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漂亮女孩突患重症導致口眼歪斜,ICU里逃過一劫後解說夢破碎

黑土影像 發佈 2020-03-08T15:08:13+00:00

我叫張俊偉,家住安徽省肥西縣花崗鎮天堰村後立山組,我和妻子周燕婚後育有一雙兒女,女兒今年11歲,取名叫張欣蕾。

「爸爸,我還能去當科普解說員嗎」

「如果我再也站不起來了,你能推著我去嗎」

這是女兒說話還清楚的時候對我說的話,看著她渴望的眼神,我的內心滿是愧疚和無奈。

我叫張俊偉,家住安徽省肥西縣花崗鎮天堰村後立山組,我和妻子周燕婚後育有一雙兒女,女兒今年11歲,取名叫張欣蕾。父母也都七十多歲了,上有老下有小,身負重任。雖然婚後這十年打拚的日子過得很清貧,但我心中一直填滿了淡淡的幸福,只求一對兒女健康快樂長大。

人們都說越努力越幸運,可上天並沒有眷顧我勤奮努力的女兒。本是平凡的世界和知足的生活,突然像電視劇一般所有的巧合與不幸降臨在我們身上。去年2月份,女兒突然走路不穩,病情發展的很快,送入醫院已經特別嚴重,直接送進兒童重症監護ICU,起初確診為打疫苗引起的急性腦脊髓炎。治療了15天,打了兩次丙球蛋白,注射大量激素,一直不見好轉。

去年3月21日,經科室神外科會診,安排增強核磁,查出腦瘤並伴發腦積水。我們立馬租了一輛急救車,從合肥直奔上海,開始了漫長的陪伴治療。腦瘤,如此簡單的兩個字,卻如負千斤,簡單正常的生活變得遙不可及……

這一年,我們就診了合肥省立醫院、上海華山醫院、上海兒童中心、上海新華醫院、北京天壇,每來到一個醫院,都期待著能有好消息。掛了好幾個專家特需號,一個神外挂號費,就要上千元,看完這些專家們,都是同一結論,腦幹腫瘤。圖為蹲在醫院走廊無助的張俊偉。

醫生告知,女兒需要先處理好腦積水,穿刺腦脊液,穿刺活檢術加放化療同步治療。一次托姆刀10分鐘照射,就要6000多元,要照28個療程;替莫挫安化療藥兩周一次,需6000多元;一支尼妥珠單抗兩周注射一次,需3600元。能救命的藥大多是進口藥物,均沒有納入醫保,一分都不報銷。我們又在上海龍華醫院找了中醫,配了中藥調理身體。

放化療期間,孩子的後半腦勺頭髮脫落,枕邊、衣服上到處都是頭髮,後面露出光光的頭皮。化療反應導致經常嘔吐,吐得整個胃都是空空的,胃液隨著一起翻江倒海湧出來。視覺也開始重影、吞咽困難、左側無肢力、食慾全無。看著病痛每天折磨著她,我心如刀割。

女兒堅強地挺了過來,每次核磁檢查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瘤體一直在壞死和縮小。一個療程放化療之後,回合肥調養身體,尋找康復中心,慢慢訓練吞咽康復,以及左側肢力輕微訓練。最後為了省錢,康復治療我們就選擇在本地合肥省立醫院進行。

女兒是一個非常懂事聽話的孩子,雖然家境普通,但女兒一直學業優秀,曾在「觀影啟迪愛國夢、創作點亮成長路」主題電影觀後感中獲得小學組一等獎。

喜歡畫畫、朗誦、演講、科普解說,自信樂觀,非常熱愛科普、熱愛公益,是一名優秀的小科普志願者。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我一直堅持送她去做公益志願服務,這也是她喜歡的事情。在合肥市科技館、安徽省圖書館、安徽地質博物館,都曾留下了她服務和學習的足跡。二零一八年被授予合肥市科技館「優秀科普小達人」。圖為欣蕾患生病前在進行科普解說。

我之前是夜班計程車司機,每天努力的工作,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護送每位乘客平安回家。深夜裡,城市燈光閃爍,街道兩邊聳立的樓宇大廈,那千家萬戶的燈火里有一盞燈,指引我回家。

孩子生病之後,一筆筆的費用讓我們負債纍纍的家庭雪上加霜。我一邊陪孩子治療,一邊拚命掙錢,計程車沒辦法開了,我就在醫院周邊區域送外賣,努力掙錢貼補家用,經常撐到凌晨。有補貼大距離遠的單子,我都會毫不猶豫的接單,有幾次找不到充電的地方,只能慢慢推著電瓶車回到醫院。

每一個孩子都是來到人間的天使,而我們家的小天使突然受傷了,她傷得很重,再也沒辦法站在講台上演講主持,也沒辦法去往科技館拿起麥克風給大家講解。這一年裡,我們有許許多多的無法接受,腳下這條治療之路漫長又艱辛,沒有後退的選擇,我一定要挽救孩子的生命,再苦再累無怨無悔,帶著對生活的渴望一路向前。

醫生說後期需要靶向藥,CAT-T,免疫治療,這一年我們已用完所有積蓄,並欠下外債20多萬,向親戚朋友借的錢,在高額的費用面前依然杯水車薪。11歲的年紀,她的美好人生才剛剛開始。我們只想多陪陪她,讓她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上學,讓我儘儘當父母的責任。圖為患病後的欣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