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甘薯大產業 一位80後的陳振龍情懷

長樂正在說 發佈 2021-10-12T17:52:57+00:00

引進番薯第一人陳振龍就是長樂人。現如今在長樂,就有這樣一個村民。走進文嶺鎮前董村,一片綠油油的番薯田,田間忙碌的人群,這裡幾個,那裡一堆,他們從地里拔起番薯,先放在邊上的田埂上,然後再一個個裝進筐中,最後由負責挑運的村民搬上貨車。

長樂是中國引進番薯的祖地

長樂種植番薯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朝

引進番薯第一人陳振龍就是長樂人

現如今在長樂,就有這樣一個村民

傳承陳振龍精神,專注於培育優質番薯

致力於將長樂番薯打出品牌

走進文嶺鎮前董村,一片綠油油的番薯田,田間忙碌的人群,這裡幾個,那裡一堆,他們從地里拔起番薯,先放在邊上的田埂上,然後再一個個裝進筐中,最後由負責挑運的村民搬上貨車。

傳承陳振龍精神 回鄉創立合作社

「這是新培育出來的薯苗,當初是陳振龍把番薯引進中國,現在我們要把長樂番薯品牌打出去。」富農達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董鋒渠說到

董鋒渠曾在日本打工多年,2012年回國後看到了合作社模式經營的成功典型。身為長樂人的董鋒渠從小就從老人那裡聽到陳振龍引進番薯拯救萬民的故事,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他下定決心傳承陳振龍的精神,在家鄉種植最好的番薯品種,打出長樂品牌。2012年9月他就在家鄉成立了番薯合作社。

「創業之初並不順利,身為一名80後,也確實不是很懂這方面的知識,如果不具備傳承情懷,可能也堅持不到今天。」董鋒渠介紹,「農業的產量和質量很多時候得靠天氣,如今,有現代技術和新型品種的抗旱澇,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更多損失。」

在當地政府和區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多年來,合作社一直與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州市農科所等單位的專家保持良好合作關係,還與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獲得種植優質紫色甘薯新品種「福薯24」的授權,合作研發新品種新技術,產品銷售範圍輻射福建乃至新疆、甘肅、山東、江西、湖南等地。

「長樂的番薯生產有優質的沙地,生長的紅薯大小均勻,口感軟糯、味甜,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董鋒渠告訴記者,除了「福薯24」,去年他們還試種了全國各地100多種番薯,我們從中篩選三四種,今年大面積推廣種植。

除了番薯銷售,專業化繁育種苗也是該合作社的主營業務之一。「每年買育苗都得花幾十萬,為什麼不自己做呢?」董鋒渠說干就干,一步步將育苗銷售做大做強。現在,僅全年育苗售賣的產值就達五百萬元,繁育的種苗除本省外還暢銷到浙江、上海、江蘇等地。

線上線下相融合 帶動村農戶增收

帶動更多家鄉人共同致富是董鋒渠的心願

董鋒渠不僅通過管理合作社積累經驗

還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

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帶動更多的村里人一起參與進來

為他們統一提供

育苗、肥料、農藥、技術支持

簽訂統一合同,最後統一包裝銷售

「這樣一畝番薯地就能帶動周邊一批農戶就業創收,每戶通過簡單的管理每年就能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董鋒渠說。合作社社員也從最初的15戶擴展到50多戶,為周邊農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為推動鄉村振興,增加紅薯附加值,合作社還進行番薯加工,如番薯絲、番薯粉等。為了拓寬銷售渠道,合作社還在當地供銷社的引導下,成立了長樂番薯種植交流群,建設電子商務網絡,參加各種農產品展銷會,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番薯合作社負責人表示。

如今

該合作社擁有番薯種植基地500畝

年產量達1000多噸,產品暢銷各地

合作社先後榮獲

「福建省級規範社」「福建省級示範社」

「福建省薯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單位

及擁有「長樂番薯」國家地理標誌使用權

「長樂番薯」綠色食品標誌認證


記者 林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