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氣候危機已緩解!2050年全球氣溫退火,全球變暖還在嗎?

環球科學大觀 發佈 2020-01-07T12:06:17+00:00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眾所周知,氣候變化給地球生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磨難。拋開如今愈演愈烈的全球變暖,其實早在數十年前人類就開始對氣候危機發起了挑戰,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修復就是最佳例證。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眾所周知,氣候變化給地球生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磨難。拋開如今愈演愈烈的全球變暖,其實早在數十年前人類就開始對氣候危機發起了挑戰,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修復就是最佳例證。不過在如今氣候變化千鈞一髮之際,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已經極大程度上減緩了氣候危機的緊迫性。這是真的嗎?

數十年前,氣候危機的陰霾一直困擾著人類的未來,當年的臭氧層空洞得到全世界科學家的廣泛關注。破壞臭氧層的氣體統稱為氯氟烴(CFC),該類氣體也屬於溫室氣體。自工業化以來,CFC的增長率是二氧化碳的兩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CFC對於全球變暖做出了極大貢獻。然而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科學家通過模擬與全球氣候模型結合,將1989年簽署《蒙特婁協定書》作為唯一變量,評估了地球氣候的發展趨勢。

​研究結果表明,得益於《蒙特婁協定書》的精準實施,到205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比預期降低約1℃!大大退火。假如當年沒有簽署《蒙特婁議定書》,那麼CFC的排放量保守估計每年會以3%的速度不斷上漲,並且由於工業化對於各種能源以及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這一速度甚至進一步升高。假如真是那樣,或許如今的地球已經沒有回頭路。

​臭氧是一種氧分子,能夠吸收太陽光中短波長且對生物有致命損害的光波。臭氧聚集在地球大氣上空20-30公里處形成一道保護層來避免地球生物圈受到強大的紫外輻射。如今,在《蒙特婁協定書》簽約30年後,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基本得到完全修復。對此,科學家興奮地評價稱:人類已經很大程度上減緩了氣候危機,特別是臭氧層空洞已經得到很好的修復,這是屬於全人類的驕傲。

​模擬結果顯示,30年來我們不僅僅是修復臭氧層空洞,對於全球氣溫的緩解也有巨大幫助。特別是兩極地區,假如當年沒有頒布這個條約,沒有全人類的共同努力,那麼21世紀中葉北極平均溫度可能會升高4℃。

​有研究表明,受到氣候變化的衝擊,人類文明的發展可能在2050年前後停滯,甚至消失。如今威脅最大的依舊是全球變暖造成的影響。為了避免災難的降臨,未來我們仍有很多值得努力的方向,其中最為緊迫的就是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作者/科學熊

責編/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Goyal R, England MH, Gupta AS, Jucker M. Reduction in surface climate change achieved by the 1987 Montreal Protoco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9 Dec 6;14(12):124041.

關鍵字: