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被低估建築師,50年建造莊園,現建築設計師的「朝聖之地」

as國際建築與空間 發佈 2020-01-11T14:52:52+00:00

酒店入口狹長曲折,接待大廳前面設置了一個「凸」字形泳池,泳池外面是碧海金沙,池中有棋子般布置的椰樹,光影婆娑相映生。巴瓦在設計之時著重於酒店的舒適度,並在細節上下足了工夫,並未使用任何奢華的材質,卻營造出優雅高貴的氣質。這是巴瓦早期鄉土風格後新一輪的現代探索。燈塔酒店1995年巴

關注頭條號:AS國際建築與空間,私信回復「分析圖」,即可免費獲得2000張分析圖資料。


「當人們感受到樂趣,就如同我在設計和建造房屋時所感受的一樣時,我發覺根本無法用分析的、條條框框的方法來描述其確切步驟。我深信建築是無法用言語來解釋的,我一直喜歡看建築,但不喜歡閱讀有關它們的解釋:建築無法被完整的解釋,必須去體驗。」

——傑弗里·巴瓦


說到斯里蘭卡最多產

和最具影響力的

國寶級建築師

毫無疑問是傑弗里·巴瓦


傑弗里·巴瓦 Geoffrey Bawa(1919-2003)


他被譽為「斯里蘭卡之光」

「亞洲建築之父」

2001年阿卡汗建築獎終身成就大獎的獲得者

熱帶現代主義建築的一代宗師


巴瓦的建築

在斯里蘭卡是一道不可錯過的風景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他

注入不朽靈魂的建築


坎達拉馬遺產酒店

1991年


坎達拉瑪遺產酒店位於Kandalama湖畔,建築本身並不喧賓奪主而是掩沒在叢林之中。它是斯里蘭卡國寶級建築大師傑弗里·巴瓦獲獎最多、影響最大的設計作品,開創了酒店獲得LEED獎綠色建築認證的先例。巴瓦在這裡展現出的對自然、人文的關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至今仍然引領著設計的潮流,並越來越成為普世價值觀。


別墅天堂之路酒店

1970年


別墅天堂之路酒店是巴瓦後期的作品。上世紀70年代由巴瓦重新設計後,成為了斯里蘭卡第一家精品酒店。別墅天堂之路酒店不同於大型酒店,做到了每一間房間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布局、風格及裝飾。


阿洪加拉遺產酒店(入住)

1988年


阿洪加拉遺產酒店是建築大師巴瓦的傑作之一,位於斯里蘭卡西南海濱。酒店入口狹長曲折,接待大廳前面設置了一個「凸」字形泳池,泳池外面是碧海金沙,池中有棋子般布置的椰樹,光影婆娑相映生。巴瓦在設計之時著重於酒店的舒適度,並在細節上下足了工夫,並未使用任何奢華的材質,卻營造出優雅高貴的氣質。這是巴瓦早期鄉土風格後新一輪的現代探索。


燈塔酒店(入住)

1995年


巴瓦1995年設計的燈塔酒店,見證了他的大師地位。燈塔酒店位於加勒的古老阿拉伯港口的邊緣,這個酒店如同一座燈塔,也因此得名。巴瓦巧妙的利用了古城海角上岩石地形。一進入大堂入口,映入眼帘的就是陡峭的懸崖和印度洋的驚濤駭浪。


碧水酒店

1997年


碧水酒店是巴瓦生前設計的最後一座公共建築。位於科倫坡市的南區,旅館坐落在鐵路線與又長又平的海灘之間的椰樹林裡。他採用圍牆封閉的辦法隔離出一方樂土,把客房、餐廳和休息大廳面向大海,用連廊將分散的酒店各部分連載一起。由於是他晚期的作品,空間布置似乎更現代一些,但巴瓦的優雅與內斂的風格一直在延續。


巴瓦工作室

1963年


位於天堂路的藝廊咖啡館前身是巴瓦在科倫坡的工作室,他的眾多經典作品即誕生於此。巴瓦工作室建造在一塊窄長的基地上,中間的水池長廊非常動人。作為傳統和現代創造性結合的典範,它在材料和工藝方面均有所創新。


