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明代青花瓷器非常珍罕,多數都是首次和藏家見面,不可不看

瓷器鑑定真知堂 發佈 2020-03-08T12:32:14+00:00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一集就不多說了,大家看圖。館藏文物青花瓷很多圖片都常見,但這一集所展示的青花瓷很多我都沒見過。這件正德器不知道是什麼用途。

瓷器鑑定真知堂:翼龍紋的碗,可惜看不到外壁的圖案。這種翼龍一般出現在成化時期弘治時期,具有時代特徵。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種青花瓜果芭蕉紋的圖案,一般都出現在明初。這種裝飾手法叫青花拔白,又稱青花地白花,宣德以後就少見了。

瓷器鑑定真知堂:胎釉結合不好,出現剝釉現象,是元明時期瓷器經常有的特徵。這件青花爐是民窯,年代你怎麼看?

瓷器鑑定真知堂:明末崇禎時期,雖然官窯已經沒落,但民窯卻有不少精品,胎潔釉潤,一般收藏年限短於十年的朋友很容易看新。具體鑑別方式可參見筆者專欄。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種小梨壺,一看就不是元末明初的器型,而是後代的仿品。看上去像個甜瓜而不是鴨梨了。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種器型往往被視為空白期,注意梅瓶的梯形口,和元青花和類似。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瓷器出現復古現象,很容易和元代青花混淆。瓷器鑑定對於時代特徵,需要有深刻認識,不能想當然憑感覺。

瓷器鑑定真知堂:弘治時期青花瓷,胎釉和成化很像,但一般而言,似乎弘治青花瓷整體感覺有一種偏綠的質感。當然,筆者見過的不多,這一點不能作為斷代標準,只是一種感覺。

瓷器鑑定真知堂:可以對比一下這件成化瓷器的感覺。成化釉質滋潤如玉,就這一點目前就沒有仿品可以做到,原因在於配釉的麻倉土早在明萬曆時期已經消失,再者古代配釉都有秘方,還有一點就是古代用的幾乎都是陳腐幾十年的材料,現在做不到。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種器型帶有西洋的味道,屬於萬曆時期出口換白銀的瓷器。其實明代全世界的白銀多數流到了中國,卻不知道去哪了,為何崇禎皇帝會沒錢打仗?

瓷器鑑定真知堂:鑑定永宣瓷器,其實有一個秘訣就是看胎釉不看青花。但現在的藏家往往執著於看青花發色,是否蘇麻離青。其實永宣時代有不少都不是典型蘇青,不能僅憑這一點就否定真品。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件青花獅子戲球紋大盤,青花發色濃艷,您看是什麼年代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