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荷爾蒙」對乳癌來說,也是養分的來源

難學的醫 發佈 2020-03-07T01:29:25+00:00

遠古時代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住在海里,海洋中會攻擊卵和幼小生物的敵人也相當多,所以後來就演變成上陸地產卵。女性荷爾蒙有兩種,其中之一是雌激素,語源來自oestrus,為「女性特質的荷爾蒙」。

接下來請大家回答一個問題,狼人為何會在滿月之夜變身呢?遠古時代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住在海里,海洋中會攻擊卵和幼小生物的敵人也相當多,所以後來就演變成上陸地產卵。可是要從海洋移動到陸地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因此會鎖定月圓的夜晚。滿月時月亮與太陽處於相反的位置,兩邊的引力相加後形成大潮,海水位達到最高,換句話說上陸變得輕而易舉。

現今地球上的眾多生物仍會在滿月時發情,人類的月經也是受到月亮周期的影響。女性荷爾蒙有兩種,其中之一是雌激素(oestrogen),語源來自oestrus(發情),為「女性特質的荷爾蒙」。於排卵前分泌並散發費洛蒙吸引異性,另外也與乳管(運輸母乳的腺管)上皮細胞的增生有關。另外一種是黃體激素(progesterone),語源來自progeny(繁殖),為「母性特質的荷爾蒙」。是引起小葉(製造母乳的部分)增生的原因,生理期前胸部會脹痛也是這個因素。女性荷爾蒙會導致乳管或小葉的增生,因此每到生理期上皮細胞會分裂增殖、端粒變短,容易形成癌細胞。再者女性荷爾蒙是乳癌與乳腺生長的養分來源,亦即女性荷爾蒙是致癌物質、也是癌細胞的促進物質。以前的女性由於營養狀態不佳所以初經晚、停經早,而且早婚又多產。懷孕和哺乳時不會有月經,因此可縮短女性荷爾蒙分泌期間癌細胞的生成,也隨之減少。可是最近的女性初經提早、停經較遲,晚婚又少子化。由於長時間維持正常的生理周期,所以乳癌也變多了。停經後的乳癌日本乳癌的好發年齡為四十、五十世代,停經後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停止所以不易得乳癌。可是在歐美國家停經後的乳癌反而日趨增加,並且有日本人的五倍之多。這又是為什麼呢?是人種的問題嗎?不是。因為居住在美國的白人、黑人和黃種人都比較容易得到乳癌。沒錯,問題出在生活習慣上。大量攝取肉類和乳製品、身材肥胖的歐美女性大多有高血脂症,膽固醇是性荷爾蒙的原料。停經後,由腎上腺(腎臟上方的小組織)分泌、名為雄激素的男性荷爾蒙會取代從卵巢分泌的女性荷爾蒙,因此當進入停經階段,身體會變得男性化。前面曾經提過,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唯獨人類在生殖年齡結束後還會持續生命,是因為要養育小孩的緣故。為了育兒所以必須維持哺乳的機能,但停經後女性荷爾蒙停止分泌,乳房也會變小萎縮。因此,乳腺中會生成一種叫做芳香環轉化酶的「轉換酵素」,將腎上腺分泌的雄激素轉換成女性荷爾蒙的雌激素,以維持乳房的大小。諷刺的是,女性荷爾蒙對乳癌來說也是養分的來源,所以在攝取過多肉類和乳製品、肥胖者眾多的國家中,停經後的乳癌數量處於增加的態勢。而同樣以性荷爾蒙為原料的男性攝護腺癌,罹患人數也是日本的五倍之多。雖然已知肉食的壞處,但或許會有人想說不吃肉的話可以維生嗎?其實,日本在公元五○○年佛教傳入後,一直到明治時代,有長達一千三百年禁止殺生、不食用動物的肉。若要吃還得化名偷偷地享用才行,例如馬肉會說成櫻花、山豬肉則以牡丹相稱。不僅是人類,狗和貓也都只吃味噌湯拌飯。而替代肉類的食材就是黃豆,甚至還被稱為是「田中之肉」,味噌、豆腐、納豆、毛豆等都是屬於高蛋白質、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因此在美國的健康調查〈麥高文報告〉中,認為元祿時代以前的和食是全世界最健康的飲食型態。此外,透過營養品來補充黃豆中所含的大豆異黃酮是沒有意義的,要多吃黃豆、減少肉類的攝取量才有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