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圖戰爭:襄樊之戰,為何關羽沒能逃出生天?

老威觀史 發佈 2020-03-09T09:47:13+00:00

漢中之戰後,劉備擁有荊州的部分、益州和漢中的全部,總兵力大約在17萬人左右,手下文臣集團有諸葛亮、法正等頂級文臣,武將集團有關羽、張飛、黃忠、馬超、魏延等頂級武將,可以說是風頭正盛。

襄樊之戰,形成在三國鼎立初期,是劉備集團由盛轉衰的一場關鍵性戰役。在襄樊之戰前,劉備占據荊州,隨後西入西川,拿下西川要地後又在公元217年到219年的漢中之戰中戰勝了曹操,從而得到了漢中這個戰略要地。漢中之戰後,劉備擁有荊州的部分、益州和漢中的全部,總兵力大約在17萬人左右,手下文臣集團有諸葛亮、法正等頂級文臣,武將集團有關羽、張飛、黃忠、馬超、魏延等頂級武將,可以說是風頭正盛。

然而就在劉備風頭正盛的時候,一場襄樊戰役卻改變了劉備的上升勢頭。

襄樊之戰的發起

可以說襄樊之戰,是由關羽發起的,事先劉備集團並沒有做好準備。當時關羽已在荊州地區鎮守多年,由於主要任務是防守,所以也就沒有多少戰功,看到劉備拿下了西川和漢中,自己身邊的戰友們都立了不少功勞,多少心裡也有些痒痒,要立些戰功。另一方面,當時劉備集團風頭正盛,關羽也想乘著這個勢頭主動攻擊曹魏的地盤,在軍事上打擊曹魏勢力。

其實按照劉備之前的計劃,進攻曹魏是需要荊州和益州兩方面的大軍同時出動完成的,關羽沒有等到益州的劉備集團出動主力就發起了進攻,所以戰役開始後,劉備集團對襄樊之戰的反應一直都很慢,以至於當戰局被曹魏和東吳徹底扭轉後,根本無法援救關羽,也造成了最後關羽殞命,當然這個問題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明顯。

公元219年,關羽率領荊州軍團攻打襄樊,駐守在樊城的曹魏大將曹仁見關羽來勢洶洶,不敢與其出城交戰,一方面對關羽嚴防死守,一方面向許昌的曹操求援。

曹仁是三國時期最善於防守的將領之一,雖然關羽的攻勢非常猛烈,但是在曹仁的嚴防死守下,關羽也一直久攻不下。樊城在當時來說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樊城被關羽拿下,那麼關羽就可以進攻許昌,這將直接威脅到曹魏政權的存在。

在收到曹仁的救急後,曹操派出於禁、龐德帶領精銳的七軍大約三萬人馬救援樊城。8月的時候,關羽利用漢水暴漲之際,水淹七軍,全殲了于禁、龐德帶領的援軍,威震華夏。在關羽水淹七軍後,北方許多地方的民眾紛紛響應關羽,在曹魏內部製造了不小的騷動。

形勢逆轉

這個時候,曹魏政權看起來已經岌岌可危,一時間曹操也打算將都城遷到鄴城,以避關羽的鋒芒,但司馬懿勸阻了曹操,司馬懿認為表面上看起來劉備形勢一片大好,但實際上已經危機重重,只是一般人還看不出來。一方面此時的劉備集團上下都瀰漫著一股輕敵的思想,畢竟多年來一直順風順水,也就逐漸地不把曹操放在眼裡了。所以當關羽發動襄樊戰役的時候,尤其是關羽水淹七軍,還在成都的劉備大喜過望,也就沒有準備出動兵馬以配合關羽,認為關羽就能搞定了;另一方面,東吳是不會看到劉備集團做大做強的,劉備集團一旦做大做強了起來,那麼東吳的生存也就會受到威脅。長久以來,東吳採取的策略就是聯合弱勢的一方對抗強勢的一方,之前強勢的是曹魏,所以聯合劉備對付曹魏,現在強勢的是劉備,便要聯合曹魏對付劉備了。

只是這個時候關羽並沒有意識到東吳的威脅,為了儘快拿下樊城,他還從荊州抽調了更多的兵馬來到樊城參與樊城戰役,荊州的守備就變得空虛了起來。

曹操聽從了司馬懿的建議,派出使者聯繫了東吳,答應如果東吳願意聯合曹魏一起出手對付劉備,那麼曹魏將把江南封給東吳。其實當時的東吳本來就想和劉備翻臉了,問題就在於荊州。荊州處於當時天下的中心位置,是戰略要地,誰得到荊州就可以向任何方向發動進攻。東吳一直都覬覦荊州,之前只是攝於孫劉聯盟,還不好和劉備撕破臉皮。在劉備勢力做大後,也有些怠慢起東吳來了。

