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朗文化丨這些海派傳統文化,你知道幾個?

良師面對面 發佈 2020-03-09T09:21:36+00:00

辛亥革命以後,在上海地區得到較大的發展,相繼成立了" 鈞天集 "、" 清平集 " 等組織。今天小益的分享就到這裡啦,我們下期再會~益朗文化,定期分享國學文化、健康智慧、良師哲理等小知識。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脈,它是城市人精神上共同的根與魂。


上海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著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資源,它們體現了上海這座海派都市的傳統理念、審美個性和文化精神。


但更多時候,它們可能已被我們遺忘,今天小益帶大家回味下上海的那些傳統文化~


01

江南絲竹


中國漢族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辛亥革命以後,在上海地區得到較大的發展,相繼成立了 " 鈞天集 "、" 清平集 " 等組織。



經常演奏的曲目有《歡樂歌》、《雲慶》、《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8 首,號稱 " 八大名曲 "。江南絲竹的樂隊編制一般為 7~9 人,少則 3~5 人。江南絲竹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02

月浦鑼鼓


月浦鑼鼓是上海市的漢族民間音樂。屬於月浦傳統鑼鼓與北方威風鑼鼓、山西太原鑼鼓、四川鬧年鑼鼓融合的一種海派鑼鼓。



傳統的月浦鑼鼓,活躍在漢族民間的節慶活動中,成為了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現代的月浦鑼鼓,不僅多次在國際、市、區的文化活動中亮相,而且已成為月浦漢族特色民俗文化的標誌。


03

奉賢滾燈


奉賢滾燈是流傳於江南橋鄉上海奉賢的一種集舞蹈、雜技、體育為一體的漢族傳統藝術,已有 120 多年的發展歷史。



相傳這是當年百姓為歡迎太平軍的到來而創造的一種漢族民間賽燈藝術。整套滾燈舞蹈表達了歡慶喜悅的心情,是漢族民間節慶歡樂經常運用的藝術形式。


04

花籃燈舞


花籃燈舞是一種上海市的漢族舞蹈藝術,本源自道教的祭祀儀式。



它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幾經各家道教藝人的不斷充實、修飾,直至五十年代中期,推衍為《穿燈舞》而自成一體。它 40 多年前流傳於浦東新區曹路鎮地區,具有強烈的漢族色彩和地方氣息。


05

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和江浙地區。淵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東鄉調,清末形成上海灘簧,其間受蘇州灘簧的影響。



後採用文明戲的演出形式,發展成為小型舞台劇 " 申曲 "。1927 年以後,申曲開始演出文明戲和時事劇。1941 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稱滬劇。


06

奉賢山歌劇


奉賢山歌劇是由流行於民間的山歌發展演變而成的上海本土新興的漢族戲曲劇種。



也是繼滬劇、滑稽戲之後發源於上海本土的第三大劇種,被戲稱為 " 上海的獨養女 "。它主要流行於奉賢、金山、南匯三個縣區。


07

浦東說書


浦東說書是上海市的漢族說唱藝術。除在上海老城廂演出外,也曾流傳到浙江平湖、嘉興等地。



浦東說書又稱滬書、農民書,因單手擊打鈸子又稱鈸子書、唱單片和敲刮子,是上海僅次於 " 滑稽 " 的大曲種,為極具鄉土特色的漢族傳統曲藝。2008 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8

上海說唱


上海說唱是一種漢族說唱藝術。脫胎於獨腳戲。流行於上海市和江、浙一帶。早期獨腳戲演員在翻場時,往往由上手唱一段小曲,下手操琴伴奏,唱詞多是即興創作,沒有腳本,此即上海說唱的雛形。



20 世紀 50 年代,上海演員黃永生與其他人合作,把早期的一唱到底的形式發展成說、表、唱、做綜合的形式,加強了藝術表現力,使這一曲種逐漸定型。


09

顧繡


顧繡是上海地區工藝品中的瑰麗奇葩。起源於明代松江地區的顧氏家族。顧繡因源於明代松江府顧名世家而得名。



顧名世曾築園於今九畝地露香園路,穿池得一石,有趙文敏手篆 " 露香池 " 三字,因以名園(今露香園路,即為紀念此園得名)故世稱其家刺繡,為 " 露香園顧繡 " 或 " 顧氏露香園繡 " 或簡稱 " 露香園繡 "、" 顧繡 "。它是以名畫為藍本的 " 畫繡 ",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極高而著稱於世。


10

海派黃楊木雕


海派黃楊木雕 20 世紀 30 年代在上海市徐匯區初步形成,經過初步形成期、風格的形成期、風格的成熟期和鼎盛、繼承發展期,發展至今。



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雕刻藝術風格,精湛的雕刻技藝,鮮明的海派藝術特色和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11

海派剪紙藝術


海派剪紙藝術是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漢族民間藝術。上海剪紙十九世紀已有出現,當時時常出現在民間的門箋、鞋花、繡花樣上。



在一百年多年的歷史演變中,上海剪紙逐漸形成了與眾不同的 " 海派 " 風格,在中國剪紙這一傳統技藝中具有相當地位。2005 年,海派剪紙被上海市經委同意認定為上海市傳統保護技藝。


12

朵雲軒木版水印技藝


朵雲軒木版水印技藝是上海市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鏤象於木,印之素紙的傳統木版水印藝術源於中國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是古代漢文明和漢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3

老鳳祥金銀細金製作技藝


老鳳祥金銀細金製作技藝是上海市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老鳳祥以製作金銀首飾、中西器皿、寶景徽章、珠翠鑽石、琺瑯鍍金、精製禮券等上乘工藝品為主。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銀樓業組成同業會時老鳳祥已經列入九大銀樓之一。如今,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從原來一家十幾個人的前店後工場,已發展成為集科工貿於一體的全國首飾行業最大集團之一,是黃金企業為數不多的 " 中國名牌產品 " 生產企業。



今天小益的分享就到這裡啦,我們下期再會~

益朗文化,定期分享國學文化、健康智慧、良師哲理等小知識。了解更多請關注公眾號哦~




關於益朗文化


上海益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傳播中國好文化、尋找中國好老師,致力打造一個傳播文化、分享知識為主線的開放性的學習平台,構建線上線下互通的知識分享形式為主的社交平台,幫助更多的人一起終身成長。


良師面對面:每年組織多場500~1000人的線下學習活動。


良師課堂:各類公益課、體驗課、手工課,以及老師的深度系統課,用社群方式驅動的學習型分享平台。


希望更多優秀企業一起共建企業優質學習平台,共同做知識的傳播者,讓知識平等流淌~



希望更多人與我們一起做智慧的分享者,

讓身邊的每一個人與我們一起終身成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