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殺了蝙蝠俠的父母?在DC宇宙里真相不止一個

歐美控omg 發佈 2020-01-03T14:35:37+00:00

JoeChillJoe一直是最早版本里殺了蝙蝠俠父母的人,他只是個普通的綁匪,一切都是意外,也確實有好幾次重啟都沒有改變過這個說法,所以還是先說說他。

一名持槍歹徒從陰影中走出,開槍殺了小布魯斯·韋恩的父母,而當時他們一家正在哥譚市的公園街散步。剩下的我們都知道了,這條街被稱為犯罪巷,布魯斯·韋恩長大後稱為蝙蝠俠,那拿著槍的到底是誰呢?

在整個事件中,去世的父母一直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開槍的人也可以說是蝙蝠俠故事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沒有他,就沒有向所有罪犯宣戰的誓言,沒有地下室的蝙蝠車,沒有莫名其妙必須養大小少爺的管家,沒有蝙蝠俠。

一切都從這個叫Joe Chill的罪犯開始。

有粉絲曾說過DC宇宙無論如何重啟這個設定都沒有變過,但真相真的只有一個嗎?


  • Joe Chill

Joe一直是最早版本里殺了蝙蝠俠父母的人,他只是個普通的綁匪,一切都是意外,也確實有好幾次重啟都沒有改變過這個說法,所以還是先說說他。

回顧過去,蝙蝠俠1939年初次在漫畫書里登場,但蝙蝠俠的創造者們一直等到1948年才深入說明Joe的名字和來歷,雖然事隔近10年才說明有點讓人驚訝。但說實話,他們在這方面一直都有點遲鈍,直到Joe在《偵探漫畫》第33期首次露面6個月後,才給他提供了一個起源故事。而且雖然故事裡介紹了犯罪巷和殺人兇手,但漫畫迷確實是等了快10年才直到他的名字。

在《蝙蝠俠》第47期中,比爾·芬格和鮑勃·凱恩最終在《蝙蝠俠的起源》中完成了關於Joe的故事。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蝙蝠俠遇到了一家專門幫越獄犯和在逃的罪犯穿越州界的違法卡車運輸公司,於是蝙蝠俠找到了這家公司的老闆Joe Chill。當他看到Joe的那一刻,他立馬認出了這是多年前開槍殺死自己父母的人。只是蝙蝠俠沒有把他送到監獄,而是親自面對他,與他對峙,揭開他的醜惡面孔,並且在故事的最後,蝙蝠俠親手殺了他,結束了韋恩家族多年來背負的謀殺案。


  • Chilton太太

…只不過事情並非如此。1969年的《蝙蝠俠》第208期中,Joe Chill的故事裡有一個相當大的「反轉」和「背景」,那就是在這期漫畫里的一個故事《蝙蝠俠生活中的女人》里介紹的這位和藹可親的Chilton太太。

蝙蝠俠的成長史其實在我們看來很簡單,他一直都是被老管家撫養長大的,但是在白銀時代(Silver Age)里,年輕的布魯斯·韋恩是和他的叔叔菲利普生活在一起的,菲利普叔叔是一位商人,經常週遊世界,這也給了布魯斯學習不同文化的機會。

然而,真正對蝙蝠俠禮貌和生活上教養的問題其實是落在了菲利普的管家Chilton太太手中,她十分疼愛這個從小失去父母,總是憤怒和傷心的小孩子,以至於蝙蝠俠一度把她叫做:「Chilton媽媽」。

那故事的反轉到底在哪呢?Chilton太太有兩個成年的兒子,而小兒子Joe更是因為陷入了犯罪生活於是把自己的姓氏Chilton縮短為了Chill,這位太太的小兒子Joe Chill就是殺了蝙蝠俠爸媽的人!不僅如此,她更是知道自己的孩子謀殺了韋恩一家,而且在布魯斯長大成年之後也知道他變成了蝙蝠俠。

老管家阿爾弗雷德不知道怎麼的,發現了Chilton太太的故事,而唯一不知道的就只有布魯斯本人。

她的另一個兒子?他叫Max,也是一個罪犯,在和蝙蝠俠的戰鬥中被投幣機壓死了。


  • Joe是拿錢辦事?他其實有個老闆,叫Lew Moxon

嚴格上來說,Joe並不是殺死韋恩一家的人,當然了,確實是他開的槍,但他不是什麼「普通的土匪」,而是一個拿錢殺人的殺手,背後更是有個黑幫老大Lew Moxon。

那Lew為什麼要殺韋恩一家?回到《偵探漫畫》第235期的故事。

那時候的Lew在逃離犯罪現場的時候被警察射了一槍,他的手下立馬舉行了一個上流社會的化妝舞會,想尋找一位熟練的外科醫生把子彈取出來,他們很快就確認了一位:托馬斯·韋恩,布魯斯的爸爸,而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托馬斯那天就是打扮成蝙蝠!事情的發展就是托馬斯完全「背棄」希波克拉底誓言,沒有給Lew實施手術,反而因為他們犯了法所以把Lew和他的手下揍了一頓並且揭發了他們。Lew發誓要報復托馬斯,當他從牢里被放出來之後,他僱傭了Joe。