盧努甘卡莊園

1948年

盧努甘卡莊園是巴瓦一生中最重要的自住莊園,是巴瓦從1948年開始介入建築設計的起點。巴瓦投入了近50年精力建造設計這個園林,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設計夢想,最終建成這座聞名於世、舉世無雙的「盧努甘卡莊園」。


33街巴瓦住宅

1959年


33街狹長的自宅原本是窄小的四幢僧侶居所,1959年巴瓦租下了這座房子,然後不斷改建,使這座房子跟他後來的生活和職業生涯有著密切的聯繫。宅邸非常簡樸,色彩以他最喜歡的簡潔的白色與黑色為主,原本的小巷變成了自家宅院的室內走廊,宅院由許多個庭院串在一起,變成一個空間曲折的內向型庭院。


吉耶沃爾頓住宅

1997年


吉耶沃爾頓住宅常被稱為「赤壁之家」,這是巴瓦職業生涯中最後一個竣工的項目。該住宅位於崖壁高處,俯瞰魏利格瑪海灣(Weligama Bay),景觀壯美。這個作品的建築元素和形式被削減到最少,只有一個水平的屋頂。


希馬瑪拉卡寺

1976~1978


希瑪馬拉卡寺位於科倫坡市區內的貝拉湖上,是由一位富有的穆斯林商人出資修建,毗鄰科倫坡最大的廟宇岡格拉瑪寺,作為岡格拉瑪寺的議事廳來修建的。寺廟修建於1976~~1978年,由傑佛里·巴瓦設計,整個寺廟漂浮於貝拉湖的碧水青波之中。


斯里蘭卡議會大廈

1977年


斯里蘭卡國會大廈也稱國會新大廈,位於科倫坡城新規劃區中一個四面環水的島上,是該市新城的象徵性建築之一。新國會大廈由國際知名建築師傑弗里•巴瓦(Geoffrey Bawa)設計建造,該大廈共有五層,周圍的附屬建築為三層或四層,之間用平頂廊連結,占地約6.7公頃,建築面積48100平方米。大廈有1000多個房間,周圍水清草綠,各種花卉燦爛開放,爭奇鬥豔,景色秀美,除了政治功能以外,也是科倫坡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盧哈納大學

1988年


盧哈納大學位於斯里蘭卡南部,毗鄰大海和稻田,靠近斯里蘭卡南端的Dondara。在這個校園中,巴瓦設計了一座新的大學建築群,它們以覆頂的涼廊系統相聯繫,同時利用基地不斷變化的地形創造了不斷改變的院落和游廊,使校園看起來規模非常巨大但排列也非常宜人。


因為巴瓦的作品

斯里蘭卡成為了建築師必去的打卡地

最後,再來給大家

介紹一下這位偉大的建築師

▲巴瓦晚年在盧努甘卡莊園

巴瓦是個大器晚成的建築師,1919年出生於斯里蘭卡,年輕時曾經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原應和父親一樣成為人人稱羨的律師。然而,在他27歲獨自踏上為期一年半的世界旅行之後,突然有了想要創作屬於自己的建築的慾望,於是在將近30歲時,重新前往英國學習建築。

在巴瓦38歲(1957)時終於有了他的第一個作品,從此以後,他開啟了其遲到的建築創作生涯,直到2003年84歲過世為止。

四十餘年的實踐,巴瓦開創了亞洲熱帶酒店設計風格,他關注斯里蘭卡獨特的環境,把環境因素和現代主義理論相結合的設計理念在今天依然備受推崇。肯尼斯·弗蘭姆普敦將他列為「批判的地域主義」建築師,楊經文則稱其為「亞洲建築同仁心目中最初的英雄和大師」。


▲巴瓦和朋友們

巴瓦的早期作品包括辦公樓,工廠,學校等,作品受馬科斯維爾·弗萊爾(Maxwell Fry)和簡·德魯(Jane Drew)的「熱帶現代主義風格」(Tropical Modernism)影響,而追根溯源還是勒·柯布西耶。


圖文來自網絡資料編輯,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