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現爆發趨勢,政府和民眾依然麻木,稱只需勤洗手不用戴口罩

中國網觀點中國 發佈 2020-03-08T16:57:29+00:00

陶短房旅加學者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外公眾對疫情擔憂的重心,已悄然從中國大陸移向海外,尤其是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這四個近期疫情集中暴發的海外「新熱點」。

陶短房 旅加學者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外公眾對疫情擔憂的重心,已悄然從中國大陸移向海外,尤其是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這四個近期疫情集中暴發的海外「新熱點」。

相對於上述4個累計確診人數在短短几天內破千的國家,美國的情況似乎還過得去:截至3月5日,官方宣布的累計確診人數僅163例,累計死亡人數為12例。

但公眾對美國疫情的擔憂越來越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一來美方的疫情應對總給人「慢一拍」的感覺,二來許多人開始擔心,目前「看似尚可」的數據,或許僅僅是美國疫情現狀的冰山一角。

照理說美國本不應如此: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富強、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也擁有豐富的醫療衛生資源和成熟的防疫體系。對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國的初始反應甚至比世衛組織(WHO)還要快,早在1月16日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就針對疫情發出「一級監控警報」。而在WHO宣布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後第二天,美國國務院就宣布「任何兩周內到訪過中國大陸者,除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及其親屬外都將被拒絕入境」。疫情在中國暴發後,美國政府不同機構還多次指責WHO和中國等相關國家的疫情應對舉措。

然而隨著疫情的「國際化」,人們吃驚地發現,美國在很多防疫方面都「起大早、趕晚集」。雖然是海外較早開始新冠病毒檢測的國家,但迄今接受過試劑測試的疑似者不過數百人,且能夠進行試劑測試的實驗室也為數不多,以至於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不得不在2月28日動用緊急授權(EUA),宣布「允許某些實驗室在資質審核通過前開始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1月19日即發現美國首例確診的華盛頓州金縣柯克蘭療養中心,多達50名以上的「疑似」病患遲遲未能排上測試,結果首例(2月29日)死亡即發生在這裡,且離確診不過一兩天。接下來的事則更令人擔心:自2月29日的「1」至3月3日的「9」,新增死亡絕大多數來自這裡,且其中更有兩例系死亡後才確診。

窺一斑而知全豹,人們有理由擔心,「慢一拍」的美國尚有更多漏洞,而這些漏洞倘真的存在且遲遲不補,將不僅給美國社會帶來巨大隱患,也會危及整個世界的防疫安全——畢竟,美國是「國際關聯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那麼,美國的「慢一拍」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首先,美國儘管經濟發達、社會成熟,醫療衛生資源豐富,醫學研發和生產水平高,但它卻是工業化國家中唯一未曾建立起覆蓋全民福利醫保體系的國家,前任總統歐巴馬曾力推「歐巴馬醫改」,卻被現任總統川普全盤推翻。在這種情況下,啟動針對全民的快速疫情測試就變得相當困難。

不僅如此,由於未被醫保覆蓋人群醫療費用高昂,美國公眾一方面十分忌憚流感等發熱類疾病,另一方面卻又習慣性地迴避就醫、用藥,這樣一旦出現無症狀病毒攜帶者比例高、症狀又容易和普通流感混淆的新疫情,就容易「慢一拍」,被打個措手不及。

其次,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川普及其對手將太多精力放在選戰上。他們一方面竭力將疫情和防疫形容為對手的「錯誤」或「誤導」,另一方面,也不願意讓防疫影響競選活動。而川普本人也有「淡化疫情」,以免為此「背黑鍋」的傾向:2月27日,川普在白宮舉行的非洲裔美國人歷史月招待會上稱「疫情終將如奇蹟般消失」,「我們將看看會發生什麼,沒人會知道」;3月2日美國聯邦公共衛生當局仍然呼籲「冷靜」,其發言人亞當斯稱「政府了解情況」,因此「準備是適當的,精神是適當的,但恐慌是不適當的」,同日負責疫情應對的「小組長」、副總統彭斯仍然堅稱「病毒疫情對美國的威脅不大」,「美國人民因此所受風險仍然很低」,這是「我們和所有與政府合作專家的共同意見」。

事實上不僅政治家,許多美國民眾也依然對疫情十分麻木,不願因防疫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節奏。3月2日彭斯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仍然強調「整個美國很安全」,「民眾只需要勤洗手,無需戴口罩」,表示「絕無可能為防疫而全國性停工停產」,「美國國內旅行、交通,絕不可能中斷」,是否針對義大利、韓國、日本和伊朗追加新的旅行限制還要「看情況」。

很顯然,即便在國內疫情「提速」的當下,美國官方和衛生部門仍然「慢一拍」,且對這種「慢一拍」十分自信和滿意。

當然,我們不能排除美國一旦真正「吃痛」後在較短時間內「跟上節拍」地可能——但美國和世界或許會為此付出成倍的、原本大多可以避免的代價。(責任編輯:唐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