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獻給步入四十的80後

每次只懂一點點 發佈 2020-03-08T10:37:29+00:00

第一批80後已經40歲了,最後一批超過30歲。有時候不服氣是沒意義的,因為身體和潛意識已經不斷地提示自己,好像真的與年輕無關了。

人民日報微博曾發過一條消息,標題為,80後們:「中年人」這個稱謂,你們真的接受嗎?

第一批80後已經40歲了,最後一批超過30歲。

中年人象徵著柴米油鹽,象徵著重壓下的瑣碎生活。

看完這條消息,我後背一涼。


有時候不服氣是沒意義的,因為身體和潛意識已經不斷地提示自己,好像真的與年輕無關了。

從前隨隨便便熬個夜玩個通宵,第二天還可以生龍活虎地踢上一場球賽。

現在過了11點不睡覺,第二天起來腰酸背痛腿抽筋。

從前和哥們喝酒白酒啤酒紅酒輪番上陣,難受想吐就跑到廁所吐出來,回到桌子上還能大吼一聲,給我滿上。

現在兩瓶啤酒下去,只能眼睛發直,舌頭僵硬地說,我可能真不行了。

從前,算了,別說從前了,我的前半生過去了,只剩懷念。


01

前段時間,我媽生病了。

父母當年響應晚婚晚育和計劃生育的號召,30歲那年才生下我這個獨子,如今她70多歲了。

我和她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我在西南,她在東北,飛機也要飛3小時10分鐘,直線距離將近2600公里。

她有多年的胃病,前段時間愈加的嚴重。

她瞞著我住進了醫院,身邊沒有一個人,辦手續,做檢查,輸水全部一個人。

我得知這個消息後,閉上眼睛就全是她有些佝僂和蹣跚的背影。

我陷入深深的自責與不安中。

我請了假,買了機票,飛回家鄉接她到我的身邊來。

我看見她的時候心裡很難受,因為她已經瘦得不成樣子,臉上的皺紋很深,精神開起來也有些萎靡。

這與我記憶中的媽媽判若兩人,我第一次感受到時間的力量,令人膽寒的力量。

我帶她在重慶的大醫院進行了檢查,慶幸沒什麼惡性的病變。

但是我知道,她再也回不到從前我記憶中那個能幹麻利的母親了。

所以,當她得知自己病得並不是很嚴重要求回老家的時候,我嚴肅地拒絕了。

我說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和我生活在一起,因為你已經不年輕了,因為兒子想讓你過幾年有親人陪伴的日子。

80後,我們的父母開始衰老了,開始生病了,開始害怕孤單與寂寞,開始期盼與這個世界上他們至親的人過些哪怕平淡但是能相互取暖的日子。

我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衰老的父母的世界裡,只有我們。

我們可以不成功,可以沒地位,可以沒有錢,可以沒有名氣,可以沒豪宅,可以沒好車,但是我們得好好活著,只要我們活著,父母才有生活下去的意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這不是雞湯,這是實話。


02

大寶兩歲半,他總問我一個問題,寶寶可以開車嗎?

我總是回答他,等你長到爸爸這麼高就可以開車了。

他會說,那寶寶多吃蔬菜,長高高。

我不太敢想,等他長到爸爸這麼高,那時候我是個什麼樣子?

或者,我還在不在這個世界?

80後是艱難的一群人。

各種眾所周知的原因,造成我們異常艱難,異常辛苦。

我們迫於生活的壓力,過度地透支了自己的身體,我身邊同齡的朋友,就有早早離世的先例。

去年一個早年的同事,年僅36歲便因為胃癌離開了人世。

在她患病的時候,我去探望過她,見了面卻不知道說些什麼。

該安慰嗎?可是該如何安慰?

我不知道,我們互相沉默地彼此望著。

她忽然開腔了。

她說,我盡力了,我什麼辦法都試過了,包括像吸血鬼一樣咬著鵝被切開的血管吸食它的鮮血這樣的荒謬至極的偏方,我看著鏡子中自己滿嘴鮮血的樣子,那是我見過最可怕的樣子。

可是就算這樣還是不行。

她開始流淚,她表情沒有變化,只是眼淚一點點的流下來。

這種沒有聲嘶力竭的哭泣,卻更加地讓人感到無盡的絕望。

她繼續說,我不是怕死,我只是放心不下我的女兒,她還那麼小,我無法想像她會如何度過沒有媽媽的日子,她被人欺負怎麼辦?

她想媽媽了怎麼辦?誰去接她放學?

老師問她媽媽總不來參加家長會怎麼辦?

真的太可怕了,可是我就是沒辦法,我真的盡力了,我只有等待。

我的世界都黑了,我只有在黑暗中默默等待那一刻的來臨。

我也曾想像過那些畫面。

我身上插滿管子,面無表情地躺在眼望去儘是一片白色的醫院病床上。

大寶就在我的面前,他在和醫生交談著什麼,可是我聽不見。

但是我能看見他的臉,他似乎還和小時候的長相差不多,只是長大了一點。

他臉上寫著焦急和悲傷,醫生轉身出去了,不一會兒護士就帶來了一批我以前沒用過的藥。

大寶坐在我的床前,握著我的手,眼眶濕潤,嘴不停地動著。

我雖然聽不見,但是我能猜到,大概就是又有新的進口藥了,爸爸的病有希望了。

我艱難地轉動著眼珠,把目光移向床邊維持我呼吸的機器,我用力地看著那台機器。

我想說,大寶,把機器停掉吧,爸爸該走了。

可是我說不出來。

這不是我期望的與他告別的場景,我多想體面的,有尊嚴地和我的孩子告別。

如果在病情沒有惡化之前,我可以做些我喜歡的事情該有多好。

比如,在一個天氣很好的午後,和大寶一起到他小時候經常去踢球的公園,和他踢一會兒球,踢累了就和他一起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抽上一支煙,摟著他的肩膀和他講一些我認為有意義或者重要的事情。

然後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到醫院進行注射。

那天我想穿上我最喜歡的衣服,肯定不會是西裝和襯衫,我想應該是海魂衫、牛仔褲和帆布鞋。

我會和大寶緊緊地擁抱,告訴他爸爸要走了,你以後好好的。

然後,我便可以面帶微笑地離開了。

可是,我能這樣選擇嗎?

我想我不能。


03

80後,人到中年,正式開啟上有老下有小的不能死模式。

我們不能倒下,我們不能放棄,我們甚至不能去死。

我們得活著,我們得更好的活著,我們得繼續奔波,我們得繼續前行。

為了父母渴望的眼神,為了孩子伸出的雙臂,為了那些還沒來得及實現的理想與願望。

80後,請別再抽菸了,請少喝點酒,請別再熬夜了,請儘量別加班了!

請好好吃飯,請多吃些蔬菜水果,請別太壓抑自己,請你對自己好點,再好一點。

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人。

我們身後,是一個家庭,是年邁的父母,是幼小的孩子,是那些最愛我們最離不開我們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