女童占95.74%;一人性侵多人比例近三成——這意味著很多性侵案沒有被及時發現。



受害者年齡最集中的是7至11歲,其次是12至16歲;最小的受害者僅有2歲



其中熟人作案比例近七成(66.25%),親朋好友比例較高。在大部分家庭中,「家人」關係成了掩護,施害人通過威脅利誘,多次長期實施侵害。



同樣讓人擔憂的,還有茫然無措的父母……


數據表明,經常對孩子進行防性侵教育的家長不足四成。



能判斷孩子是否受到侵害的家長比例,同樣寥寥可數。



近五成的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調查顯示:百分之八十的少男少女都是「性盲」——缺乏性生理知識、性健康知識、性安全知識、性道德知識、性審美意識。


在中國,「性盲比文盲多」。


傳統上,很多父母總覺這些事情長大後自然就懂了,還有一些爸媽說,不是我們不想談,只是怕講錯了,反而把孩子帶偏。



然而在網絡發達的今天,無論你「談與不談」,孩子們都有太多渠道可以接觸到與「性」有關的信息。


最簡單的與性有關的信息,其實就是髒話。中文的髒話里,有幾個不是與性有關?不僅有關,還充滿了攻擊性,尤其是對女性的羞辱。


有些人當著孩子的面,髒話張口就來,讓念幾個科學名詞,反倒彆扭起來。


孩子的性啟蒙,父母不談,一定會有別人跟他談。父母主動談,還能知道孩子的想法,提供正確的引導,如果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別的途徑,父母就很難在做什麼了!


預防性侵害,

父母能做些什麼?


美國權威性教育專家黛布拉·W.哈夫納博士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師。」


性教育不僅僅為了預防性侵害,還關乎孩子一生的幸福。我們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預防性侵害,更是為了讓他們享受性的快樂,成長為性健康的成人,更完美地享受人生。


身為父母,只有我們自己提高意識,儘早做好準備,才能讓孩子免受傷害。



所幸,我們專門請到了美國頂尖性教育專家黛布拉·哈夫納博士,為我們開設了這門每個孩子都必不可缺的兒童性教育課程。



哈夫納博士擁有超過30年的性教育工作和研究經驗。1988年至2000年,她曾任美國性知識教育理事會會長兼執行長。她的《從尿布到約會》一書,被譽為美國性教育的「聖經」,已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11種語言。


課程亮點


更權威

美國頂級專家親授


黛布拉﹒哈夫納博士,美國性教育領域的領軍人物,有超30年兒童性教育工作經驗,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常受邀參加美國 ABC 世界新聞、CBS 晚間新聞等電視節目,曾獲康乃狄克年度性教育工作者獎。



▲在英國、日本、香港等17個國家和地區,開設兒童性教育講座


我們編輯部,寫性教育相關文章時,翻閱、參考最多的資料就是哈夫納博士的《從尿布到約會》,一直是我們內部傳閱的「性教育聖經」。


更貼心

轉為中國父母設計打造


▲哈夫納博士教中國家長認識生殖器官


有一個環節是,動手做男女生殖系統模型。哈夫納博士驚訝的發現,在美國,從小就學的性知識,很多中國媽媽30多歲,都沒有正式地學過,甚至是第一次知道。



▲認真記筆記的媽媽們


也是這次的中國行,讓哈夫納博士更堅定,把科學的兒童性教育理念和方法,傳遞給更多中國家長。


更實操

從生活場景出發

教你「如何說」,也懂「如何做」



哈夫納博士會通過一個個真實的生活案例,不僅教你怎麼說,也會告訴你怎麼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