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我不只喜歡楊玉環,也喜歡文藝

唐詩宋詞古詩詞 發佈 2020-03-07T20:21:54+00:00

李隆基,武則天的孫子,盛唐時的皇帝,唐玄宗,又稱唐明皇。這一天,他正在宮苑裡信步閒遊,正值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時節,走著走著,偶遇一位女子。


李隆基,武則天的孫子,盛唐時的皇帝,唐玄宗,又稱唐明皇。


這一天,他正在宮苑裡信步閒遊,正值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時節,走著走著,偶遇一位女子。


她高高的髮髻上佩戴著珠寶,很符合宮中的時尚潮流風向。


臉龐像蓮花鮮艷嬌嫩,體膚白皙透著紅潤,似乎向外散發著香氣,簡直美若天仙。


唐玄宗看著看著,心裡哼出了一支小調。


立馬命人筆墨伺候。


依著心中小曲,欣賞著佳人容貌和氣質,想到青春年華易逝,美好的愛情難得。


於是,填了首詞《好時光》,又名《春光好》。

《好時光》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

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

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後來,唐玄宗還命人演奏過此曲。


清代《詞林紀事》也曾記載演奏一事。唐玄宗「嘗臨軒縱擊,制一曲曰《春光好》,方奏時,桃李俱發,應詞中『莫負好時光』之語,明皇戲曰:『此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


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一位多情又多才多藝的皇帝。


1、酷愛音樂,善於表演作曲


李隆基很小的時就表現出了驚人的音樂天賦。一次,在宴席上,他的祖母武則天安排了一位女子演唱歌曲,一曲完畢,李隆基就能把歌詞記住,還唱了出來,而且沒有走調。在場的武則天對此十分驚奇。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當天,武則天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禮,並安排了李隆基表演節目。當時,6歲的李隆基,男扮女裝上台,準備表演一曲《長命舞》送給祖母。當時的大臣都覺得有點兒不像話,胡鬧。但當李隆基表演完,在座的人無不驚嘆李隆基的歌舞表演天賦。


隨著年齡增長,李隆基對藝術的酷愛有增無減。尤其是音律,他學會演奏很多種樂器,如琵琶、二胡、笛子、羯鼓等等。還喜歡親自演奏。由於他聽力靈敏,樂感好,十分擅長作曲,作有百餘首樂曲,比如《霓裳羽衣曲》《春光好》《菩薩蠻》等等。他曾改革制度,在皇宮建立教坊,設置「梨園」,專門培養演員。自己常常與梨園子弟們一起合奏表演,切磋技藝。


據說,安史之亂時,逃到蜀地,玄宗李隆基被迫縊死了楊玉環。一次夜晚受風雨中鈴聲驚醒,有所感懷,作《雨霖鈴》一曲,命身邊原梨園弟子張徽(張野狐)吹奏。可見他對音樂的酷愛。


《鶺鴒頌》,唐玄宗李隆基書 局部


2、愛好書法,善於八分章草


唐玄宗李隆基愛好書法,擅長隸書和草書。《舊唐書·本紀》記載,唐玄宗「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他的隸書書法工整、字跡清晰、秀美多姿。《古今法書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豐茂英特。」他的草書豐潤渾茂、雄秀健勁。


唐玄宗有效仿唐太宗李世民之志,書法上與太宗李世民書法相比,也有繼承的意味。唐玄宗李隆基的傳世書跡作品很多,以《鶺鴒頌》《紀泰山銘》《石台孝經》最為有名。


唐玄宗也比較喜歡欣賞別人的作品。當時,任著作郎鄭虔就曾作山水一幅,並題詩一首,送給唐玄宗,玄宗看後讚嘆不已,並在畫上寫了「鄭虔三絕」四字。



3、喜愛詩詞,善於曲調填詞


唐玄宗喜愛作詩填詞,很多詩詞與情有關。開元年間,高力士出使閩越,一女子江采萍被選入宮。唐玄宗見過,十分寵愛。


一次,唐玄宗與江采萍一起坐在宮苑亭閣里觀賞景致。看著亭外,雪花一片一片飄落,只見梅花開放,清香淡雅。詩興大發,正好江采萍喜歡梅花。於是,作《梅亭》一詩。

《梅亭》

亭名梅矣雪霏霏,傲骨清香百卉稀。

卓卓不群如玉狀,從今呼爾為梅妃。

很明顯這是唐玄宗有意作詩送給江采萍,還給她起了個外號,梅妃。

江采萍聽罷,即席和詩道:

天恩浩蕩布霏霏,梅潔冰清舉世稀。

秀實和羹花結子,蘭香王者愧稱妃。

玄宗一聽,更加喜愛這個「梅妃」。

過了段時間,梅妃失寵,被貶冷宮,楊貴妃(楊玉環)得寵。梅妃被貶冷宮傷心不已,想到漢代長門宮陳阿嬌的故事,於是,親自寫篇《樓東賦》,派人送與唐玄宗,希望他回心轉意。結果被楊貴妃探知,楊貴妃請皇上賜死梅妃,玄宗沉默不語。

安史之亂爆發,玄宗倉皇出逃,沒能帶走梅妃。他逃到了蜀地,後來叛亂平息,寫下《幸蜀西至劍門》,比較有名。

劍閣橫雲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等玄宗回京後,下令派人找梅妃時,早已找不到了。只有一宦官獻上一副梅妃畫像,玄宗看後,哀嘆地說:「挺像,只恨不是活的啊!」悲傷之下,在畫像旁,題詩一首《題梅妃畫真》,也就是《憶梅妃》,來懷念梅妃。

憶昔嬌妃在紫宸,

鉛華不御得天真,

霜綃雖似當時態,

爭奈嬌波不顧人。

玄宗還曾寫過很多詩,相比較,似乎填詞水平更高一些,像那首《好時光》等等,對後世影響也比較大。例如,《金縷衣》多多少少都有《好時光》「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的影子。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玄宗李隆基酷愛文藝,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皇帝,是皇帝中擅長詞曲中的佼佼者。

作者:張建楠,喜歡唐詩、宋詞,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學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