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南的江湖黑幫文化席捲社會?

跟着地圖看世界 發佈 2020-01-05T01:12:43+00:00

越南地形圖越南當地時間2019年8月19日前後,從河內到西貢市各地,越南各界祭拜的香菸繚繞。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2019年正是越南開國領袖逝世50周年。

越南當地時間2019年8月19日前後,從河內到西貢市各地,越南各界祭拜的香菸繚繞。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2019年正是越南開國領袖逝世50周年。

以總理、國會主席為首的越南政要已紛紛在8月18日向「胡伯伯」(即越南官方認定的尊稱)進香,進而開始「落實主席遺囑50周年」的活動。但這場高調大搞的紀念活動可能從一開始就有些令人尷尬。

的確,越南「革新開放」30年來的建設成果的確有可圈可點之處,但還是要面對越南全境「江湖」幫派肆虐,從河內到西貢市的大批基礎建設工程建設遲緩,「反腐」鬥爭仍在繼續的現狀。這對於越南方面來說,無疑是焦頭爛額的長期考驗。

進入2019年下半年後,常看報紙、電視新聞以及網絡報導的越南人往往會因一個詞皺起眉頭。這個詞就是「江湖」:它在該國主流媒體已成為黑幫的代名詞。僅在7月5日前後,環顧包括《人民報》、《先鋒報》、《民智報》、《年輕人報》、《青年報》在內的各大報章,就可以發現因「江湖」引發的勒索、槍擊、殺人等事件層出不窮。

江湖人在河內:各大城市成了「江湖人士」活躍的舞台,最火主播粉絲占全國人口2%

當西方觀察家在緊盯南海問題的時候,他們卻看不到越南民間正在為哪些事情真正大發脾氣。這些被西方觀察家完美迴避的細節就包括「江湖」,即越南的黑幫問題。

一時間,越南各大城市似乎都成了「江湖人士」活躍的舞台。黑幫問題在越南的起爆是從2019年6月開始的,在6月下旬,臨近西貢市(某市舊稱)的同奈省還發生了上百名「江湖社會人」圍攻警察的風波。

這場風波也讓越南各界開始對「江湖」人士充滿戒心。很多人不安地發現,身邊處處有「江湖」。此案很快驚動越南高層,越南總理已點名督辦。越南各界人士目前對其中央打黑除惡的意志和決心基本滿意。

但在警方加緊處理「江湖」案件時,越南社會近年來流行的「江湖」文化卻也在孕育新的犯罪人口。

在越南時下流行的「油管」網絡劇與網絡直播中,描述「惡鴇虐妓,流氓拆梢」的內容竟占了絕對多數。不少短視頻博主為了吸引青少年觀眾,也熱衷於扮演「社會人」。譬如自2017年以來在越南全境有200萬忠實擁躉的主播「帥哥可」(其真名為吳百可)就是其中代表。這個剛剛出獄的「帥哥可」以紋身、豪車、「兄弟義氣」引發追捧,名聲最盛時每月可得2億越南盾打賞。他的粉絲數量相當于越南的2%人口。

當然,「帥哥可」之流終究是涉黑人士,越南當局是有所應對的,越南警方早在2019年4月9日以聚賭、吸毒、危險駕駛等罪名抓捕了主播「帥哥可」。由於「帥哥可」在2017年到2019年間曾在越南各地廣布人脈,他與多個團伙都有往來,越南很希望藉此人的被逮來震懾各大團伙。

遺憾的是,越南各地尤其是河內周邊的團伙似乎沒什麼政治覺悟,他們沒有因此感到危險的逼近。很多黑幫團伙甚至頂風作案,繼續採取暴力「討債」等活動。在「帥哥可」被逮的4月上旬,河內仍傳出了黑幫團伙持槍暴力催債的風波。案件顯示,作案團伙除去幫債主討要了價值11億越南盾(約合47528美元)的債款外,還從受害者處另行勒索了2億越南盾(約合8639美元)。而此案也成了暴力團伙強行「討債」的某種寫照。

越南警方在破獲此人聚賭、吸毒的確鑿罪行後,油管也封禁了他的直播帳號,但此舉對大環境來說仍是於事無補。更糟的是,越南媒體對很多案件案情的報導還讓人覺得投身黑道有利可圖:譬如越通社等媒體在8月19日披露一名「大哥」被逮時,就強調該犯開辦網絡賭博網站後,便在「6個月內」賺得「一輛保時捷」、「兩輛奔馳」以及「一處別墅」。

由於在油管等境外視頻網站上發布的內容可以規避越南當局的影視劇分級審查,這使得越南當局在打黑除惡期間,也要面對一片法外之地的衝擊。而熱衷於「通靈、古裝和江湖」的越南影視圈,更將給轉型期的該國社會繼續帶來消極影響。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江湖人士呢?

