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吹噓自己刀槍不入,袁世凱將信將疑,掏出手槍就是一槍,後來呢

此乃殿前都點檢 發佈 2020-01-22T21:36:33+00:00

19世紀末,清朝已是苟延殘喘,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實力逐漸強盛,科技逐漸發達,;日本則通過明治維新,也走向了富強,而清朝因為閉關鎖國,經濟遠落後於其他國家,西方國家強打開了清朝的大門,接著日本與我國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19世紀末,清朝已是苟延殘喘,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實力逐漸強盛,科技逐漸發達,;日本則通過明治維新,也走向了富強,而清朝因為閉關鎖國,經濟遠落後於其他國家,西方國家強打開了清朝的大門,接著日本與我國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清代表接連簽訂不平等條約,慈禧太后在宮中依舊過著奢侈的生活,百姓則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農民起義接連發生,晚清內憂外患,命數似乎將要走到盡頭,這時卻發生了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又稱「庚子記事」。


義和團是由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團、練拳習武和民間秘密結社的組織發展而來,據《庚子記事》記載:「看其連日由各處所來團民不下數萬,多似鄉愚務農之人,既無為首之人調遣,又無鋒利器械;且是自備資斧,所食不過小米飯玉米面而已。既不圖名,又不為利,奮不顧身,置性命於戰場,不約而同,萬眾一心。」


義和團並沒有任何先進的武器,最強也只是習過武、擁有一身肌肉的人,義和團多數「團員」在面對列強時所使用的武器還是冷兵器、鋤頭等,但他們並沒有畏懼,發展迅猛,殺害了不少外國傳教士,列強因此向慈禧太后施壓。


當時慈禧太后也處處不滿被西方列強牽制,義和團「扶清滅洋」實際是符合慈禧太后內心所想的,慈禧太后一方面派人對義和團進行鎮壓,一方面又「處處留情」。

袁世凱奉慈禧太后之命,對山東地區的義和團進行鎮壓,袁世凱做事圓滑,他先是派手下去請義和團的大師兄(相當於首領)和一些重要的義和團成員過來吃飯,然後酒過三巡,袁世凱裝作不經意的問大師兄:「你果真刀槍不入?」


大師兄受袁世凱如此款待,心中早已經飄飄然,便拍著胸脯說:「當然!」看大師兄這般,袁世凱將信將疑,掏出手槍就是一槍,後來怎樣呢?大師兄畢竟是肉體凡胎,哪是像他吹噓的那般刀槍不入,當場就一命嗚呼了。

其他重要成員見袁世凱變了臉色,爭先恐後的逃走了,隨後袁世凱又嚴格鎮壓義和團,義和團倖存的人就轉移了地方。


此後慈禧太后認為義和團有利用價值,向列強宣戰後,與義和團聯手,但八國聯軍還是進了北京,慈禧太后倉皇而逃,下令殺死所有的義和團人,將所有責任都推給了義和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