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不可無「性」

吉文媒體 發佈 2020-05-19T19:50:33+00:00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能沒有「性」。人性何為人性?即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能,是人和動物最本質的區別。人性是支配人行動的最大的一個推動力,它要求我們不能做反人性的事情。柏拉圖說:「人的本性將永遠傾向於貪婪與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樂而無任何理性。」人性有光輝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能沒有「性」。

人性

何為人性?

即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能,是人和動物最本質的區別。

人性是支配人行動的最大的一個推動力,它要求我們不能做反人性的事情。

柏拉圖說:

「人的本性將永遠傾向於貪婪與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樂而無任何理性。」

人性有光輝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

但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不懂「人性」。

明朝初年,朱元璋剛平定天下,需要造船運送糧食。


但是造船需要很多釘子,工匠們為了牟利,往往會虛報釘子使用量,所以一艘船到底使用了多少釘子,很難計算。

有一次,朱元璋下令工匠們造船,工匠們故技重施,照例虛報。

於是,朱元璋率領文武百官來到河邊,下令把造好的一艘船燒掉。

很快,大火把船燒的乾乾淨淨,只剩下一堆鐵釘。

這時候,朱元璋又下令把這些釘子收集起來過秤,結果稱出的釘子重量,僅僅是所報數量的十分之一。

工匠們一個個膽戰心驚,但朱元璋並沒有處罰他們,而是按照這堆釘子的重量,定下了造一艘船所需要釘子的數量。

之後,按照這個標準造船,再也沒有人敢從中牟利了。

世事萬千,不變的只有人性。

當你遇到難辦的事情時,不妨多從人性的角度去思考解決之道。


德性

何為德性?

德性,即德行,德行是做人的根本。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德性」。

曾經有兩個空布袋想站起來,就一同去請教上帝。

上帝說:

「你們兩個要想站起來,要麼是有東西把口袋撐起來,要麼就是讓別人用手把你提起來。」

於是,一個布袋使勁往自己肚子裡裝東西,快裝滿的時候,自己也穩噹噹的站了起來。

但另一個空布袋就想,自己往袋子裡裝東西多辛苦,不如等人過來提起自己。

於是等啊等,終於有一個人把它提了起來,空布袋非常高興。

結果,那個人一看裡面什麼也沒有,就把它扔掉了。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豐厚的德行修養,在這個世上很難更好的立足。

有德之人,必受人敬。

德行,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成就。


悟性

何為悟性?

悟性,是一種對事物的理解力和認識的能力。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悟性」。

不同的人,可能會遭遇相同的經歷,但經歷過後,卻得到截然不同的人生,這中間的差別,在於人對經歷不同的感悟。

比如,你原本是一個非常真誠的人,所以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困難的時候總有人伸出幫助你;

這時候,你會感受到做人真誠的好處,並且堅定這種信念。

但是後來,你換了環境,你發現,周圍的人都爾虞我詐,你的真誠換來的是上當受騙;

這時候,你就會懷疑做人到底要不要真誠。

一個人可以沒有沒有背景,沒有存款,沒有顏值,但一定要有悟性。


韌性

何為韌性?

韌性,即一種能夠從痛苦的經歷中恢復、甚至獲得力量和成長的能力。

人,生來就有韌性。

作家余華的筆下有一位主人翁,名叫福貴,人生歷經榮華富貴,也遭遇家破人亡。

他原本是一位富家少爺,年輕時自由頑劣成性,沉湎賭博, 一夜變成窮光蛋。

經歷了內戰、解放、土改,母親去世,女兒成了聾啞女;

兒子因為獻愛心,被活活抽干血而死;

聾啞的女兒生產大出血不治身亡;

妻子患了軟骨症,也不幸離世;

女婿也因工地事故撒手人寰;

外孫吃豆子時被活活撐死。


福貴的故事是一齣悲劇,但是在他悲慘人生里,無處不見積極的人生態度。

巴頓將軍曾說過: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韌性」。

血性

何為血性?

血性,即忠義赤誠的性格。

血性,是做人的準則,也是做人的品質。

西漢時期,陳湯給漢元帝上書: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是一種國家的尊嚴,更是一種血性的體現。

堅強和血性,不是刻意的矯情,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精神狀態。

「血性」是有激情,有擔當,敢作敢為。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血性」。

有些事,遇到了,就得辦,即使在四面楚歌之下帶著滿身傷痕,也絕不退縮。


記性

何為記性?

記性,即記憶能力。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善於從歷史經驗當中找教訓,提高記性,是少走彎路的一個捷徑。

一個人沒有記性,是非常可怕的。

之前,一貫幽默搞笑的黃渤,在一檔節目中突然哽咽落淚。

他回憶,有天他結束工作後回家,父親突然很客氣的迎接,還招呼他喝茶。

原來黃渤的父親得了很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病。

父親把他認成了老戰友,連自己有沒有兒子都不記得了。

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說過:

「一切知識,只不過是記憶。」

沒有記憶的參與,任何學習都不可能進行。


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記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