問題在政府身上:輕軌等大型基建遲緩

越南國內經濟的不良表現給了「江湖」人士更多的活動空間。越南在2019年上半年1.9萬家企業退市歇業,1.9萬多家企業等待破產解體,六千多家企業已完成破產程序。越南當局還在2019年開始了「國企改制」、「國退民進」的風潮,計劃到2020年只留下103家全資國有企業。可以想像,在大批企業「改制」,工人下崗之際,社會轉型期的混沌局面將讓越來越多的越南人為生存而踏入「江湖」,進而在找到合法工作前先混口飯吃。

當然,越南全國各地也掀起了大搞基礎設施建設的浪潮,對外界來說,河內的這種大規模建設的局面也許能緩解一下經濟不景氣帶來的失業風潮。但該國大規模基建設施的進度問題,可能比起黑幫問題更為難纏。

此前,越南交通運輸部曾在8月12日的國會常委會第36次會議期間就懸而未決的河內輕軌2A線(又稱吉靈河東線)問題做了一番辯解,但越南各界已經對交通部推卸責任的態度表示不耐煩了。

就在8月15日時,一名常駐中東地區的越南外交官已投書《勞動報》,直指越南與衣索比亞的城鐵輕軌是兩家我國公司同時開工,而今,衣索比亞首都的城鐵已經在2015年投入運轉。

該專家還指出,埃塞的輕軌工程長度是越南的三倍,其耗用資金卻只是在越南的一半,加之埃塞方面還已在2018年按協議接管了輕軌經營權,越南方面無疑應該考慮一下其政府的施政能力是否出了問題。

進入2019年12月後,越南電視台、《民智報》等各大媒體都在報導,在11月試運行期間的運維已通過了法國的專業安全評估。這個評估來之不易,是在越南總理自2019年9月下旬屢次催促後才促成的。而這種高壓之下特事特辦的結果,可能也是當下越南社會轉型期階段某種難免新常態。

世事難料,進入12月23日,越南註冊局為13列輕軌列車頒發了「臨時檢驗證書」,意味著2A線已無法在2019年內完成收尾工作,該項目將註定迎來第九次延期。

對於正在十三大前改革官場風氣,借高層極限施壓克服懶政的河內方面來說,它無疑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註腳。

必須承認,河內各界人士對2A線的第九次延期早就有了預感。輕軌在12月上、中旬沒有任何新聞報導的跡象已經讓外界感到了情況有異。果然,到12月19日時,該項目達到「進度100%」和「仍需20天調試」讓人哭笑不得。

此外,河內計劃中的8條城鐵項目仍停留在紙面上,仍需要到2024年前才有望進入規劃建設階段。相比河內,越南另一大城市西貢市的地鐵、城鐵修建進度更為堪憂,地鐵一號線在2011年開始建設,原計劃2021年完工,目前該項目已有跡象延期到2025年。

事已至此胡某某的遺囑更像是某種「同志仍需努力」的催促,越南也因此顯得越發焦頭爛額起來。

中產階級與普通人間那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以西貢市、海防等經濟發達地區(亦為越南第一類地區)為中心,越南的1500多萬「中產階級」開始過上了與其同胞大相逕庭的生活,他們的思想也慢慢地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相對於越南大多數本分生活的城鄉人口,參與勞務輸出或偷渡的越南人反而是趁著「革新開放」社會轉型期大發利市的一群人。他們較之生活穩定的中位數人口,更接近越南總數1500萬的中產階級。

進入21世紀以來,越南冒險家開拓的一條從俄羅斯到烏克蘭、波蘭最後經捷克進入德國的偷渡「交通線」。

很多偷渡者冒著淹死、悶死的代價藏身尼龍袋,由蛙人在水中拖行,藉此越過波、烏邊境的布格河,接著在越南「同鄉」的幫助下,用9個月時間從捷克邊做工邊轉移到德國,並在德國的難民營等地依靠非法交易每個月賺取1000歐元至5000歐元不等的收入。

在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思潮興起的越南,更多收入低微的普通人並不能理解偷渡者的行為,這種本分的想法對河內當局是無價的。

偷渡者風光但危險的生活方式讓不少在越南拿著不錯薪水的「中產階級」動了心。譬如在越南快報的網友留言中,一名叫「阮進勝」的網友就抱怨道,自己雖然每個月掙4000萬越南盾(約合1729美元),也算家大業大,但看到別人每個月能賺更多,就心癢難搔。這種言論也和普通網民「希望在國內努力工作」的論調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當後者還作為越南「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主要載體,在南海等問題上積極發聲時,這場重大輿情事件對河內當局而言,似乎也成了某種壞事變成好事的機會。在外界以為越南有可能因貧富差距而產生國內動盪時,越共更因此展現了自己的馭眾有術。

