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數據,我們能看到什麼?

鑫泉留學小鑫姐 發佈 2020-01-03T10:19:45+00:00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雖已告一段落!幾百萬青年人的命運又將被一場考試而徹底改變。搜索關鍵詞「考研」,我們能看到什麼?請看上圖!對的,你沒看錯,今年考研的人數超過了341萬人,比去年足足增加了51萬,比前年足足增加了100多萬!這是什麼概念呢?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雖已告一段落!幾百萬青年人的命運又將被一場考試而徹底改變。


搜索關鍵詞「考研」,我們能看到什麼?請看上圖!

對的,你沒看錯,今年考研的人數超過了341萬人,比去年足足增加了51萬,比前年足足增加了100多萬!這是什麼概念呢?考研難度的翻倍只是時間問題了。



如果說上面的信息只是讓人覺得有些「恐怖」的話,那前一段時間出爐的《2019考研招生數據報告》就讓人「細思極恐」了。

小編看完後,發現我們過去對於考研的一些認知已經變得非常過時和離譜了!



大多數人真的會來年再戰?

11993名考生在接受問卷調查的時候,都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最終未錄取,你如何打算?」四成的同學下定了決心明年再戰,甚至後年再戰,寫下了「不上岸誓不罷休」的鄭重誓言。



但事實和數據無情的告訴我們,僅有28.33%的人是第二次考研,而兩次失敗後再戰的人就只剩6.75%了。所以,考研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和高考很像,都是「一考定終身」,在失敗後一般都會選擇留學或者找工作。

通過考研容易轉專業?



說實話,很多同學選擇考研是一個無奈之舉:本專業的就業形勢不太樂觀,只能通過考研來實現「轉行」的目標。

但事實呢?跨專業考研的難度非常之高,所以只占總數的小部分,絕大多數同學只能選擇本專業和相近的專業。



上圖更加證明了這一點,在回答「你為什麼考研?」這個靈魂拷問時,對於自己所學專業不滿意、想換專業的同學僅占總數的7.9%,也就是極小一部分。

想通過考研換專業,對絕大多數人並不現實,他們也沒有通過考研來實現這個目標的強烈願望。

也就是說,很多人儘管想讀一個更感興趣、就業面更廣的專業,卻不會最終決定通過考研實現這個目標。這也就是他們出國留學的原因,以及商科、傳媒這類允許跨專業申請的專業成為熱門的原因。

不同於美國/歐陸,澳洲對於跨專業申請的同學是非常寬容的,很多時候只要均分達標就很有錄取可能性。

學術類碩士更加吃香?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僅僅用了4年不到的時間,「專碩」就對「學碩」完成了人數上的全面反超,這反映了兩個問題。

首先,專業領域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碩士階段技能的訓練比起學術能力的訓練變得越來越重要。

其次,在就業壓力下,考生選擇考研的動機更有目的性,既照顧學歷,又考慮到實用性,加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擴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從傳統的學碩轉戰到專碩。

澳洲的授課型碩士正是以增強大家就業力為導向的,同時也以論文寫作、小組作業等方式訓練大家的學術研究能力。

冷門專業才考研?



在很多同學的印象中,似乎冷門專業(比如歷史、考古等)的同學更傾向於選擇考研甚至讀博,因為本專業的實用性不高,當大學老師或者做科研是個相對較好的選擇。但事實並非如此,如今的「考研熱」是非常普遍的。

我們普遍認為比較好就業的專業,比如廣播電視、工程管理、計算機技術等,也越來越對文憑有著高要求,大家都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拚命提升背景。誰說只有冷門專業才考研的~

總 結

今年,985/211、海外TOP100的研究生進BAT(B指百度、A指阿里巴巴、T指騰訊)都成為了一件困難的事情。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提升自己的學歷背景呢?很多時候,不是選不選擇讀研的問題,而是我們為了前程一定要這麼做!

最後,小編都祝願大家圓夢名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