不過做了虧心事,肯定怕鬼敲門。等到布魯斯·韋恩長大後找到Lew的時候,他已經得了健忘症,完全忘了自己曾經買兇殺人的事情,只有當布魯斯穿上蝙蝠戰衣變成蝙蝠俠出現在他面前和他對峙的時候,他才會想起自己犯下的種種惡行,並且以為是當年的托馬斯回來找他了。嚇壞了的Lew手足無措,直接跳到路中間撞上了迎面而來的卡車。最後,韋恩家的案子也算是了結了。


  • 蝙蝠俠:零時,沒有兇手

雖然Joe Chill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48年,但是在1994年的零時(Zero Hour)里,Joe完全被抹去了,這也是為什麼說在DC宇宙里,真相不止一個。

蝙蝠俠的父母被謀殺並沒有被確認為謀殺,而是被改寫為一種隨意的暴力行為,由於缺乏證據也變成永久未破的案子。

在隱喻層面上,把Joe和Lew的存在移除意味著蝙蝠俠並不是為了報復某個人而打擊犯罪,而是因為他和犯罪行為本身發生衝突。問題是,他時在尋求報復還是為了阻止這種事情發生在別人的身上?哥譚市的超級英雄一直沒有解決對他最重要的一件案子。

當然,所有這些都只是為了提出之前的故事試圖回答的問題:當他真的遇到了兇手,會發生什麼?報仇後還會繼續做蝙蝠俠嗎?

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答案是:不知道。


  • 電視劇里的兇手是傑克·內皮爾——小丑

韋恩謀殺案在電影里走的是另一條完全不同的路線,蒂姆·伯頓1989年的蝙蝠俠電影結合了Joe Chill和小丑創造了一個新的角色:傑克·內皮爾。

很容易理解電影里為什麼這麼做,就像蝙蝠俠這種永無止境的故事中不斷出現反派角色意義,好萊塢製片人們曾經的愛好是把很多超級英雄電影改編成簡單的動作片。

按照這種邏輯,蝙蝠俠和特種大兵電影沒什麼區別。因此,他們需要一個和主角蝙蝠俠有著特殊私人關係的反派,這樣蝙蝠俠就可以在電影中報復了。因此,蝙蝠俠最大的敵人——小丑,就必須是那個殺了他父母的人。

有一點要必須說清楚,因為傑克是結合了Joe和小丑創造的,但是電影中的傑克又確確實實的變成了小丑,可並不代表Joe=小丑,電影和漫畫里的要分開,電影里的這個角色就是小丑,只是他還沒變成小丑的時候借鑑了Joe的故事,然後起了個名字叫傑克,要把變成小丑那一瞬間的前後人生區分開。


  • 爸爸托馬斯買兇假死,化身傷痛博士Dr. Hurt?

編劇格蘭特·莫里森在《蝙蝠俠》系列中引入的另一個人物就是傷痛博士,而且他也是格蘭特蝙蝠俠作品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人物,幾乎在當時的蝙蝠俠的每一個主刊都出現過,包括蝙蝠俠與羅賓以及後來的布魯斯·韋恩歸來。

而傷痛博士曾經自稱蝙蝠俠的父親——托馬斯·韋恩,在槍殺案件中秘密逃過一劫。在格蘭特和弗雷澤·歐文的《蝙蝠俠公司》第11期中,他的另一個更令人髮指的的說法是,托馬斯僱傭了Joe去殺他的妻子和兒子,解放他,這樣他就可以過上夢想中的放蕩生活。只是在最後一刻,Joe膽顫心驚,對小孩下不了手,就把槍口對準了托馬斯,讓布魯斯活了下來,稱為蝙蝠俠。

托馬斯受了重傷,假死,以邪惡組織「黑手套」的名義回到了布魯斯身邊。

可是最終,傷痛博士對自己是蝙蝠俠父親的表述都是騙人的!所有他的自述都被老管家阿爾弗給推翻了!而且托馬斯壓根沒有動機去僱傭Joe。

真正的解釋要簡單的多,傷痛博士實際上是個神秘的科學家,他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演員,也有說法說傷痛博士是Darkseid的手下,托馬斯·傑斐遜召喚出的惡魔力量——某種時間旅行的「超級適配器」,被Darkseid派往太空殺死蝙蝠俠。而Darkseid是韋恩家族的不朽祖先,靠黑魔法維持生命,也可能是魔鬼本人。


關注一個再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