城市化加速越南人的「大哥夢」

對很多生活在越南大城市的外國人來說,這個曾經以「淳風美俗」著稱的國家在峴港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後突然暴躁了。

河內、胡志明市等地搶劫、火併頻發。美國領事館外交官在胡志明市街頭被劫,義大利大使也在河內市中心遭遇扒竊。到2019年6月,當越南各界人士在網絡直播中看到上百名赤膊紋身的「社會人」在「大哥」指揮下圍攻警官、包圍警車時,這種治安急劇惡化局面無疑讓很多人都驚詫不已。

越南社會發生的很多問題與其社會轉型期的現狀有很大關係,越南正在加速其城鄉一體化進程。到2019年3月13日,該國終於初步建立了一個包含人口、保險、金融、商事登記、國家土地、電子戶籍信息在內的電子政務平台。但這種有助於人口流動的政策已導致了越南局部人口流失,其中警察、教師等基層公務員的空缺尤為嚴重。

在基層公務人員的流失與大城市人口的暴漲造成了地方秩序的失衡後,越南的地下社會以及相關文化也隨之粉墨登場。很多發了財的「先生」、「頭目」、「大哥」也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新偶像

當不少家境尚可的越南年輕學生也把「帥哥可」之流當成偶像,開始醉心於「江湖義氣」時,不少越南影視企業就看到了商機。

越南從2017年後推廣電影分級制度,這導致來自中國、韓國的很多經典暴力電影被列為「成人電影」,越南方面也難以加以規避,但在油管上傳電視劇則不在此列。而油管根據點擊量抽成的制度,更讓越南影視業選擇在黑幫、暴力等內容上一路走到黑。

越南電視明星郭登亘主演的《魚翅》系列連續劇就是如此:該劇描寫了郭登亘扮演的馬仔「小魚」靠好勇鬥狠成為魚市老大「魚翅」,並在江湖立足的故事。

該系列劇在越南熱播,每集均能保持千萬以上的點擊量,但很多越南家長就不希望自家子女觀看這部電視劇。另一部講述黑幫生活的越南網劇《人在江湖6》亦因7500萬點擊量而被謬傳為「取得世界記錄」時,越南文化界人士對此也哭笑不得。

誤入歧途誰之過?

到2018年8月,越南為緩解人口流動問題,上調了全國的最低工資標準,但河內、胡志明市周邊地區每月418萬越南盾的最低工資仍較全國各地為高。這使得越南民眾繼續背井離鄉前往大城市,投身運輸、服務業。

事實上,到2018年下半年後,越南各界已經對「江湖」文化的泛濫及「消極文化」帶來的不良影響憂心忡忡。但從河內到胡志明市的政界、財經界、文化界人士面對社會轉型帶來的不良文化沉渣泛起也束手無策。

雖然「敢言」的《年輕人報》、《西貢解放日報》等媒體痛批「網絡劇黑幫與娼妓橫行」、「網劇內容庸俗低下」,但網絡劇的製作與傳播流程終究是合法合規的。越方也難以對其採取更多措施。

更糟的是,在「通靈、古裝和江湖」的三大越南網劇題材影響下,越南的影視環境也遭遇衝擊。觀眾的口味決定了越南電影的題材被迫收窄。譬如該國2019年度最具國際聲譽的動作片《二鳳》就是一部黑幫題材電影,而該片在越南國內200億越南盾的總票房,也讓嘗試創新的越南文化界心灰意冷。

在就業崗位有限的前提下,很多人就不免誤入歧途。這種環境也同樣給了越南的影視工作者以充分的靈感。譬如2019年度越南的最流行網絡連續劇《十四姑娘》就是如此。

《十四姑娘》描述了一名叫「十四」的鄉村女子為還債進城打工卻誤入歧途。墮入風塵又偶遇「江湖大佬」的故事。這種集寫實、香艷與暴力於一體的內容很快得到了越南年輕人的追捧。《十四姑娘》推出三個月後,便在油管得到了2100萬點擊。

這種浪漫化黑幫犯罪生活的做法,無疑也對初涉人世的越南年輕人們進一步起到了引誘的效果。

幸而,油管等視頻網站終究還是會幫助越南政府守住最後的底線。谷歌等公司也強調會遵守越南的《網絡安全法》,會「滿足道德、淳風美俗、政治、社會和諧」等標準。事已至此,越南也需要在社會轉型期重新認識到民眾思想的異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