孫權曾經派人找過關羽,希望能與關羽聯姻,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關羽卻說「虎女豈配犬子?」孫權聽了這話自然是火冒三丈。孫權手下的大將呂蒙、陸遜也建議可以乘著關羽進攻樊城,主力都調走的機會,偷襲空虛的荊州,這個計劃孫權同意了。

而關羽則始終都沒有把東吳放在眼裡,他將荊州的主力調走後,全力攻打樊城,空虛的荊州便在這個時候遭到了呂蒙和陸遜的偷襲,很快整個荊州都落到了東吳的手上。呂蒙在拿下荊州後,很快就控制了荊州上游的長江要道,其實等於是截斷了關羽直接從荊州退往西川的道路。

敗走麥城的因素分析

麥城,在今天當陽市兩河鎮境內,距離江陵大約40公里。當關羽得知荊州被偷襲後,便帶領全部兵馬趕回了荊州。從樊城剛出發的時候,關羽手上的兵馬大約在5萬人以上,其中還包括了于禁和龐德的降軍。一路南下的過程中,當士兵們聽說荊州老家被東吳占了以後,紛紛脫離部隊逃走,很快關羽手上一支陣容整齊的大軍就只剩下了十餘名騎兵,退到了麥城。

後來的情況大家一般也都了解,關羽最終決定從麥城逃往上庸,出麥城後不遠便被東吳擒獲。被俘後的關羽寧死不從,被孫權斬殺,一代大將關羽就此殞命。

那麼問題在於,當時關羽遇到了這樣的危機,為什麼劉備不援救呢?

其實還是剛開始的時候說的,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劉備方面並沒有為此做好準備,當意識到關羽出事後其實也來不及反應了。而且整個襄樊戰役變化太快,劉備集團也來不及反應。還是在219年8月的時候,關羽水淹七軍,那個時候形勢一片大好,劉備自然覺得沒有必要去援救關羽。而荊州落入東吳之手是在當年的11月份,到了220年1月,關羽就被俘身死了。從11月到1月,短短的2、3個月的時間,加上當時通訊並不發達,恐怕當劉備知道荊州危機的時候,關羽已經被東吳擒獲了。

所以劉備不是不援救,而是根本反應不過來。

那麼關羽在聽聞荊州被偷襲後,為什麼要回到荊州而不走上庸呢?而是一定要到了麥城才往上庸方向走的呢?其實關羽一開始認為荊州的局勢還可以挽救,他並不知道東吳已經占領了荊州全境。從樊城到麥城,關羽走了大約160公里,當他來到麥城的時候才發現荊州的局勢已無法挽救。其實從麥城撤退,最近的路線是沿長江西上進入西川地界,但是當時長江水道已為東吳所控制,關羽走長江而上這條路是不可能了,所以就只能往上庸方向走。

那麼當關羽遇到危機的時候,上庸方面為什麼不派兵來救關羽呢?其實不是不來救,而是有心無力。劉封、孟達等人把守的上庸其實並沒有多少兵馬,當時上庸的人口也就2萬人左右與,能拿出的這點兵力,在關羽、曹魏、東吳這樣的大兵團面前無異於杯水車薪,即便來到荊州援救,也起不了什麼作用,上庸還很可能被曹魏偷襲。

所以上庸方面也不是不想救,而是根本就救不了。

因此綜合來說,關羽在襄樊之戰中最終兵敗身死,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完全是他自己的單方面行為,沒有得到劉備集團其他部隊的配合;二是關羽過於驕傲,輕視了東吳;三是立功心切,在關鍵時刻調走了荊州的主力部隊,以至於被東吳偷襲成功。

關羽之所以最終被擒,也不是劉備不救,而是遠在西川的劉備根本反應不過來;關羽走麥城,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認為荊州局勢可以挽回,當發現挽回不了的時候也已經來不及了,落入了東吳為他布置的天羅地網當中。

其實按照我們事後諸葛亮來分析,當荊州丟失後,關羽的最佳撤退路線應該是直接從樊城走到上庸,如果這樣的話,那麼關羽至少是能夠保住性命的。

動圖戰爭,用動圖為您詳解戰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