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領跑全歐的瑞典,「群體免疫」實現了嗎?

中國生物技術網 發佈 2020-05-26T05:54:15+00:00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上周四,瑞典透露,儘管採取了更為寬鬆的措施來控制新冠病毒,但到4月下旬,斯德哥爾摩只有7.3%的人產生了抗體。

5月11日,斯德哥爾摩的街頭

上個月,瑞典首席流行病學家Anders Tegnell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他預計斯德哥爾摩的人口免疫力水平大約會占到15%到20%。他認為瑞典在這場大流行中採取的「寬鬆版」防疫策略在某些方面起了作用,讓瑞典的衛生系統足以應付,並稱斯德哥爾摩在5月份就能實現群體免疫

Anders Tegnell

情況如何呢?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截止到25日18點,有著1011萬人口的瑞典新增確診病例271,總確診病例數33459,累計死亡3998人

圖片來源:WHO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上周四,瑞典透露,儘管採取了更為寬鬆的措施來控制新冠病毒,但到4月下旬,斯德哥爾摩只有7.3%的人產生了抗體。瑞典公共衛生局證實了這一消息,該數字與其他有數據的國家大致相同,遠低於在人口中創造「群體免疫」所需的70%-90%。此前,瑞典對遏制新冠病毒疫情採取了一項非常不同的策略,僅在日常生活方面施加輕微的限制,以阻止新冠病毒向其他國家傳播。Tegnell說,這一數字比預期「略低」,但差距也僅有約1個百分點。他在斯德哥爾摩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這與我們現有的模型非常吻合。

瑞典公共衛生機構開展的這項研究旨在根據一周內對1118人進行檢測並持續八周,以確定人群中潛在的群體免疫力。公共衛生部門發言人表示,其他地區的結果將在稍後公布。

在大流行期間,瑞典採取了與其他北歐國家不同的策略——避免封鎖,並保持大多數學校、餐廳、沙龍和酒吧的開放。但它確實要求人們避免長途旅行,並強調個人責任。

大多數餐廳、酒吧和商店都保持營業

瑞典的研究人員很早就批評了這一策略,他們說,試圖創造群體免疫的支持率很低。但當局否認,並且將實現群體免疫為他們的目標。

與丹麥、挪威和芬蘭比,瑞典的死亡人數「遙遙領先」

當特定人群中的大多數(70%到90%)對傳染病免疫時,即達到群體免疫,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被感染後康復,也可能是通過接種疫苗。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傳染病不太可能傳播到那些沒有免疫力的人身上,因為沒有足夠的傳染性攜帶者會接觸到他們。

哈佛T.H.Chan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Michael Mina最近在接受國際公共廣播電台欄目《The World》採訪時說,目前還沒有一個社區能做到這一點,疫苗「能讓我們更快地獲得群體免疫」。

根據牛津大學資料庫Our World In Data的數據,截至5月21日的七天裡有一千萬人口的瑞典每天每百萬居民中就有5.25人死於新冠肺炎僅略低於同樣提出過群體免疫的英國(5.3)此前瑞典一度超過英國居全球首位,而義大利的這一數字僅為2.89。

從百萬人口死亡數曲線來看,死亡率一度占據全球首位的西班牙和法國均在4月初就達到了峰值,隨後迅速下降;英國和義大利也呈現穩定下降態勢。但瑞典的死亡率卻一直在波動,從4月初以來持續保持在5以上,甚至一度有回彈的苗頭。瑞典攜帶抗體的人數比例與其他實施封鎖的國家相差不遠。西班牙政府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初步結果顯示,截至5月14日,西班牙已有5%的人產生了新冠病毒抗體。捷克共和國吉霍塞斯基地區的一位衛生官員Martin Kuba在公眾和一線工作人員中率先進行了一項隨機的大規模檢測。他說,初步結果顯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所占比例為「百分之幾」,而不是「萬分之幾」。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Michael Osterholm本月早些時候告訴CNN,美國有5%到15%的人受到了感染

他說,新冠病毒將在減緩之前傳播並感染至少60%到70%的人口,但他警告說,要達到群體免疫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與其他流行病學家和歷史學家一起撰寫的一份報告估計,這可能需要18至24個月。

世界衛生組織衛生應急項目執行主任Mike Ryan說,群體免疫的概念是一種「危險的計算」。他表示,瑞典更多的是依賴公民的自我調節,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種「未來模式」,在一段時間內我們的社會活動都要適應新冠病毒的存在。

世衛組織此前就發出警告稱,新冠肺炎很可能成為與人類長期共存的流行性疾病。

本公眾號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承辦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